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資料中心大規模系統如何簡單安全上雲

背景

社會雲、政務雲、企業雲、行業雲……資料上雲, 系統上雲, 業務上雲……國內很多企業, 在資料大爆炸時代, 將資料及業務系統遷移至雲端已經成為新常態。

上雲是個技術活, 遷移是一項相對複雜的集成工作, 用戶跟實施團隊都有各自痛點。 在存儲及災備領域沒有先進的技術和實踐經驗的沉澱, 用戶上雲就會存在影響業務連續、資料丟失/不一致/安全、應用體驗差等問題, 特別是對大型企業的大規模業務系統上雲, 選擇有成熟先進的遷移技術的災備品牌企業能夠降低上雲的門檻, 讓企業上雲更安全、更便捷。

客戶需求

中國外運廣東有限公司是中國外運長航控股的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在廣東省的全資子公司。 中外運廣東公司立足珠三角經濟圈, 服務輻射整個華南地區, 致力於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綜合物流服務以及個性化的物流解決方案。

在大資料與雲計算時代背景下, 中外運廣東公司順應大型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潮流, 將本地資料中心的系統遷移至電信天翼雲資料中心, 一期的遷移數量達到百台級別, 要求遷移過程盡可能不影響現有業務系統的使用。

這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集成工作, 因為中外運廣東公司的部分業務系統幾乎24小時不停地運轉, 白天與晚上分別服務於國內與海外客戶, 因此遷移過程要求專案風險可控。 在系統遷移過程中, 面臨最大問題是停機或延長停機對業務造成影響的風險, 因為停機時間的延長意味著機會的喪失和成本的增加, 所以要求系統遷移要非常迅速, 同時要求系統的遷移要平滑可靠。

遷移的核心技術在於資料複製,

主流的資料複製技術有以下三種:

對比上表, 採用“基於主機的資料複製技術”在適用範圍及遷移效率能取得優秀的平衡, 原有“需要主機參與”的前置條件剛好與雲計算模式高度適配。

實施方案

系統架構綜述

在天冀雲部署相同的伺服器環境, 通過電信裸光纖/專線傳輸資料, 將基於檔案系統安裝應用的虛擬機器、物理機連同作業系統以及資料全部遷移至新的主機。 此種方案可針對X86平臺的資料庫伺服器及應用伺服器進行一對一的遷移, 實現系統線上遷移。 非檔案系統安裝應用伺服器(如ASM管理的Oracle資料庫)由於資料管理不依賴作業系統檔案系統, 由軟體發展商自訂管理, 可採用重新部署導入資料的方式進行。

i2Move系統熱遷移

位元組級複製技術是英方股份順應大資料與雲計算技術趨勢的“基於主機的資料複製技術” 。 i2Move作為英方災備全生態理念的系統遷移的優勢產品, 將複雜的系統遷移工作簡單化, 且在生產系統不停機情況下遷移現有整個系統, 包括作業系統、應用程式、使用者資訊、網路配置等所有的資料, 整個遷移過程時間可預測, 並可在遷移完成後立刻切換到新系統, 真正遷移過程服務不終止。

業務系統的遷移流程圖

在中外運廣東公司一期的大規模系統遷移過程中, 英方股份在無需使用者開放計算平臺底層許可權的情況下, 僅安裝節點代理軟體, 就做到了即時同步, 支援壓縮、加密傳輸的效果, 並且過程是圖形化介面控制操作, 整個業務系統上雲的遷移過程安全可控。 總結i2Move系統遷移過程有以下特點:

與硬體無關的遷移:i2Move利用即時資料移動和硬體無關的轉換技術提供獨創的遷移流程, 作業系統、應用程式和資料都可以在不同廠商、型號和配置的伺服器間輕鬆移動, 可遷移至驅動、CPU或記憶體和生產伺服器完全不同的物理或虛擬伺服器上。

無停機的遷移:i2Move在遷移過程中生產伺服器無需停機,且將資料從生產伺服器鏡像到新伺服器過程中,對生產系統的正常操作無任何影響。當鏡像完成後,所有變動均自動複製到新伺服器後,只需短暫的停機時間便可進行切換。

高效的長距離遷移:將資料從生產伺服器鏡像至新的伺服器之前,將先進行高倍壓縮再發送。在鏡像過程中,連續捕捉伺服器、作業系統、應用程式和資料出現的位元組級變動並緩存,鏡像完成後再發送,使得伺服器之間使用的是低頻寬WAN也毫無影響,無論新伺服器在本地抑或全球任意一點都能支持。

