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類型國產片,需要的不是尺度

中國電影有哪幾個類型最容易出笑話?

院長一說, 你們就知道:

一, “裝神弄鬼兩小時, 最後一分鐘告訴你‘世上本無鬼, 專靠人意淫’”的國產恐怖片;

二, 年輕男女抱團作死, 撕逼、墮胎、出車禍……他們說這叫疼痛青春;

三, 打著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旗號, 一開篇就拋出性、暴力等等噱頭, 最終卻把故事拍得邏輯崩壞、不倫不類……

感受下國產恐怖片的羊癲瘋式演技

第三種類型, 其實是院長最愛的懸疑/犯罪片。

這幾年, 相關題材的網劇和電影並不少, 但是想出精品, 難。

一方面是囿於影視創作者的技術, 而更重要的一點, 是劇本(或原著IP)就經不起推敲——人設單薄, 情節不接地氣, 作案原因不合邏輯……最終, 懸疑變成了“懸浮”。

這也是為什麼院長喜歡看具有專業知識的作者創作的類型小說。

比如, 之前安利過的《法醫秦明》, 還有雷米的《心理罪》系列。

前幾天, 電影版《心理罪》宣佈定檔8月11日, 同時發佈了最新海報。

海報中, 資深刑警隊長邰偉、犯罪心理學天才方木, 和只見其形不見其面的神秘人各執一方, 形成一個對立且互相牽制的鐵三角。

邰偉目光如炬, 以咄咄逼人的氣勢壓迫著神秘兇手。

方木則不動聲色, 仿佛可以看穿神秘人諱莫如深的內心世界。

但院長最在意的, 反而是帶著帽衫、遮住身形的神秘人——

雖然鐐銬加身, 放鬆的狀態卻預示著他不可小覷的兇險性。

懸浮在空中被拆解的筆劃, 像是解案的字元, 又像是對捲入其中所有人錯綜複雜內心世界的敲擊。

尤其是動態海報中他有節奏地敲打桌面,

連挑釁中都帶著血腥氣……

之前院長介紹過《心理罪》的主角陣容和相關花絮。

說實話, 這片吸引我的還真不是卡司...(粉絲別打臉!)

從原著來說, 雷米創作的《心理罪》系列被稱為“十年來最經典犯罪IP”。

它能夠征服數百萬讀者,

靠的就是作者的專業度和對人物心理特點的關注。

而這兩點也是相輔相成的。

作為刑法學教師, 雷米精通犯罪心理學和刑偵學。

他筆下的故事靈感, 有的來自真實案件, 有的源於生活中常見的人際接觸。

但不管是詭異的作案動機, 兇險的犯罪過程, 還是員警抓捕罪犯的方法,他都歸結到了一個常被國產片忽略的領域:

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潛在動因。

也就是,犯罪心理。

《心理罪》的魅力,很大一部分來自主角方木——

一個年輕氣盛的大學生,同時,也是一個心理畫像的天才。

他善於觀察。

即使疑犯並不在眼前,也能依靠犯罪現場的蛛絲馬跡,分析出他的年齡、性格、學歷、職業、成長背景……

如果是連環作案,他還能夠發現案件中微妙的相同點,進而推斷罪犯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甚至判斷他的下一步行動。

聽起來是不是太厲害了?

這種神乎其神的破案手段,在美劇和外國電影裡並不陌生。

比如,院長追了十年的《犯罪心理》,主角就是隸屬FBI的犯罪心理研究小組。

他們靠著人物側寫圈定罪犯的性別、年齡、職業特徵、居住環境乃至成長經歷,從而預測其下一步行為,直至緝拿罪犯。

乍看起來有點脫離現實,其實不然——

現代有記載的最早靠犯罪心理側寫畫像抓獲犯人的案子,發生在1940年。

紐約愛迪生公司大樓發現了首顆土炸彈和署名紙條。

十年後,同樣的炸彈又重出江湖,到1955年期間,52顆炸彈共被引爆了30顆。

這個連環“炸彈客”的身份引起了心理分析家布魯塞爾博士的關注。

在根據炸彈、字條留言、作案時間等綜合資訊的分析後,博士推測了此人的身高,年齡,相貌,性格,家庭情況,和身體狀況。

最終,警方抓獲的犯人與他的側寫神同步到令人目瞪口呆!

讓院長鼓個掌先。

一直覺得,挖掘一個人的犯罪動機和促成他行為的因素,比起把作案手法當噱頭來呈現更好看,也更具社會意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心理罪》的電影就突破了國產影片的類型概念——

在融合犯罪、動作、懸疑等元素的基礎上,首次聚焦心理犯罪和心理入侵偵破手段。

一方面是嫌疑人由自身的“心理罪”,引發了一系列作案。

另一方面,還有主角一直無法突破的心理障礙,在與罪犯的斡旋中越演越烈。

不對,是這張...

這意味著,片中角色除了有激烈的動作戲,內心戲也超多。

無疑是對演技的一大挑戰!

如果演好了,相當出彩。

像是美劇《漢尼拔》裡的男主Will,具有超強的心理畫像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也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

他與漢尼拔之間從行為到內心的博弈,是劇集最精彩的所在。

同樣,《心理罪》的故事本質也是人性在社會中心理異化的過程。

電影據說對故事、案件、人物做了全新升級,增加了更多情感衝突和心理障礙。

比如,員警邰偉想要隱藏的過往:

還有天才方木看向深淵久了,會不會被深淵吞沒?

