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玉米真的不能種了嗎?看一個玉米合作社的轉型之路

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 玉米調減、去庫存依然是今年的重點。 玉米種植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經歷著改革的陣痛, 也面臨著發展機遇。 今天, 我們一起走進河南上蔡縣一個玉米種植合作社, 剖析其在延長產業鏈、調整種植結構、抱團經營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等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

4月28日, 豫南上蔡縣陽光明媚, 在盛一合作社種植基地, 成片的小麥長勢正好, 綠油油的麥田迎風招展。 “這片2000畝的地是合作社的主要種植基地, 冬春種小麥, 夏秋種玉米。 ”合作社理事長侯義民說。

這兩年, 玉米價格普遍下跌, 合作社如此大規模的種植玉米, 卻並未受到明顯衝擊。 侯義民告訴記著, 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 以玉米種植為主的盛一合作社先行一步, 延長產業鏈, 調整種植結構, 在農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探索中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實惠。

延產業:玉米全身是寶向精深加工要效益

“小麥是訂單種植, 成熟後由其他企業收購, 玉米和其他雜糧則作為億民公司生產原材料。 ”侯義民告訴記者。 早在2007年, 依託玉米種植合作社, 侯義民就帶領大家創辦起一家從事玉米精深加工的農業企業億民農產品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經營糧食購銷儲存、玉米加工及雜糧速食麵生產銷售。 如今, 公司已經擁有兩條日產500噸的玉米雜糧生產線, 每年要消耗掉3億多斤玉米。

由於種植的玉米“自產自銷”, 盛一合作社在玉米價格下跌中幾乎沒受到什麼影響。 “玉米價格的下跌對於一些專業大戶來說無疑衝擊很大。 ”合作社副理事長單豔明說, “這兩年有一些種植大戶來找我們,

想借助我們的產業鏈條來增加收益。 ”

在億民公司加工車間內, 記者見到一台台標準化玉米深加工機器, 已經生產包裝好的玉米麵粉正在裝車運往外地。 “公司裡幾乎不會積壓產品, 一般是今天生產出來, 次日就運往銷售地, 現在我們看到的倉庫裡的產品也已經被預定了。 ”單豔明對記者說。

對於玉米的產出收益, 單豔明拉出了一個框架圖:“玉米收穫後, 首先是秸稈可以做飼料, 賣給養殖場, 玉米脫粒後玉米芯可以當做食用菌原料賣給食用菌種植戶;玉米粒經過加工後, 分解為玉米麵、玉米胚芽、玉米麩皮等初級農產品;而我們又可以把玉米麵與其他麵粉混合起來生產玉米掛麵、速食麵等食品, 把玉米胚芽經過加工提取玉米油,

這時一顆玉米的效益就被放大到幾倍或十幾倍了, 在我們這裡玉米就是寶貝。 ”

“玉米價格下跌也讓玉米初級加工產品的價格下滑, 目前生產出的玉米粉僅能賣到1.2元/斤, 玉米麩皮只能賣0.7元/斤。 ”生產車間主任杜國良說, “只有精深加工產品, 才能進一步提高玉米產品的附加值。 ”

“國內玉米胚芽油的生產工藝已經成熟, 經過這一層加工後玉米的附加值將會大大提升。 ”侯義民把目光瞄準了玉米胚芽食用油加工生產線項目, “玉米油有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 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市場前景廣闊。 我們具有便利的原料供應條件, 其他玉米加工企業在利用玉米生產產品的過程中, 也會分離出大量的玉米胚芽,

這為生產玉米油提供了條件。 ”

調結構:擴大小雜糧、高效果蔬種植面積

在盛一合作社的種植基地, 兩座智慧溫室大棚正在加緊建設, 看著近期將投產的高效果蔬立體溫室, 侯義民很是高興。 “合作社的2300多畝地已經全部進行過一次噴防作業, 現在麥田管理不是太忙, 把溫室抓緊建好後,合作社不僅能生產綠色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還能種出有機瓜果蔬菜。”

調整種植結構也是合作社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舉措。不僅在盛一合作社如此,擁有160萬畝耕地的上蔡縣也在加緊進行著種植結構調整。“去年,全縣玉米種植面積較上年減少了18.5萬畝,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較上年增加9.9萬畝。”上蔡縣農業局副局長付衛國介紹,今年將繼續調減秋季玉米種植面積,力爭讓青貯玉米等飼料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

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的關注,當前小雜糧市場正面臨著新的發展契機,上蔡縣也積極擴大小雜糧種植面積;並以億民公司為農產品加工主體,採取“公司+農戶”等多種形式,加快小雜糧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推動小雜糧從研發、培育、加工到技術服務、銷售服務和基地建設的融合發展。

