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雲勢軟體張英男:單月合同額破千萬,醫療SaaS項目背後的秘密

剛剛過去的2016年, 對於互聯網醫療行業來說可謂“多事之秋”。 前有百度魏則西事件, 後有春雨醫生掌門人離世。 不過, 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

為了回應“健康中國”戰略, 國家頒佈了多項政策來規範醫療行業良性發展。

例如出臺促進規範健康醫療大資料的發展指導意見, 對智慧醫療硬體有更明確的規範, 讓醫療智慧硬體設備在未來規模化商用等等。 包括今年的醫改新政落地, 其實都在促進智慧醫療的整體向好。

此前, 獵雲網曾對雲勢軟體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做過詳盡的報導。 對一家專注為醫療行業提供SaaS解決方案的企業來說, 人工智慧技術不僅僅為其鞏固了業務能力, 而且還拓展了更多的業務線。 2016年, 雲勢軟體的總收入突破千萬元, 這一數字在SaaS領域是非常可觀的。

近日, 獵雲網再次採訪了雲勢軟體創始人張英男。 他也為讀者講述了創業這幾年背後的故事。

源自校園門戶的創業初衷

作為一家少有的年收入過千萬的SaaS項目創始人, 張英男給獵雲網的第一感覺是坦誠與沉穩。 2008年6月, 張英男研究生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 在校期間, 他就和幾位校友共同做了一個名為“海天網”的校園門戶網站, 在各大高校中間小有名氣, 每月僅廣告費就能收到兩萬多元。

畢業之後, 張英男進入微軟擔任售前工程師, 所負責的是微軟CRM產品線。 這是他首次接觸到CRM。 2009年9月, 張英男離開微軟加入強生, 負責銷售資料分析和運營工作, 一直到2013年初。

對於創立雲勢的初衷, 張英男坦言, 因為有著在校期間創辦校園門戶網站的經歷, 所以其實自己和當時的小夥伴們很早就有了創業的想法。

由於身處生命科學行業, 並且對CRM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理解, 當看到海外的Veeva在紐交所上市, 張英男認為, 自己有能力做出一款本土版的對標產品, 能更好地服務於國內的醫療企業。 2012年, 張英男叫上了當時做海天網的校友, 共同成立了“海天創想”工作室, 雲勢由此而來。

雲勢軟體創始人張英男

萬事開頭難

與互聯網相比, 醫療行業可以說是非常傳統。 不僅政府推行醫改需要耗費大量資源, “互聯網+醫療”也是經過了漫長的探索過程, 在近兩年才有了些許進展。 這些對於一家剛剛做醫療SaaS的初創企業來說, 困難程度簡直無法想像。

張英男坦言, 在雲勢的發展過程中遇到過大大小小無數困難。 在創立之初, 核心團隊甚至一度租不起辦公室。 每當面對幾乎不能逾越的挑戰時, 他們也有過疑惑和動搖, 問自己究竟是不是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 但是最後還是決定堅持。 獵雲網認為, 這也是很多創業者在早期階段的共同感受。

“其實創業真的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 從種子到天使,

從天使到Pre-A, 能否把產品做出來, 是否有付費客戶, 產品能否複製, 市場空間能否擴大等等, 每個階段的新問題都會層出不窮。 如果我們當初沒有堅持下來, 或許也就不會有今天這一點點成績。 ”張英男對獵雲網說。

據獵雲網瞭解, 雲勢軟體曾於2015年10月獲得中信信誠的數百萬天使投資, 後於2016年5月獲得由三行資本與數智匠人領投, 華軟投資跟投的數千萬Pre-A輪融資。 資本的認可, 更堅定了整個團隊走下去的決心。

人工智慧帶來快速增長

儘管雲勢目前的核心產品線依舊是此前介紹過的客戶關係管理(CRM)、資料管理(DATA)、商業決策管理(INSIGHT)、銷售區域管理(TERRITORY)以及銷售績效管理(INCENTIVE)五大解決方案。 不過, 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 則給雲勢創造了新的機會。

事實上,雲勢從創立之初,就在為人工智慧技術進行了相關的人才儲備。

張英男表示,團隊中有一位來自IBM Watson的國際級數據專家,從創辦雲勢的第一天起就以獨立顧問形式為公司提供幫助。另外張英男的一位在國內專門做醫藥大資料研究的師兄,也一直在雲勢團隊提供資料分析的技術應用。

