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玉米價格還在“接軌”國際的路上,國際價格卻開漲了!

隨著氣溫回暖, 農戶售糧逐漸加快, 玉米供應壓力加大, 國內價格將保持偏弱走勢, 但因前期跌幅大並與國際價格接軌, 預計後期繼續下跌空間小。

但是, 國際方面, 美國玉米預期種植面積減少, 對國際價格形成支撐, 但全球玉米供求形勢仍較寬鬆, 預計後期國際玉米價格將保持低位偏強運行態勢。

整體來看, 糧小美認為國內玉米價格從弱到漲, 再從漲歸弱這個過程屬於“接軌”國際價格的正常震盪區間, 不排除後續反復震盪的可能, 但在這一次次震盪的過程中, 國內玉米價格會越來越接近國際玉米價格,

受到國際化玉米價格變動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但與此同時, 國產玉米也將逐步重獲優勢, 真正達到優化我國種植結構的目的。

我們先來看看近期國內外價格的具體情況:

(一)國內價格弱勢趨穩。

受東北產區深加工補貼和各省公佈飼料企業補貼辦法的提振作用,

加上前期價格下跌較多, 春節後, 東北產區部分收購企業和貿易商提價收購, 帶動玉米價格趨穩。

華北黃淮產區前期價格相對堅挺, 與東北產區價差較大, 春節後價格呈現補跌態勢。 南方銷區價格弱勢趨穩。

(二)國際價格繼續反彈。

美國農業部上調了美國及全球玉米消費預期, 下調了美國及全球玉米期末庫存資料, 對國際玉米市場形成利多。

(三)國內外價差略有縮小。

比如, 2月份, 美國墨西哥灣2級黃玉米平均離岸價折合人民幣每斤0.59元, 比國內產區批發價低0.17元。

(四)2017年1月玉米進口增加。

比如1月份, 我國玉米進口量15.88萬噸, 環比增12.3%, 同比增18.9倍。

(五)預計2016/17年度全球玉米庫存下調。

據美國農業部2月份供需報告預測,

2016/17年度全球玉米產量10.40億噸, 比上月上調228萬噸, 同比增8.3%。

預計全球玉米期末庫存2.18億噸, 比上月下調342萬噸, 同比增3.4%;庫存消費比21.1%, 比上年度下降0.8%, 但供求形勢依然寬鬆。

(六)地方動態。

隨氣溫回升, 東北產區存儲條件差的玉米黴變風險增加。 玉米價格大幅下跌, 將影響今年農戶玉米種植意向。

河南省預估2017年玉米麵積將穩中略減。 吉林省估計由於玉米價格低, 今年有些農戶可能改種其它作物。

說到現在我國玉米價格與國際價格的步步靠近, 我們能夠想到, 在2016年, 執行了8年的東北玉米臨儲收購政策正式退出, 市場化改革第一年, 政策嘗試、供需博弈以及心態調整共同作用, 令玉米現貨價格波動加劇。

東北玉米貿易流通加速, 為後續市場化道路提供了基礎。

現在, 我們先來回顧下, 玉米價格第一年市場化之後, 都經歷了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第一階段(1~3月):利空因素不斷, 糧價承壓下行。

2016年1月, 下游消費不佳導致春節前購銷活動提前收尾;春節假期剛過, 諸多傳聞不斷, 再加上一次性臨儲轉國儲低價投放消息,

市場心態普遍偏空;至3月28日, 確定臨儲政策取消, 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 糧價創近年低點。

第二階段(4~6月):階段供給偏緊, 價格止跌反彈。

截至4月末, 2015/2016年度臨儲玉米以1.25億噸天量宣告結束, 市場關注重回基本面, 各地政策糧不斷輪出, 5月中下旬也開啟拍賣, 但多以陳糧和超期糧源為主, 華北玉米持續倒流東北。

