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馬上評丨鐵路“降艙服務”,殺傷力遠大於15元盒飯失蹤

鐵路部門事後的解釋是, 這屬於鐵路部門的偶發性情況, 屬於列車更換車底, 由於座位數量不同, 所以會導致部分乘客的座位需要進行調整。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 臨時更換高鐵車輛, 降低了乘客所享受的服務檔次, 應屬違約。 有意思的是, 雖然鐵路方面理虧在先, 在回答乘客時使用的字眼卻是“解決”方案, 絲毫不見愧意。

再看“解決”方案。 如果乘客不接受調整, 那麼只有退票和補差價兩種選擇。 但對普通乘客而言, 退票意味著影響出行, 將會蒙受更大損失。 而補差價, 最多只能說是在經濟上找到一些平衡,

心理的損失、對出行造成的困擾, 誰來負責呢?

無論選擇哪種方案, 鐵路方面都居於不敗之地, 難怪有底氣讓人愛坐不坐。

各大航空公司早就有了升艙服務。 值機時直接加價少許即可升艙, 有時還能比直接買頭等艙實惠不少。 一些航空公司更配有登機口升艙服務, 登機前交幾百塊錢也可升到頭等艙。 都說航空和鐵路形成競爭, 鐵路方面倒好, 直接開起倒車, 搞了個“降艙業務”。 相比之下, 火車上莫名失蹤的15元盒飯, “降艙服務”對消費者的心理預期打擊更大。

那麼, 連笑最終有沒有可能得到賠償呢?看起來懸。 如果要申請賠償, 必須要證明乘客遭受的損失。 如果被認定為沒有損失, 就沒有相應的賠償。

問題是, 鐵老大可從來沒覺得給連笑造成損失了。

客服在回答為什麼不能提前告知的問題時, 反復強調這種情況屬於“偶發性情況”, 更換車底也是“偶然”, 一般“都是”臨時接到通知。 潛臺詞莫非是:這事兒我們不用負責?

鐵路“降艙服務”就是合同違約, 就應該承擔違約責任, 也當對消費者心懷一份愧疚, 並杜絕類似的事件再發生, 絕不應該像現在這樣“理直氣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