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谷歌亞馬遜放棄Apple Watch 可穿戴設備成雞肋

可穿戴設備行業似乎正在式微, 即便是如日中天的蘋果也不能倖免。

5月2日, 包括亞馬遜、eBay、穀歌地圖和Target等多個應用不再提供Apple Watch版本。 數周前, 穀歌地圖的Apple Watch版本已從軟體商店下架。

谷歌公司發言人對此回應稱, 公司確實從最新的iOS版本應用程式中取消了對Apple Watch的支援, 預計在未來, 該應用將再次支援該設備。 不過, 對於何時恢復, 穀歌並沒有給出時間表。

記者此前瞭解到, Apple Watch 上的穀歌地圖為用戶提供了駕駛、步行和公共交通工具三種模式查詢, 但是穀歌地圖不會顯示整幅地圖, 如果要看到完整版, 使用者還是需要打開iPhone。

因此, 應用體驗不夠完美, 或許是穀歌選擇放棄的重要原因。

對於用戶來說, 智慧手錶則是近乎雞肋一般的存在, 即便蘋果的產品總引人矚目, 也未能撬開這個市場。 而Jawbone、Fitbit等知名可穿戴設備企業在近幾年也紛紛陷入困境。

事實上, 自Apple Watch推出以來, 蘋果從未在財報中詳細透露過這一產品的銷售業績。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豔輝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 可穿戴設備還是要有更加差異化的需求, 增加其不可替代性, 否則就不會有市場。 “我建議從三個方面突破, 一是專業運動和健康檢測;二是提醒事項和通訊能力;三是移動支付。 ”

Apple Watch被邊緣化

2015年, 蘋果公司對其推出的Apple Watch寄予厚望, 業界也認為蘋果的入局將引爆整個可穿戴行業。

但是, 兩年多過去了, 期待中的風口並未來臨。

初上市時, 蘋果公司稱, Apple Watch系統的應用已達3000款, 涵蓋家庭、旅遊、健康和健身、創意、工作和通訊等多個領域。 但是它大多數時候只能作為iPhone的擴展存在, 通過藍牙連接。 如果脫離了手機, 智慧手錶可做的事非常少。

多家科技公司的開發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從資料來看Apple Watch最常用的應用還是運動和健康類。 這些功能智慧手機也基本都能實現, 包括且不限於作為其核心功能的計步器、心率計等。 “Apple Watch的很多應用要靠iPhone來運行, 它不具備核心的優勢, 可以說用戶沒有非用不可的理由。 被邊緣化也是意料之中。 ”

從此次下架的應用來看, 亞馬遜和Target都屬於購物應用, 屬於Apple Watch上使用頻率並不高的品類。

一名不願具名的電商網站技術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Apple Watch還是適合輕應用, 像購物、地圖都屬於中應用, 是不適合這個平臺的。 “谷歌和亞馬遜放棄它也未必是壞事, 說明大家已經開始重新認識智慧手錶, 而不是當它是個mini版的手機, 簡單複製各種應用到這個平臺。 ”

因此, Apple Watch也難逃小眾市場的定位, 它並未像蘋果其它產品一樣風靡, 市場的唱衰聲音不斷。 但是, 與華為、摩托羅拉等其它智慧終端機公司相比, 蘋果依然是市場的領軍者。

2017年初的蘋果財報電話會議上, 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曾表示, Apple Watch的需求很強勁。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也發佈報告稱, Apple Watch在2016年總銷量達到1190萬隻, 佔據了去年智慧手錶市場超過一半的份額。

行業走向細分化

在大多數Apple Watch用戶看來, 健康和運動是最核心的需求, 也是智慧手錶區別于傳統手錶的重要一環。

目前, 一些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專業領域, 運動成為最細分的市場。 對於熱愛運動的人來說, 資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可穿戴設備能提供完整資料收集和分析, 兩者結合有足夠想像空間。

IDC發佈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 2016年全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876萬台, 同比增長57.1%, 成為僅次於智慧手機的第二大移動智慧消費終端設備。 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設備市場, 2016年中國市場出貨量占全球總出貨量的43.8%, 是美國市場的1.6倍。

該機構預計, 未來五年內可穿戴技術領域將迎來旺盛增長階段,

預計到2021年, 諸如智慧腕表、智慧服裝以及其他可穿戴類設備的年出貨量增長將在一倍以上。

不過, 一些企業人士對此並不樂觀。 2012年, 因為穀歌眼鏡的面世, 被稱作“智慧可穿戴設備”的元年。 但是, 五年過去了, 穀歌眼鏡還是小眾用戶的選擇。

今年2月, 穀歌攜手LG推出了搭載Android Wear2.0系統的新手錶, 該產品系統進行了諸多更新, 包括支援Android Pay以及最近發佈的智慧語音助手, 同時相容iOS用戶。 顯然, 穀歌希望能借此爭奪一部分Apple Watch的市場份額。

王豔輝認為, 可穿戴設備的概念大於實際, 短期內還是難以滿足用戶的期待。 “行業要想真正爆發,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價格、功能、實用性等都是消費者考慮的因素, 尤為重要的是這些品牌需要考慮如何提高效率, 而不是增加額外的麻煩。”

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研究經理肖晶則認為,可穿戴設備的本土化將會變得越發重要。各國消費者的生活使用習慣存在差異,企業應用需求也具有特定性。同時,在垂直行業中掌握核心資源的廠商也將會進一步整合技術及平臺資源,深化可穿戴設備在物聯網中的應用場景。

而不是增加額外的麻煩。”

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研究經理肖晶則認為,可穿戴設備的本土化將會變得越發重要。各國消費者的生活使用習慣存在差異,企業應用需求也具有特定性。同時,在垂直行業中掌握核心資源的廠商也將會進一步整合技術及平臺資源,深化可穿戴設備在物聯網中的應用場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