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藝術教育

以後的教育應該是哪種形式

在2016年與2017年新舊交替之際, 佔據“藝考”總人數相當比重的美術類專業考生同其他藝術專業的考生一樣, 也在為了心中的夢想做著最後的衝刺。 作為教育行業中的重要一環, 藝術教育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也日益凸顯, 成為家長紛紛追逐的一顆新星。

對於當前美育發展現狀, 北京大學美學博士郭羿承分析, 從需求面看, 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美育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層次, 涉及人格的健全、人與人相處的和諧等方面, 從而實現心靈的愉悅。 美是一種哲學。 伴隨中國社會發展,

人們對於美育的需求愈發明顯。 從供給面看, 藝術培訓機構和藝術院校所提供的音樂美術類課程大部分關注的是藝術的技能, 僅僅通過這些方法和路徑是不夠的, 對於美育很難實現最直接的幫助, 所以現在對於美育的供給是遠遠不足的, 需要更多的美育提供者。 造成供給不足的原因:一是美育教育沒有單純藝術培訓直接報酬多, 所以從業者少;二是社會仍然沒有足夠的重視。 從政策方面,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 “改進美育教學, 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把加強美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實所謂的教育, 就是把一個人的內心真正引導出來,

幫助他成長為自己的樣子。 ”古羅馬著名哲學家西塞羅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 而非適應現實。 教育傳承文化、創新知識和培養人的本質不會變, 立德樹人的根本不會變。 教育應以人文主義為基礎, 以尊重生命和人類尊嚴、權利平等、社會正義、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和為可持續的未來承擔共同責任。

新教育實驗發起人、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大膽設想了關於未來教育的15條變革:

1.未來的學校將成為一個學習共同體

2.沒有固定的開學, 沒有固定的畢業

3.學習和上課的時間彈性化

4.未來的教師將成為自由職業者

5.政府買單和學習者買單並存

6.學習機構一體化

7.網路學校會越來越多

8.遊戲會發揮很大作用

9.學習內容更加定制化和個性化

10.學習中心小規模化

11.未來文憑將會被課程取代

12.考試不為選拔, 而是為了幫助

13.家校合作共育

14.課程會進一步指向真善美

15.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可以看到, 我們未來的教育正向著一種沒有邊界, 沒有限度, 更加科技化, 更加人文化的方向發展著。 在未來, 我們的藝術教育又會向怎樣的一種方向發展呢?

從社會因素上來看, 當前素質教育已成為主流教育, 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藝術培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因為它是德、智、體、美、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對少兒素質的培養有著特殊的意義。 素質教育重在開發少兒的智力,

培養他們動手以及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素質教育不是藝術教育, 但藝術教育卻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內容。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沒有藝術教育, 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學習和從事“藝術”, 也將是今後我們絕大部分人不得不一次次重新進入的部門了。 當前的藝術教育需要被擴容, 它的學生必須是整個社會。 在這個需要被持續地批判和改造的社會中, 我們每一個人越來越必須像駭客那樣, 全新地定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堅忍地“在世界中存在”, 一切都須從自己出發, 去一次次重新認領自己的世界,

為它負責到底。 藝術指的將是每一個人發明自己的工作, 創造式地去改造環境和發明式地去過自己的生活的種種途徑。 每一個人都必須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搞藝術, 藝術將不是一門學科, 而對於人人都已是的駭客, 我們的態度只能是:好客。 人人都可以說是美院學生, 人人都可以是藝術的追隨者。

因此, 總體來說, 我們的教育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 必將發生更大的變化。 雲教育、人工智慧、互聯網, 將會給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 對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巨大的, 可能是顛覆式的, 甚至會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

但是教育的本質是亙古不變的, 不管有什麼手段, 不管在什麼時候, 都應該是關注生命的、關注心靈的、關注精神的。 因此,教育要注重道德與智慧的生成,教育要向人推送生命的氣息,教育要提升人心靈的境界。

也許隨著時代的發展,掌握知識已經不是人類所面臨的主要任務,也許隨著人類的發展,我們為生存而做的很多工作將會為智慧化的科技所取代,但是可能更需要注重人心靈的成長、精神的成長和靈魂的昇華,這是真教育。

因此,教育要注重道德與智慧的生成,教育要向人推送生命的氣息,教育要提升人心靈的境界。

也許隨著時代的發展,掌握知識已經不是人類所面臨的主要任務,也許隨著人類的發展,我們為生存而做的很多工作將會為智慧化的科技所取代,但是可能更需要注重人心靈的成長、精神的成長和靈魂的昇華,這是真教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