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季謹防飼料黴變對豬的危害

黴菌毒素普遍存在於飼料原料或含澱粉較高的飼料中, 黴菌在潮濕的環境下, 非常容易在飼料原料如玉米、穀物的生長、收穫、儲藏以及飼料加工、運輸和銷售的各個環節中代謝和產生大量的繁殖。 黴菌毒素對養豬業的危害極大, 尤其是春季多雨潮濕天氣, 飼料極易發黴易變。 因此我們必須做好防止飼料發黴及黴變了的飼料進行妥當處理, 以便減少豬場的生產成本, 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一、首先我們來瞭解飼料黴變對豬只會造成哪些危害?

母豬:妊娠母豬表現死胎、木乃伊、流產或新生仔豬死亡率上升,以及產後發情的不正常;後備母豬陰門紅腫,子宮體積和重量增加,表現發情症狀;哺乳期母豬表現為逐漸的拒食,表現持續發情或發情週期延長,影響哺乳期乳豬成活率。

並且當飼料中含有大劑量黴菌毒素時,母豬會出現直腸和陰道脫出的現象。

仔豬:新生仔豬出現陰戶紅腫, 中毒仔豬常急性發作,出現中樞神經症狀,頭彎向一側,頭頂牆壁,數天內死亡。

育肥豬:病程較長,呈慢性經過。 一般表現體溫正常,初期食欲減退,在嘴、耳、四肢內側和腹部皮膚出現紅斑,後期食欲廢絕,腹痛,下痢或便秘,糞便中夾有粘液和血液。

公豬:幼齡公豬睾丸發育不良;成年公豬表現睾丸萎縮,精子生成減少,活力下降。

二、豬場如何做好防止豬只黴菌毒素中毒以及中毒後的保健修復,

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1、做好飼料儲存工作:

根據黴菌毒素的形成條件和規律, (黴菌毒素最適宜生長條件:溫度5℃—30℃、濕度:80%—90%), 做好飼料防黴措施, 配合飼料在運輸中要防止雨淋或人為弄濕, 以免造成營養成分溶解散失, 並大量產生飼料黴菌。 配合飼料在存放時要保存在乾燥、通風的地方, 在倉庫中存放時應離地面30釐米以上, 且不能靠牆。

2、做好飼料脫黴工作:

飼料原材料在收割、曬乾過程中, 都會不可避免的產生少量黴變現象, 飼料成本在保存不當時易產生大量黴菌, 因此, 我們可以將飼料原料中的玉米、糠粕等黴毒素較為所以集中的碎粒、蟲蝕粒玉米粉去掉, 同時在飼料中添加多位一體,

徹底解決飼料黴菌毒素對豬只機體侵害的“綠葉納蒙脫素”, 有效脫除飼料黴菌毒素、解除黴菌毒素對機體的免疫抑制, 保護豬只肝腎, 幫助體內毒素排出。 徹底飼料黴菌毒素所引發的豬只生長緩慢、採食量下降、疫苗免疫效果差、母豬不發情、屢配不孕、嘔吐腹瀉、神經錯亂等現象。 並且可有效補充一些豬只繁殖生長所需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 納蒙脫素的添加比例為:飼料黴菌毒素輕度污染時, 每噸配合飼料添加1kg, 飼料黴菌毒素污染較為嚴重時, 每噸配合飼料添加2kg。

3、做好豬只黴菌毒素中毒的保健康復

黴菌毒素中毒暫時沒有特效解毒劑, 中毒較輕的豬只可通過加強保健護理逐步康復, 重症臨床上可根據臨床症狀,

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法和對症處理。 可用高錳酸鉀0.1%溶液、溫生理鹽水或碳酸氫鈉2%液進行灌腸、洗胃後, 內服硫酸鈉等鹽類瀉劑30~50 g, 水1 L, 1次內服, 此後, 靜脈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300~500 mL, 40%烏洛托品20 mL補液;多喂青飼料, 同時豬只日糧中添加0.5%奧得曼A, 有效提高機體溶菌酶水準, 促進體內毒素代謝排出, 緩解中毒症狀, 促進中毒豬快速康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