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後版權時代,音樂平臺盈利變現的突破口在哪?

“如果沒有音樂, 生活就是一個錯誤。 ”尼采說這句話時一定沒想到, 百餘年之間, 音樂的承載傳播介質幾經改易, 音樂使用者娛樂消費需求不斷升級, 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助推下, 數位音樂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生活娛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前, 我國數位音樂呈現出多元化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資料顯示, 截止到2016年12月, 我國網路音樂使用者規模為5.42億, 全年營收達到53.8億元, 較2015年增長60%。 隨著音樂平臺收費、數位專輯、廣告、周邊、線上演出等付費方式的花樣翻新, 尤其是近兩年資本市場對數位音樂關注度的增強,

企業紛紛搭建數位音樂平臺搶佔版權和資源, 數位音樂市場硝煙四起。

2016年, 中國互聯網音樂平臺市場顯現出“品牌集中、市場集中”的特徵, 幾大互聯網音樂平臺通過資本聯結或業務協同的方式, 大致形成了四大陣營, 包括以酷狗音樂、酷我音樂、QQ音樂等為主體的騰訊系音樂品牌,

以及網易雲音樂、阿裡星球、百度音樂品牌等市場主體。

行業洗牌之後, 如何更好地整合流量端和版權端, 建立清晰的商業模式?音樂資源是平臺核心競爭力, 音樂版權是線上音樂爭奪的焦點。 不過即使音樂平臺擁有版權, 其運營仍然存在不穩定性, 畢竟目前各大唱片公司出售的版權期限大多集中在2至3年, “永久買斷”在如今的音樂市場是絕對不存在的。

以三大音樂平臺為例, 2017年騰訊音樂年拿下環球音樂出版公司的詞曲權, 網易雲音樂獲得avex獨家權, 百度音樂則與滾石音樂展開深度合作, 這些合約一旦到期, 音樂市場的格局勢必又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互聯網技術和資本的雙重驅動下,

音樂產業正在加快向跨界、融合、多元的商業模式轉變, 單純的版權爭奪已經無法滿足競爭需要, 企業紛紛試水“音樂+藝人經濟”複合型粉絲經濟模式、“音樂+旅遊”文化融合模式、“音樂+互聯網”線上演出直播等商業模式。 音樂市場諸侯割據, 如何從資源中挖掘新的突破口成為了各平臺制勝的關鍵點。 天翼愛音樂也是這場爭奪戰中的一份子, 只不過它走的路子有些不同。

在拿下《歌手》《超級女聲》《太陽的後裔》等熱門IP後, 2017年上半年, 愛音樂瞄準線下, 推出“愛音樂主題音樂咖啡館”。 全國首家i music coffee位於廣州越秀區地標建築——廣東電信廣場一樓, 設有高清MV欣賞、母帶級音源HIFI視聽、無線智慧音箱體驗等數位音樂特色服務。

國內很多商家和公共場所在使用環境音樂時, 並未取得音樂平臺或音樂版權方的授權, 成為數位音樂版權管理的灰色地帶。 愛音樂提出“情景音樂公共播出系統平臺”(以下簡稱“公播系統”)的解決方案, 將海量正版音樂資源上架至公播系統, 並説明商家進行智慧篩選, 營造個性化消費場景。

隨著音樂使用環境的移動化和場景化趨勢的加深, 音樂智慧硬體成為音樂衍生品的必備元素。 2017年, i music推出智慧音響, 開始佈局智慧硬體領域。 愛音樂音響是一款集無線化、高保真音質與智能雲播放於一體的互聯網智慧雲音響, 內置5.3寸高清觸控屏, 覆蓋超180萬的海量互聯網高品質音樂。 愛音樂音響打破了wifi音響的使用門檻, 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在音響螢幕上操作,

也可以通過手機APP遠端操控, 輕鬆享受高品質發燒音樂的極致聽音體驗。

鑒於使用者對音樂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而大量使用者自有的硬體設備無法滿足高端視聽需求的現實情況, i music引入蝰蛇音效, 智慧處理雜音、破音、有損音質等瑕疵, 並有“3D麗音”“純淨人聲”“超重低音”等音效供選擇。 體驗的提升為愛音樂爭取和留住更多使用者, 官方資料顯示, 目前, i music用戶已經超過2.5億, 其中移動互聯網用戶突破2億。

如今, 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效益漸趨消散, 手機音樂使用者數量增幅放緩, 增量用戶的開發和存量用戶的運營, 將是互聯網音樂平臺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方面繼續維護現有資源和用戶, 另一方面將觸角延伸到數位音樂線下行業, 拓展新的管道。愛音樂發兵兩路,線上做好音樂平臺,線下深推音樂文化,為企業進一步挖掘數位音樂市場提供了新的思路。

拓展新的管道。愛音樂發兵兩路,線上做好音樂平臺,線下深推音樂文化,為企業進一步挖掘數位音樂市場提供了新的思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