簡單的遷移:統一的WEB介面管理和監控整個的遷移過程,遷移的各個環節一目了然。新伺服器端模組的推送式安裝,切換到新伺服器的一鍵操作均極大簡化了遷移的複雜性。

安全可靠的遷移:資料中心整合遷移建設的核心目標是整合各個業務資料,將資料統一管理,此次從兩個方面來確保系統的安全性:一是不改變現有網路架構,利用IP網路,i2Move將生產端資料移轉至新資料中心,整個系統架構十分簡潔;二是產品穩定可靠,i2Move的穩定性、高效的傳輸性能,已在廣大客戶中得到有效和長期的驗證。

通過中外運廣東公司一期上百台的業務系統的遷移上雲,使用者獲得了“備份資料異地存放,即時同步無備份時間視窗,消除備份時間不可控因素,RPO趨近0,以及擴展性強,支援級聯方式,可實現兩地三中心災備架構等收益。

雲災備的延伸

從雲計算生態體系看,企業的業務系統上雲,是突破傳統IT系統架構做出的順應大資料與雲計算時代的資料爆炸性增長所採取的應對措施。但是雲端資料與業務的高可用才是保障企業業務連續性,確保業務不停,品牌形象不受損,企業利潤有保障的關鍵,即對於任何的災備建設規劃,目標是在確保RPO趨於0的同時,RTO也要盡可能地小,最好是在生產端故障發生時,災備端的業務切換接管實現源端無感的效果。

英方股份作為第一家提出並實現在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進行災備建設與管理的品牌企業,支援使用者將資料災備到AWS、Azure、阿裡雲、百度雲、天翼雲、騰訊雲、華為雲、青雲、UCloud等雲平臺,滿足使用者在雲端對資料級與應用級的容災需求。

可遷移至驅動、CPU或記憶體和生產伺服器完全不同的物理或虛擬伺服器上。

無停機的遷移:i2Move在遷移過程中生產伺服器無需停機,且將資料從生產伺服器鏡像到新伺服器過程中,對生產系統的正常操作無任何影響。當鏡像完成後,所有變動均自動複製到新伺服器後,只需短暫的停機時間便可進行切換。

高效的長距離遷移:將資料從生產伺服器鏡像至新的伺服器之前,將先進行高倍壓縮再發送。在鏡像過程中,連續捕捉伺服器、作業系統、應用程式和資料出現的位元組級變動並緩存,鏡像完成後再發送,使得伺服器之間使用的是低頻寬WAN也毫無影響,無論新伺服器在本地抑或全球任意一點都能支持。

簡單的遷移:統一的WEB介面管理和監控整個的遷移過程,遷移的各個環節一目了然。新伺服器端模組的推送式安裝,切換到新伺服器的一鍵操作均極大簡化了遷移的複雜性。

安全可靠的遷移:資料中心整合遷移建設的核心目標是整合各個業務資料,將資料統一管理,此次從兩個方面來確保系統的安全性:一是不改變現有網路架構,利用IP網路,i2Move將生產端資料移轉至新資料中心,整個系統架構十分簡潔;二是產品穩定可靠,i2Move的穩定性、高效的傳輸性能,已在廣大客戶中得到有效和長期的驗證。

通過中外運廣東公司一期上百台的業務系統的遷移上雲,使用者獲得了“備份資料異地存放,即時同步無備份時間視窗,消除備份時間不可控因素,RPO趨近0,以及擴展性強,支援級聯方式,可實現兩地三中心災備架構等收益。

雲災備的延伸

從雲計算生態體系看,企業的業務系統上雲,是突破傳統IT系統架構做出的順應大資料與雲計算時代的資料爆炸性增長所採取的應對措施。但是雲端資料與業務的高可用才是保障企業業務連續性,確保業務不停,品牌形象不受損,企業利潤有保障的關鍵,即對於任何的災備建設規劃,目標是在確保RPO趨於0的同時,RTO也要盡可能地小,最好是在生產端故障發生時,災備端的業務切換接管實現源端無感的效果。

英方股份作為第一家提出並實現在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進行災備建設與管理的品牌企業,支援使用者將資料災備到AWS、Azure、阿裡雲、百度雲、天翼雲、騰訊雲、華為雲、青雲、UCloud等雲平臺,滿足使用者在雲端對資料級與應用級的容災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