“現在公司的雜糧加工產品有綠豆麵條、蕎麥麵條、雜糧掛麵等,遠銷湖北、貴州、廣東、雲南等20多個省市區,產品訂單供不應求。”侯義民時刻不忘推銷他的產品。

為了保證農戶收益,合作社在調整種植結構的同時,也在玉米價格低迷時給予種植玉米的農戶一部分補貼,同時統一提供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降低生產成本,“既保證了玉米品質,也努力讓種玉米的農民不受損失。”單豔明說。

促聯合:抱團經營分散風險向規模科技要效益

為實現抱團取暖經營,2015年10月,侯義民開始組織籌建上蔡縣億民糧食產業聯合體,以億民公司為龍頭,依託安微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繼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盛一合作社等100多家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組建,形成種植、養殖、加工分工合作,採購、深加工、銷售、儲藏、運輸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來互相提升效益。

“現代化的產業聯合模式是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的創新利益連接機制,讓聯合體內的小麥、玉米、雜糧、果蔬等優質農產品實現產業訂單經營,通過農資團購、技術培訓、品牌共用等實現利益連接,加快了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侯義民說。

當前,億民糧食產業聯合體內13800餘畝土地生產出的玉米及其他農作物在聯合體內基本實現了產業聯結,形成了一個產加銷產業鏈條,帶動了種植戶增收致富、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這也讓農業產業化融合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小編微語

玉米收儲改革,給很多合作社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大家紛紛表示玉米再不漲價,地都種不起了。而另一方面,在政策出來以後,一部分人帶頭尋求出路,在玉米轉型這條路上走得風生水起。小編想說,玉米價格低,這是國際化問題,如果一味求政府保底,收入肯定不能保證。而尋求新的出路,才是此時最明智的選擇。也希望各地政府能夠加強新型農民培訓和政策支持,帶領更多的農民走向適合自己的轉型之路。

把溫室抓緊建好後,合作社不僅能生產綠色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還能種出有機瓜果蔬菜。”

調整種植結構也是合作社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舉措。不僅在盛一合作社如此,擁有160萬畝耕地的上蔡縣也在加緊進行著種植結構調整。“去年,全縣玉米種植面積較上年減少了18.5萬畝,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較上年增加9.9萬畝。”上蔡縣農業局副局長付衛國介紹,今年將繼續調減秋季玉米種植面積,力爭讓青貯玉米等飼料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

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的關注,當前小雜糧市場正面臨著新的發展契機,上蔡縣也積極擴大小雜糧種植面積;並以億民公司為農產品加工主體,採取“公司+農戶”等多種形式,加快小雜糧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推動小雜糧從研發、培育、加工到技術服務、銷售服務和基地建設的融合發展。

“現在公司的雜糧加工產品有綠豆麵條、蕎麥麵條、雜糧掛麵等,遠銷湖北、貴州、廣東、雲南等20多個省市區,產品訂單供不應求。”侯義民時刻不忘推銷他的產品。

為了保證農戶收益,合作社在調整種植結構的同時,也在玉米價格低迷時給予種植玉米的農戶一部分補貼,同時統一提供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降低生產成本,“既保證了玉米品質,也努力讓種玉米的農民不受損失。”單豔明說。

促聯合:抱團經營分散風險向規模科技要效益

為實現抱團取暖經營,2015年10月,侯義民開始組織籌建上蔡縣億民糧食產業聯合體,以億民公司為龍頭,依託安微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繼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盛一合作社等100多家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組建,形成種植、養殖、加工分工合作,採購、深加工、銷售、儲藏、運輸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來互相提升效益。

“現代化的產業聯合模式是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的創新利益連接機制,讓聯合體內的小麥、玉米、雜糧、果蔬等優質農產品實現產業訂單經營,通過農資團購、技術培訓、品牌共用等實現利益連接,加快了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侯義民說。

當前,億民糧食產業聯合體內13800餘畝土地生產出的玉米及其他農作物在聯合體內基本實現了產業聯結,形成了一個產加銷產業鏈條,帶動了種植戶增收致富、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這也讓農業產業化融合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小編微語

玉米收儲改革,給很多合作社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大家紛紛表示玉米再不漲價,地都種不起了。而另一方面,在政策出來以後,一部分人帶頭尋求出路,在玉米轉型這條路上走得風生水起。小編想說,玉米價格低,這是國際化問題,如果一味求政府保底,收入肯定不能保證。而尋求新的出路,才是此時最明智的選擇。也希望各地政府能夠加強新型農民培訓和政策支持,帶領更多的農民走向適合自己的轉型之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