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日結婚5日離 婚姻豈同兒戲?探秘古代離婚制度

在我國古代婚姻結構還未嚴密時, 離婚相當自由, 所謂“夫婦之道, 有義則合, 無義則去”。 自周朝開始, 夫權制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起來。

網路配圖

在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 夫權制家庭的基礎並不穩固, 如《周易》記載妻子離家出走, 秦始皇巡遊時發現男子招贅、寄宿女家和死了丈夫的妻子拋棄孩子改嫁的現象, 於是才刻石頒令天下維護家庭穩定。

到了唐宋時期, 夫權意識不斷強化, 在相關法律中, 女子地位低落, 而有妻妾不能擅去其夫的規定, 不過在夫逃亡時, 可向官府申訴離婚。

古代貴族的離婚, 有一定的儀式, 《禮記》中記載, 不但有夫出妻的儀式, 也有妻出夫的儀式, 出跟被出的雙方都以謙辭自責。

從史料中保存的唐人“放妻書”(離婚證書)看來, 男女的地位似乎相當平等。 “放妻書”內容大體分成三段。 第一段重述夫妻緣分, 經累劫共修得來, 本應如水如魚, 同歡終日。

接著第二段描寫目前的狀態, 由於兩人個性不合, 經常衝突“夫若舉口, 婦便生嗔;婦欲發言, 夫則撚棒”, 大小不安, 六親相怨, 實在無法繼續下去了。 第三段寫離婚的祝福。 既然無法同處, 不如“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同時祝福離婚後男女各有前程,

“夫覓上樹, 千世同歡;婦聘豪宗, 鴛鴦為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