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交通先行,“環湖項鍊”串起巢湖美景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 巢湖沿岸風景格外迷人,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岸上草原和萬達文旅城等成為不少市民自駕遊玩的勝地。

每逢節假日和週末, 環巢湖大道上遊人如織。 每年, 這裡還舉辦環巢湖全國自行車公開賽、合肥國際馬拉松賽、“大湖名城·青春毅行”環巢湖毅行大會等知名賽事和大型活動。 參與賽事的國內外選手, 沿途一路飽覽大美湖光山色。 長達155公里的環形道路, 不僅是一條交通便道, 更是巢湖的生態防洪大堤和沿線風光旅遊連接線。

五座飛虹點綴最美景觀大道

人間四月,

醉美巢湖。

環巢湖大道派河大橋寬闊的橋面上, 不時有汽車疾馳而過。 大橋矗立在派河之上, 猶如一隻從河面上騰飛而起的大雁, 景觀橋和周邊景色融為一體, 令人讚歎。

派河大橋是環巢湖大道第二座景觀大橋, 於2014年9月18日建成通車, 橋樑全長844米。 如今市民驅車行駛在環巢湖大道上, 不僅能欣賞煙波浩渺的湖光美景, 還能看到五座雄偉挺拔、姿態各異的跨河橋樑。

長虹臥波, 氣勢如虹。 環巢湖大道串聯周邊各區縣, 如果把它比作一串鑲嵌在廬州大地上的“心形項鍊”, 那麼橫亙于南淝河、派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上的五座大橋就是點綴其上的五顆璀璨珍珠。 作為環巢湖大道上的標誌性建築, 五座大橋景觀功能尤為突出,

實現一橋一景、亦橋亦景。

環巢湖大道從巢湖東岸的巢湖市區湖光路起, 沿著湖北面堤岸一直向西, 經過中廟, 穿過濱湖新區, 再向南, 經過肥西, 過了三河、廬江, 再利用湖南岸現有316省道改造, 再回到巢湖市湖光路, 形成一個圍著湖的“心”形道路。

“大道建成後, 合肥、巢湖城區、廬江城區之間的車行時間縮短至40分鐘以內, 環湖城鎮之間交通聯繫也更加緊密, 從而大力推動環湖城鎮旅遊業態的發展, 支撐新的市域空間結構實現。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人士稱。

多功能融合成就生態旅遊大道

通達道路, 不僅串起環巢湖眾多美景, 還帶來旅遊人群的集聚。

作為環巢湖生態示範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巢湖綜合治理一期工程的重要內容,

環巢湖大道兼顧生態、環保、防洪、旅遊、交通等眾多功能, 體現“臨湖、親水”的特色, 把沿線自然風景融入整體景觀中, 同時重視環境及景觀保護。

防洪上, 環巢湖大道在部分路段設計為以路代堤, 兼具防洪功能。 在重大汛情發生時, 大道就是防汛抗災的應急通道和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生命線。 尤其是2016年巢湖流域防汛抗洪中, 環巢湖大道發揮了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旅遊上, 環巢湖大道串聯起長臨河古鎮、中廟、姥山島、鼓山寺等眾多景區及張治中、馮玉祥、李克農等名人故居, 旅遊景點的集聚效應凸顯, 推動環巢湖旅遊產業帶整體品牌形成, 國際旅遊目的地漸行漸近。

交通上, 環巢湖大道沿湖城鎮和合肥、巢湖、廬江城區之間聯繫大為增強,

居民出行也更加方便。

市公路局副局長董春平介紹, 環巢湖大道是巢湖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的重要配套項目, 建設時就最大可能利用巢湖大堤, 減少對水土保持和地表植被的破壞, 著力打造生態環保路。

近湖而不占湖。 環巢湖大道還體現“臨湖、親水”的特色, 把沿線自然風景融入整體景觀中, 營造出“湖路共生”的勝境。 道路全線還設置以自行車與步行交通為主導的環湖綠道系統, 局部區域預留了停車區和觀景台, 遊客可在此駐足欣賞巢湖美景。

環巢湖大道連接線串起更多美景

4月29日, 環巢湖大道盛橋連接線(S316巢廬路完善段)正式通車放行。 前往環巢湖地區旅遊觀光的遊客又多了一個選擇。

盛橋連接線位於廬江縣盛橋鎮境內, 全長5.12公里, 是環巢湖大道的重要連接線, 也是規劃的S316巢廬路的一段。 這條道路通車後, 遊客從環巢湖大道上可直接開往廬江賞景, 廬江的居民也可從連接線開車直上環巢湖大道。

交通部門相關人士表示, 環巢湖大道通車後, 肥東縣店中路(撮鎮至長臨河)、肥西縣三河至環巢湖道路、廬江縣冶父山至環巢湖道路、巢湖市欄杆集鎮至環巢湖道路等連接線工程也陸續實施。

如今, 每逢節假日或週末, 都有大量遊客騎行或自駕, 沿著環巢湖大道欣賞美景。 巢湖岸邊還設有28座觀景平臺, 道路兩側50米範圍內綠地作為永久性生態綠地。 此外, 環巢湖旅遊快速客運系統正在逐步建立, 此舉將串起環巢湖更多美景,充分發揮環巢湖大道的旅遊功能。

此舉將串起環巢湖更多美景,充分發揮環巢湖大道的旅遊功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