獵雲網認為,SaaS和大資料其實是有天然的契合點存在。當用戶在使用自身解決方案時,其使用資料就會在自身平臺進行沉澱,也就擁有了大量的資料基礎。實際上,在各個行業未來的業務形態中,資料都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據張英男介紹,長期以來,雲勢軟體的資料團隊在資料獲取、清洗、資料分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更是將人工智慧演算法應用到了具體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方面。通過各種演算法模型,預測藥品的不良反應等等,為客戶進行藥品研發提供依據。

以雲勢重點客戶——製藥企業來說,在廠家研發新藥的過程中,借助AI技術,雲勢軟體就能夠説明製藥科學家計算單一藥品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以及多種藥品的潛在不良反應,並且比目前應用較多的邏輯回歸演算法的預測更豐富。

另外,有些已經上市很長時間的藥品,其可能也存在著某些並不被瞭解的特殊功效。這對於人工來說是很難被發現的。“畢竟科學家要將更多精力花在新藥研發上。”張英男說。

借著核心SaaS解決方案的持續發力,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去年,雲勢的整體營收突破千萬。這一數字放在整個SaaS領域都是相當可觀的。據張英男透露,在剛剛結束的第一季度,雲勢已有單月訂單就突破了1000萬元。照此速度計算,雲勢今年的營收將會達到3倍以上的增長規模。

醫改新政落地,雲勢起航

如今,醫改新政已然落地。醫改對於雲勢這類解決方案提供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於這一問題,張英男認為,像藥品零差價的正式推行,無疑對雲勢能夠產生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為過去的藥品管道鏈條非常長,多級代理直接造成了藥品價格居高不下。而新政實行之後,藥品管道將會重新整合,大量藥廠將採用直銷形式,這正是雲勢軟體的機會。

張英男透露,在整體人工智慧和智慧醫療的風口下,雲勢將繼續鞏固自己在國內垂直醫療SaaS的市場佔有率;同時加強人工智慧方面的投入,完成臨床產品線的研發突破,並探索適用更多客戶的商業化模式。實際上,向藥品臨床試驗SaaS領域進軍,利用資訊化優勢,實現產業鏈優化,也是雲勢軟體的願景。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6237

事實上,雲勢從創立之初,就在為人工智慧技術進行了相關的人才儲備。

張英男表示,團隊中有一位來自IBM Watson的國際級數據專家,從創辦雲勢的第一天起就以獨立顧問形式為公司提供幫助。另外張英男的一位在國內專門做醫藥大資料研究的師兄,也一直在雲勢團隊提供資料分析的技術應用。

獵雲網認為,SaaS和大資料其實是有天然的契合點存在。當用戶在使用自身解決方案時,其使用資料就會在自身平臺進行沉澱,也就擁有了大量的資料基礎。實際上,在各個行業未來的業務形態中,資料都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據張英男介紹,長期以來,雲勢軟體的資料團隊在資料獲取、清洗、資料分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更是將人工智慧演算法應用到了具體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方面。通過各種演算法模型,預測藥品的不良反應等等,為客戶進行藥品研發提供依據。

以雲勢重點客戶——製藥企業來說,在廠家研發新藥的過程中,借助AI技術,雲勢軟體就能夠説明製藥科學家計算單一藥品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以及多種藥品的潛在不良反應,並且比目前應用較多的邏輯回歸演算法的預測更豐富。

另外,有些已經上市很長時間的藥品,其可能也存在著某些並不被瞭解的特殊功效。這對於人工來說是很難被發現的。“畢竟科學家要將更多精力花在新藥研發上。”張英男說。

借著核心SaaS解決方案的持續發力,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去年,雲勢的整體營收突破千萬。這一數字放在整個SaaS領域都是相當可觀的。據張英男透露,在剛剛結束的第一季度,雲勢已有單月訂單就突破了1000萬元。照此速度計算,雲勢今年的營收將會達到3倍以上的增長規模。

醫改新政落地,雲勢起航

如今,醫改新政已然落地。醫改對於雲勢這類解決方案提供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於這一問題,張英男認為,像藥品零差價的正式推行,無疑對雲勢能夠產生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為過去的藥品管道鏈條非常長,多級代理直接造成了藥品價格居高不下。而新政實行之後,藥品管道將會重新整合,大量藥廠將採用直銷形式,這正是雲勢軟體的機會。

張英男透露,在整體人工智慧和智慧醫療的風口下,雲勢將繼續鞏固自己在國內垂直醫療SaaS的市場佔有率;同時加強人工智慧方面的投入,完成臨床產品線的研發突破,並探索適用更多客戶的商業化模式。實際上,向藥品臨床試驗SaaS領域進軍,利用資訊化優勢,實現產業鏈優化,也是雲勢軟體的願景。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623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