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豬流行性腹瀉病的病史分析

豬流行性腹瀉病(PED)是一種災難性的病毒性傳染病, 以急性腸炎和伴有脫水的水樣腹瀉為特徵, 各種年齡的豬均易感。 該病對不同年齡易感豬群的致死率不同, 以哺乳仔豬的致死率最高。 該病最先於1971年在英格蘭被發現, 此後, 歐洲和亞洲也報導了很多該病的爆發。 該病的病原是豬流行性腹瀉病病毒, 屬於冠狀病毒科, 於1978年被首次描述。 1992年, 在韓國第一次發現豬流行性腹瀉病病毒;然而回顧性研究發現, 早在1987年該地區就存在這種病毒。 該病出現後, 人們就一直採用週期性免疫方案控制該病, 但豬流行性腹瀉病不斷爆發,

對韓國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並且, 呈地方性流行的PED在韓國的一些豬場不斷出現, 成為其他農場間傳播該病的潛在因素。

在PED的急性流行性爆發期間, 所有年齡的豬均可發病, 以沒有獲得足夠母源抗體的哺乳仔豬病死率最高。 以下是豬場控制急性PED爆發的基本方案:1、迅速隔離感染豬和消毒感染豬舍, 2、對豬群運用商業或自製疫苗進行緊急接種(通常二到三周後疫苗才會發揮效用, 因此在此期間, 應嘗試阻斷感染畜群或產房的傳染)3、運用IgY免疫治療新生仔豬4、通過加強生物安全和衛生措施來阻止新病毒進入農場, 因為PEDV能通過污染的人、交通工具、設備和其他傳染媒介傳播。

PED爆發後, PEDV可能消失,

也可能在農場傳播, 病毒通過不斷感染的垃圾在母源抗體免疫低下或喪失天然免疫新生仔豬和斷奶仔豬之間傳播。 在一些幾年來一直遭受PED爆發之苦的豬場, 我們試圖通過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研究PED的病因學和爆發模式。 對流行性病例的臨床檢查顯示一些母豬存在乳腺炎症狀, 其後代的死亡率依母豬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觀察結果顯示, 這些沒有通過初乳達到保護性抗體水準的哺乳仔豬對PED更易感, 且會造成豬場內該病的持續迴圈。 以前感染過PEDV或患過乳腺炎的母豬, 其仔豬會死于初乳不足或乳汁攝取障礙, 與因乳腺有缺陷的母豬後代死亡數目成正比。 另一方面, 所有對PED病毒不免疫的母豬所產仔豬均會感染PED,
並且出生後不久即死於產房。

血清學檢測顯示:所有母豬群和他們所產的仔豬對PEDV的抗體水準很低。 這些結果均暗示了此豬場運用的免疫程式是不合適的。 很顯然, 儘管斷奶仔豬沒有PED的症狀, 應用RT-PCR技術仍可在斷奶仔豬糞便內檢測到PEDV的存在, 表明PEDV在畜群內的持續迴圈。 總之, 適當的疫苗接種和母豬目源性抗體隨後轉移對於防止仔豬中PEDV迴圈至關重要。 依據這些結果, 控制PEDV的迴圈可執行以下基本程式:

1、感染豬的迅速隔離和感染豬舍的消毒2、重建免疫程式和採用接種助手3、及時治療母豬乳腺炎並淘汰泌乳能力差的母豬4、獲得多餘的空間, 加強產房生物安全。 因此, 表1中我們推薦的程式對於控制持續遭受PEDV感染的豬場很有效。

根據流行病學, 我們假設PED發生後, 一些農場出現發病模式轉變現象, 發生了地方性PED並導致其週期性爆發。 而且, PEDV能從遭受地方性PED的農場傳播到其他農場, 依據母豬的免疫和衛生水準引起流行性模式的PED或地方性模式的PED或兩種模式共存的PED。 這種情況不僅局限于韓國農場, 也有可能發生在亞洲國家, 像中國和泰國已經出現了流行性的PED。 因此, 為打破PEDV地方流行性感染的鏈條, 建立防止和控制PED的國際戰略是非常必要的。

未來, 為有效地控制和防治PED, 研發有效的二代疫苗和減小爆發時場間的傳播, 對於短期目標很重要。 另外, 遭受流行性PED的豬場可能作為潛在的PED在地區或全國範圍內傳播的病原貯藏庫, 為了長期目標應被消除。

如果有效的PED活疫苗或滅活苗供應充足, 應採用免疫程式來加強畜群免疫力。 因此, 韓國政府建議對母豬實行三次接種(活苗-死苗-死苗)或四次接種(活苗-活苗-死苗-死苗), 以便哺乳仔豬從初乳中能獲得對PEDV的高水準抗體, 防止該病的繼續發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