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各國戰略運輸機力量:美國實力強大穩坐榜首,中國剛起步尚需發展

一直以來, 伴隨著航空技術的進步, 包括大型運輸機在內的許多航空器在現代起到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在戰時可以將大量的作戰部隊調往他處, 而在和平時期, 還能參與救災等人道主義活動等很是需要運輸力量的行動中做出貢獻, 而且由於平臺的優點, 可擴展性很好, 可以改裝為多種用途。

作為全球空中運輸力量的佼佼者, 美國擁有著多款運輸機(C5銀河, C130大力士, C17空中霸王等等), 僅僅大型戰略運輸機數量就高達600架, 而位居第二的俄羅斯才200餘架。 美國的航空業是世界上最強的, 而運輸航空也同樣如此, 無論是客運和貨運, 軍用還是民用, 而且同時也擁有全球最強大的的運輸機力量。 而全球其他國家的所有的戰略運輸機加起來也趕不上美國的規模(第三名印度僅僅17架, 而英國也才十幾架, 中國十幾架)。

而說到俄羅斯, 俄羅斯戰略運輸機有最新配備伊爾-76和老牌大型運輸機安-124, 但是主力依然為蘇聯解體時遺留下來的力量, 俄羅斯的戰略運輸機研製能力已經很弱, 要想復興很是需要一番功夫。 雖然俄羅斯擁有大量戰略運輸機, 但是在中小型運輸機上相對缺乏, 這是因為蘇聯時期的運輸機主要由烏克蘭負責生產製造,

而蘇聯的解體使俄羅斯失去了相當大的運輸機研發製造能力。 而烏克蘭, 由於一直以來的經濟壓力和其他考慮, 一直將編制外的大型運輸機對外出租或出售(比如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 一直被出租出去。 再比如中國購買的伊爾76其實也是烏克蘭的)。

在租賃俄羅斯或烏克蘭的運輸機使用的國家中, 法國比較擔憂。 雖然有歐盟合作研發的A400知運輸機, 但是產量太低, 而且對性能特點等在歐盟內部也存在爭議。 所以法國是計畫研發自己的運輸機的。

正因為看到了空中運輸的重要性, 同時也不想像法國一樣對別國的運輸機造成依賴, 中國對運-20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深。 中國現在的目標是超過俄羅斯創建自己的運輸機隊伍。 而中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大型運輸機技術, 如類似于安-124級別的運輸機。 這一技術如果俄羅斯並不願意轉讓, 烏克蘭卻很有可能向中國打開大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