預告片裡,邰偉的一句旁白是說給方木,也是說給自己:

“看穿別人的同時,留神別把自己丟了。”

這句話真不是危言聳聽——

做刑偵相關工作,最難的不是破案,而是在見識人性的極致醜惡後,如果讓自己的心中依然有陽光。

正如現實中的FBI行為分析部創始人約翰·道格拉斯所言:

“工作越久,對人性就越懷疑。”

人人都有隱秘之苦。

尤其是相對羞澀、不善與人交流的中國人,對心理問題的關注遠遠不夠。

我們不知道如何面對陰影、自我治癒,總放任時間去撫平傷痕。到頭來卻是自己糾結苦惱,陷在黑暗裡無法脫身。

院長喜歡看犯罪片,除了感官刺激和享受智商被碾壓的快感,還有一個重點,是希望從中看到一些社會性和對人性的關注。真的不能只把性、暴力等獵奇元素做噱頭啊!這是本末倒置。

我想看《心理罪》,是期待他能夠習得原著的精髓,把“心理罪”三個字做得更通俗更具傳播性。

因為,我們想過得更好,第一件事就是正視自己的心。

還是員警抓捕罪犯的方法,他都歸結到了一個常被國產片忽略的領域:

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潛在動因。

也就是,犯罪心理。

《心理罪》的魅力,很大一部分來自主角方木——

一個年輕氣盛的大學生,同時,也是一個心理畫像的天才。

他善於觀察。

即使疑犯並不在眼前,也能依靠犯罪現場的蛛絲馬跡,分析出他的年齡、性格、學歷、職業、成長背景……

如果是連環作案,他還能夠發現案件中微妙的相同點,進而推斷罪犯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甚至判斷他的下一步行動。

聽起來是不是太厲害了?

這種神乎其神的破案手段,在美劇和外國電影裡並不陌生。

比如,院長追了十年的《犯罪心理》,主角就是隸屬FBI的犯罪心理研究小組。

他們靠著人物側寫圈定罪犯的性別、年齡、職業特徵、居住環境乃至成長經歷,從而預測其下一步行為,直至緝拿罪犯。

乍看起來有點脫離現實,其實不然——

現代有記載的最早靠犯罪心理側寫畫像抓獲犯人的案子,發生在1940年。

紐約愛迪生公司大樓發現了首顆土炸彈和署名紙條。

十年後,同樣的炸彈又重出江湖,到1955年期間,52顆炸彈共被引爆了30顆。

這個連環“炸彈客”的身份引起了心理分析家布魯塞爾博士的關注。

在根據炸彈、字條留言、作案時間等綜合資訊的分析後,博士推測了此人的身高,年齡,相貌,性格,家庭情況,和身體狀況。

最終,警方抓獲的犯人與他的側寫神同步到令人目瞪口呆!

讓院長鼓個掌先。

一直覺得,挖掘一個人的犯罪動機和促成他行為的因素,比起把作案手法當噱頭來呈現更好看,也更具社會意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心理罪》的電影就突破了國產影片的類型概念——

在融合犯罪、動作、懸疑等元素的基礎上,首次聚焦心理犯罪和心理入侵偵破手段。

一方面是嫌疑人由自身的“心理罪”,引發了一系列作案。

另一方面,還有主角一直無法突破的心理障礙,在與罪犯的斡旋中越演越烈。

不對,是這張...

這意味著,片中角色除了有激烈的動作戲,內心戲也超多。

無疑是對演技的一大挑戰!

如果演好了,相當出彩。

像是美劇《漢尼拔》裡的男主Will,具有超強的心理畫像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也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

他與漢尼拔之間從行為到內心的博弈,是劇集最精彩的所在。

同樣,《心理罪》的故事本質也是人性在社會中心理異化的過程。

電影據說對故事、案件、人物做了全新升級,增加了更多情感衝突和心理障礙。

比如,員警邰偉想要隱藏的過往:

還有天才方木看向深淵久了,會不會被深淵吞沒?

預告片裡,邰偉的一句旁白是說給方木,也是說給自己:

“看穿別人的同時,留神別把自己丟了。”

這句話真不是危言聳聽——

做刑偵相關工作,最難的不是破案,而是在見識人性的極致醜惡後,如果讓自己的心中依然有陽光。

正如現實中的FBI行為分析部創始人約翰·道格拉斯所言:

“工作越久,對人性就越懷疑。”

人人都有隱秘之苦。

尤其是相對羞澀、不善與人交流的中國人,對心理問題的關注遠遠不夠。

我們不知道如何面對陰影、自我治癒,總放任時間去撫平傷痕。到頭來卻是自己糾結苦惱,陷在黑暗裡無法脫身。

院長喜歡看犯罪片,除了感官刺激和享受智商被碾壓的快感,還有一個重點,是希望從中看到一些社會性和對人性的關注。真的不能只把性、暴力等獵奇元素做噱頭啊!這是本末倒置。

我想看《心理罪》,是期待他能夠習得原著的精髓,把“心理罪”三個字做得更通俗更具傳播性。

因為,我們想過得更好,第一件事就是正視自己的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