4月11日追加425萬噸臨儲玉米收儲規模的通知, 成為山東領漲下一輪華北糧價反彈的導火索, 全國糧價形成一波強勢反彈。

第三階段(7~8月):天氣多空共振, 糧價震盪調整。

7月份全國玉米現貨價格下行趨勢明顯, 需求端有主銷區輪番強降雨抑制。

入伏後, 黑龍江、吉林及內蒙古多地旱情加劇, 南方暴雨天氣影響春玉米上市及供給。8月中旬之後全國現貨普遍呈現“翹尾”行情。

第四階段(9月中旬至10月初):新季上市衝擊,全國糧價急跌。

9月7日開始,政策糧源加大2014年產包乾銷售投放,以及南方移庫部分地區100%的成交率,產生了年內現貨市場的一波高潮,全國玉米現貨在9月上中旬達到年內相對高點。

“十一”期間,東北產區新糧增量上市,價格以跌為主。9月21日史上最嚴超限運輸新規出臺,為後期市場波動埋下伏筆。

第五階段(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供需階段失衡,糧價逆勢反彈。

“十一”過後,華北部分主產區陰雨不斷,阻滯基層上市量,超限新規提升二至三成運輸成本,東北玉米生長後期天氣陰冷影響收穫季上量,華北糧源逆勢反彈,11月中旬現貨成交沖至年內高點。

第六階段(11月下旬至年底):物流運力緩解,市場重回供需。

11月中旬之後,受市場預期偏空心態影響,玉米價格持續下滑。

東北玉米外流加速,華北玉米價格優勢不再以“自給自足”為主。進入12月,尤以東北、銷區糧價調降顯著。

小結:

綜合來看,今年5月之後,國內玉米麵臨去庫存壓力,所以,2017年玉米市場化之路“任重道遠”。

我們眼前看到的漲落,只是玉米價格市場化道路上一個個小小的插曲,後續究竟如何,糧小美將保持關注!大家有任何問題和獨特見解,歡迎隨時溝通!

中時通每日提供最新最全最接地氣的糧油行情資訊爆料

立志做糧油界最會寫文章的,做糧油,關注他就對了!

資訊+貨源+買賣,糧油生意盡在【中時通】

想進糧油群嗎?

【關注訂閱中時通糧油視點,每日更新糧油行情~】

17-全國玉米交流平臺(384319420)

2-糧油從業者交流(581646172)

歡迎加入交流!

南方暴雨天氣影響春玉米上市及供給。8月中旬之後全國現貨普遍呈現“翹尾”行情。

第四階段(9月中旬至10月初):新季上市衝擊,全國糧價急跌。

9月7日開始,政策糧源加大2014年產包乾銷售投放,以及南方移庫部分地區100%的成交率,產生了年內現貨市場的一波高潮,全國玉米現貨在9月上中旬達到年內相對高點。

“十一”期間,東北產區新糧增量上市,價格以跌為主。9月21日史上最嚴超限運輸新規出臺,為後期市場波動埋下伏筆。

第五階段(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供需階段失衡,糧價逆勢反彈。

“十一”過後,華北部分主產區陰雨不斷,阻滯基層上市量,超限新規提升二至三成運輸成本,東北玉米生長後期天氣陰冷影響收穫季上量,華北糧源逆勢反彈,11月中旬現貨成交沖至年內高點。

第六階段(11月下旬至年底):物流運力緩解,市場重回供需。

11月中旬之後,受市場預期偏空心態影響,玉米價格持續下滑。

東北玉米外流加速,華北玉米價格優勢不再以“自給自足”為主。進入12月,尤以東北、銷區糧價調降顯著。

小結:

綜合來看,今年5月之後,國內玉米麵臨去庫存壓力,所以,2017年玉米市場化之路“任重道遠”。

我們眼前看到的漲落,只是玉米價格市場化道路上一個個小小的插曲,後續究竟如何,糧小美將保持關注!大家有任何問題和獨特見解,歡迎隨時溝通!

中時通每日提供最新最全最接地氣的糧油行情資訊爆料

立志做糧油界最會寫文章的,做糧油,關注他就對了!

資訊+貨源+買賣,糧油生意盡在【中時通】

想進糧油群嗎?

【關注訂閱中時通糧油視點,每日更新糧油行情~】

17-全國玉米交流平臺(384319420)

2-糧油從業者交流(581646172)

歡迎加入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