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黃金地段打造文化地標 “中央大公園”裡建譚鑫培大劇院

作為本次紀念活動的重頭戲之一, 譚鑫培大劇院的奠基儀式在江夏中央大公園舉辦。

整個劇院占地60畝, 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 設計外形像一艘梨園畫舫, 含排練廳、多功能廳和公共展廊, 具有接待國內中型文藝團體演出能力, 可以滿足各種演出和活動, 容納觀眾1200人。 大劇院與圖書館並置, 中間以文化集市相連的動靜分區, 與綠化結合, 藏樓于林, 未來市民可以面湖閱讀, 令人心曠神怡。

中央大公園位於江夏新城核心區“黃金十字架”交點, 東臨湯遜湖, 北接中央商務區(CBD), 南靠區委區政府, 占地面積1586畝, 是江夏城市客廳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初步規劃, 中央大公園一半是水面, 一半為濕地景觀廊道。 其中, 10%的面積建設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規劃展示館、文化館和文化中心, 建成後將是武漢市新城區中最大的中心公園, 面積相當於3個解放公園大小。

近年來, 江夏區著力搭建文化產業大平臺, 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大建設, 江夏中央大公園和譚鑫培大劇院就是其中之一。 譚鑫培大劇院建成後, 將成為紙坊城區最為顯著的地標式建築。

譚鑫培戲樓和大劇院交相輝映

4月23日晚, 譚門第七代傳人譚正岩攜弟子在譚鑫培戲樓表演《定軍山》。

譚鑫培戲樓位於譚鑫培公園內, 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仿古宮廷式戲樓。 戲樓為明清風格仿皇家園林建築,

由主樓和附樓重疊構成, 建築總面積1600平方米, 前後廣場、綠化景觀及水域總占地面積210畝。

戲樓外表古樸典雅、雄偉壯觀, 內部建造精細、雕刻精美, 通過彩繪、木刻、浮雕等形式, 將傳統京劇表演藝術與譚門京劇文化融於一體:戲樓正脊兩端正吻東西呼應, 呈翹首沖天之勢, 戧脊仙人走獸飛簷走壁, 雙層單翹單昂五彩斗拱。 附樓採用懸山卷棚屋面, 主門單簷歇山卷棚式, 附門雙坡懸山垂花門。 門窗採用井字嵌淩式花格, 門裙板反映京劇雕刻場景。 主樓外坊面畫為山水花鳥, 內坊為《定軍山》戲曲畫面, 附樓坊面畫為《三國演義》六十回的經典場景。

戲樓內舞臺聲光佈景俱全, 能滿足一般戲劇演出要求。 樓內為二層茶座式轉樓結構,

可同時容納500余名觀眾。 觀眾席座椅採用明清風格的八仙桌、官帽椅和圈椅, 品茶觀戲韻味十足。

2011年11月17日, 江夏區舉行譚鑫培戲樓落成典禮,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葉少蘭、葉金援、譚孝曾等出席儀式, 北京京劇院在譚鑫培戲樓上演經典劇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