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三的孩子 今年志願怎麼填你知道嗎?

對於高三的學生來說, 高考考分固然萬分重要, 但志願填報是否合理也非常關鍵。 隨著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完整實施, 今年的高三學生會迎來一個重大利好, 那就是在高考出分之後填志願, 而且志願不再完全以高校為單位。 具體政策是怎樣的, 馬上聽小編給你扒一扒。


2017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和家長, 要面對的一個新名詞就是“院校專業組”。
✔ 院校專業組到底是什麼?
通俗一點說, 就是志願不再以高校為單位, 而是以高校內某一些比較相近的學科群體為單位。
比如復旦今年就分為三個院校專業組, 同濟也是三個, 據記者瞭解, 大部分院校都是三五個, 少數院校會分得更多一些。 而對每個考生而言, 以前能報10所院校, 每個院校6個專業, 共計60個平行志願。


而新模式下, 每個學生可以報24個院校專業組, 每個專業組4個專業, 共計96個平行志願, 所以說能報的專業反而更多了!


✔ 為什麼要這樣改呢?
這和我們的高考改革有必然聯繫。
高考新政下, 採取的是3+3的考試模式, 語數外之外, 再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六門中, 任選3門參加等級性考試, 成績折算後計入高考總分。 而高校在招生時, 也會提出相應的學科要求。

因此填志願這件事就和學生到底選考了什麼科目、高校專業到底有什麼學科要求產生關聯。
上海的方案是, 高校將提出學科要求比較相近的一些專業集合起來, 形成院校專業組進行招生錄取。
舉個例子, 復旦今年有三個學科專業組, 第一組提出了物理或者化學的要求, 第二組提出了物理、化學或生物的要求, 第三組則沒有任何學科要求。
假如小明同學在高考中, 加三科目中選了物理或化學任一門, 那對他來說, 很簡單, 復旦的所有專業都可以填報。
假如小明選的沒有物理、化學但有生物, 那他就能報第二、第三組。 假如小明只選了歷史、地理, 政治, 那他就只能報第三組。 但很顯然, 在6門學科的20種專業組合中, 選了這一種的同學恐怕是少數,
而且他們的志向也很明確對應著偏文科類的專業。


而反過來再從高校的角度來說, 各學科選的學生也更加多樣化。 再以復旦的新聞專業舉例, 新高考中沒有提出任何學科要求。 這就意味著, 哪怕是選了物理、化學、生物純理科的學生, 也同樣能報考新聞系。 這在從前, 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這樣一來, 學新聞的同學有了更多的專業背景, 除了文科方面, 有對物理感興趣的, 有對生物感興趣的, 也有對化學感興趣的, 可以想見, 未來從事相關領域的報導, 也會更勝任, 更出色!
再舉個極端的案例, 一個志在考復旦的同學既喜歡歷史, 又喜歡數學, 在從前的高考政策下, 他同時報考數學系或歷史系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在高考新政下, 他只要加三科目中, 選了物理, 那麼就可以既報數學系, 又報歷史系, 就看哪個專業最終會錄取他。
建平中學校長楊振峰評價:
原來我們只有文科、理科、文理兼收的專業, 現在只不過根據學生選擇的三門學科的情況和高校對於學科的要求, 確定院校和專業組而已, 從整個最終實施方案來看呢, 由於我們不再分文理科, 而這個組合更加多樣, 所以更有效地尊重學生的選擇性, 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尊重高校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也尊重未來職業的一個導向。
是不是覺得燒腦又刺激啊!


