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百年航母夢,鄧世昌,陳紹寬,張愛萍,蕭勁光幾代人奉獻

001A國產航母的下水, 標誌著中國人真正的擁有了航母。

也許很多人會說, 航母跟我沒什麼關係, 但是我要說的是, 有關係, 而且是很大關係。

日益強大的中國, 有很多海外利益需要保障, 我們的石油, 我們的原材料, 我們必須保障這些物料的安全。 航母是一種震懾力, 是綜合國力的象徵。

放一艘在南海, 看哪個國家敢偷偷採油, 放一艘在中東, 看誰敢綁架我國公民。

我們不窮兵黷武, 我們熱愛和平。 但是, 老百姓過著的和平生活, 需要用自己的強大來獲取!

國產航母的成功下水, 這標誌著多少年來、多少代人的大國重器的夢想實現!

甲午海戰鄧世昌

一百多年前, 傾注國人夢想的北洋水師在甲午海戰中, 折戟沉沙。

甲午海戰, 戰艦上的炮彈打光, 冒著彈雨, 鄧世昌親自掌舵“致遠”艦撞向日艦“吉野”……

鄧世昌和200余官兵殉國, 此戰中沉沒的還有北洋海軍另外3條戰艦, 分別是超勇艦、揚威艦、經遠艦。

這段悲壯的故事, 成了一個民族記憶深處的傷痛。

“中國航母第一人”陳紹寬

中國人對航空母艦的愛戀, 早在航母自身還在蹣跚學步之時, 便已萌發。

早在1928年, 時任民國海軍署署長的陳紹寬, 向國民政府呈文, 首次提出要花2000萬元建造一艘航母。

但是, 這個提議因為經濟原因在1929年1月的全國編遣會議上被否決。

“海軍之父”張愛萍

當年組建海軍張愛萍費了很大心血, 一沒船, 二沒人, 帶著幾名幹部和警衛員, 加上自己13個人白手起家。 站在小渡輪狹窄的甲板上, 張愛萍說:“同志們, 這是我們華東軍區海軍的先頭部隊, 5名幹部加8名戰士, 一共13人——這可以稱之為全世界最小的一支海軍了!”片刻, 張愛萍又激情滿懷地補充道:“13個人, 13萬兵馬啊!”如今, 中國海軍已經不再是那個13個人海軍, 而是擁有國產航母技術的海軍, 張愛萍將軍和那些為創建海軍窮盡一生的前輩們, 你們可以瞑目了。

首任“海軍司令”蕭勁光

首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曾撰文指出, 中國海軍需要航空母艦:一個船隊在遠海活動,

沒有航空母艦就沒有制空權, 沒有制空權就沒有遠海作戰的勝利和保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