考後填志願
而對今年的高三學生來說,還有一個重大變化就是高考成績公佈之後填志願。
✔ 考後填志願
關於這一點,其實外省市早就在施行了。
事實上,根據高考新政,學生參加學業水準等級考試就和高考有關,英語一年兩考也和高考有關,所以即便如以往在5月份填志願,也不算是考前填志願了,對不對!而新政後,很明確,在高考出分,投檔分數線明確後填志願。也就是在6月下旬到7月初。
✔ 專家表示:重大利好
用同濟大學招辦主任廖宗廷的話來說,這真是一個重大利好。考前填志願,連分數都不知道,只能依據平時的考試成績,或者一模二模的成績。那麼萬一在高考的時候,某同學超常發揮,或者一不小心考豁邊了,那這個志願就填得不合適了,要麼吃個大虧,弄不好還要一落千丈。如果是知道了分數、又知道分數線後再填,那豈不是更穩當,也讓自己的成績更加利益最大化。據說,教育考試院還會公佈前兩年院校的錄取情況,和今年學生大致的成績分佈段,這樣一來,讓每個學生做到知分、知線、知位,填起來更加心中有底。
考慮到今年第一年,各高中還會在3月中下旬和5月進行志願的模擬填報,讓考生和家長們熟悉這種變化。
一些注意事項
首先,考生考完試之後,別一高興,撒開了出去旅遊。現在填志願可是在高考出分之後,在6月下旬7月初填志願。
另外,在本科普通批錄取完成後,如果院校的計畫數還末滿,還有兩個徵求意見的環節,甚至有院校可以降分錄取,那都是不可錯過的。
21世紀教育研究考試院院長熊丙奇提醒考生:
在填報志願時,結合高考之前自己原來的大致水準 以及高考之後的自己的準確發揮 綜合起來來進行志願的填報。
因為往年是總分600分體系,現在我們是總分660分的體系,原來是文理分科的體系,我們現在是文理融合在一起的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是需要結合自己的高考的表現, 然後參考學校往年的錄取資料來進行一個比較準確的定位 。那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什麼呢? 還是要看自己在所有學生中的相對位次。
按照新的要求考試院會公佈學生的分數公佈學生的大致排位。那我們可以大致定位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情況,我們用名次來定位 。
其實跟分數不是有特別大的關係 因為他強調你在考生中的具體排序問題這是家長一定在填志願時要注意的。
復旦大學招辦主任丁光宏建議各位考生和家長:
儘管今年填志願的政策是全新的,但也完全用不著焦慮。因為高考後,離填報志願還有整整3個星期,夠您好好琢磨透政策的。在此期間,部分高校還會舉辦校園開放日,讓有興趣報考的同學能深入各院系,和教授談談,看看實驗室看看校園,更加深對這所大學的瞭解。為今當務之際,還是要把握好節奏,一門心思複習迎考,爭取儘量取得個好成績!畢竟好成績在手,填志願這種小事還有搞不定的嗎?


考後填志願
而對今年的高三學生來說,還有一個重大變化就是高考成績公佈之後填志願。
✔ 考後填志願
關於這一點,其實外省市早就在施行了。
事實上,根據高考新政,學生參加學業水準等級考試就和高考有關,英語一年兩考也和高考有關,所以即便如以往在5月份填志願,也不算是考前填志願了,對不對!而新政後,很明確,在高考出分,投檔分數線明確後填志願。也就是在6月下旬到7月初。
✔ 專家表示:重大利好
用同濟大學招辦主任廖宗廷的話來說,這真是一個重大利好。考前填志願,連分數都不知道,只能依據平時的考試成績,或者一模二模的成績。那麼萬一在高考的時候,某同學超常發揮,或者一不小心考豁邊了,那這個志願就填得不合適了,要麼吃個大虧,弄不好還要一落千丈。如果是知道了分數、又知道分數線後再填,那豈不是更穩當,也讓自己的成績更加利益最大化。據說,教育考試院還會公佈前兩年院校的錄取情況,和今年學生大致的成績分佈段,這樣一來,讓每個學生做到知分、知線、知位,填起來更加心中有底。
考慮到今年第一年,各高中還會在3月中下旬和5月進行志願的模擬填報,讓考生和家長們熟悉這種變化。
一些注意事項
首先,考生考完試之後,別一高興,撒開了出去旅遊。現在填志願可是在高考出分之後,在6月下旬7月初填志願。
另外,在本科普通批錄取完成後,如果院校的計畫數還末滿,還有兩個徵求意見的環節,甚至有院校可以降分錄取,那都是不可錯過的。
21世紀教育研究考試院院長熊丙奇提醒考生:
在填報志願時,結合高考之前自己原來的大致水準 以及高考之後的自己的準確發揮 綜合起來來進行志願的填報。
因為往年是總分600分體系,現在我們是總分660分的體系,原來是文理分科的體系,我們現在是文理融合在一起的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是需要結合自己的高考的表現, 然後參考學校往年的錄取資料來進行一個比較準確的定位 。那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什麼呢? 還是要看自己在所有學生中的相對位次。
按照新的要求考試院會公佈學生的分數公佈學生的大致排位。那我們可以大致定位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情況,我們用名次來定位 。
其實跟分數不是有特別大的關係 因為他強調你在考生中的具體排序問題這是家長一定在填志願時要注意的。
復旦大學招辦主任丁光宏建議各位考生和家長:
儘管今年填志願的政策是全新的,但也完全用不著焦慮。因為高考後,離填報志願還有整整3個星期,夠您好好琢磨透政策的。在此期間,部分高校還會舉辦校園開放日,讓有興趣報考的同學能深入各院系,和教授談談,看看實驗室看看校園,更加深對這所大學的瞭解。為今當務之際,還是要把握好節奏,一門心思複習迎考,爭取儘量取得個好成績!畢竟好成績在手,填志願這種小事還有搞不定的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