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億美金收購麥當勞的中信資本為何投了妙健康?

一段時間以來, 醫療大健康領域稍顯沉寂, 市場表現甚至不如幾年前活躍。 並且, 行業還間或充斥一些負面消息, 比如百度在今年年初宣佈關停百度醫生, 就讓業界感受到一絲絲寒意。

【位於愛琴海購物中心內的妙健康專區】

不過, 移動健康管理平臺妙健康在最近獲得中信資本與農銀無錫基金聯合投資2.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的新聞則讓業界倍感振奮。 其中, 最令人耐人尋味的無疑是中信資本的入局。 眾所周知, 中信資本是中信集團旗下公司之一, 此前其投資領域主要是大型的企業兼併收購、房地產基金以及資產管理等方面, 比如去年最大的投資動作就是與中信股份和凱雷投資集團一道以20.8億美元成為麥當勞未來20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

中信資本等資本大鱷為何投資妙健康?

顯然, 從中信資本此前的投資經歷來看,

鮮有對新興領域的創業公司有過投資。 那麼, 妙健康究竟有有哪些方面的優勢, 讓其進行破例投資的呢?實際上, 我們可以從市場外部環境推動與妙健康自身優勢兩個層面進行解讀。

1.大健康市場的藍海效應

首先, 從產業發展趨勢看, 一方面國內人口老齡化與環境污染問題導致國人對保健、醫療潛在需求不斷攀升, 另一方面人們的健康意識持續提升, 而這也使得家庭在醫療保健方面支出大幅提升, 而這正是大健康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根本原因。 此前就有媒體機構預測, 預計到2020年, 國內大健康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

其次, 政府也在助推大健康產業進行爆發。 近些年來, 國家在大健康領域出臺的利好政策不斷,

尤其是在去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其中重點提到:“發展基於互聯網的健康服務, 鼓勵發展健康體檢、諮詢等健康服務, 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 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慧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 ”這意味著, 建設“健康中國”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而國家必然會在政策方面進行多方傾斜, 而這也是大健康市場被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妙健康的市場願景正是打造成為集健康資料收集、健康行為干預、健康增值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健康管理平臺。 所以, 其所從事的並不是像百度醫生、春雨醫生那樣的對接醫患關係的醫療服務平臺,

而耕耘所正是這樣一個更具有巨大市場增長潛力和政府大力鼓勵號召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所以這正是投資人看好並投資妙健康的一個重要外因。

2.妙健康的自身優勢

另一方面, 大健康的廣闊市場前景只是一個讓中信資本破例入局的一個主觀外部原因。 在大健康領域實際上並不是僅有妙健康一家創業公司, 據互聯網行業創投資料庫IT桔子的資料顯示, 目前聚焦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國內創業公司高達2300多家。 因此, 妙健康能夠獲得中信資本的青睞一定另有其因。 在我看來, 無外乎兩個方面:

第一是項目靠譜。

首先, 區別于一般的創業公司, 妙健康的創業團隊起點更高。 根據百度百科資料顯示,

妙健康最初其實是三胞集團的孵化專案。 最早於2014年3月, 妙健康在三胞集團控股的樂語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專案組, 而後經過一年多的孵化, 專案逐步成熟, 於2015年7月獨立成全新公司並獨立運營, 並在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1億元A輪融資。

此前, 妙健康甚至還提出, 將協同母公司三胞集團旗下大消費、大健康、大金融戰略資源並聯合智慧穿戴設備、保險、體檢以及醫療服務等行業共同構建互聯網健康生態鏈。 而據瞭解, 三胞集團旗下的樂語通訊零售網路覆蓋全國26個省份230個城市, 擁有2200多家實體門店, 妙健康作為其孵化企業借此能夠輕而易舉的擴展用戶入口, 而這更使得其在市場上的想像空間和對投資人的吸引力大增。

其次,作為國內最大的移動健康管理平臺,目前其不僅擁有國內最全品類智慧硬體資料接入,已接入包括智慧手環、腕表、血壓儀、血糖儀、體脂秤、體溫計、胎心儀等在內的13個品類超過300多款智慧穿戴設備,而且還有最優質的健康增值服務接入,爆款專家熱線、線上問診、預約掛號、健康評估等10個品類、17家醫療及健康服務等。基於此,妙健康完成了“平臺+資料+硬體+服務”的這樣一個接近於閉環的商業模式,而這可能正是吸引投資人的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則是創始管理團隊靠譜。

對於絕大多數的投資機構來說,投資一個創業項目除了看項目本身的靠譜程度之外,最大的工作其實判斷看創始人及團隊是否靠譜。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透露其投資理念是一要看事兒,二要看人。而另一個更著名的投資人徐小平則一再強調自己投資的理念是“一要看人,二要看人。”

實際上,兩次帶領妙健康獲得巨額融資的CEO孔飛的從業背景和業績也是頗為亮眼。據瞭解,孔飛是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擁有十多年互聯網及智慧硬體工作經驗,早年以高管身份服務過中國最大的手機軟體和整機方案設計公司德信無線,之後更是出任國內知名遊戲公司雲狐網路總裁,帶領團隊開發數款線上人數超過十萬人的網游產品並開發了最早的智慧電視遊戲平臺。

不難看出,孔飛作為具有豐富的企業和專案管理經驗的企業領導人,其橫跨手機、互聯網、智慧平臺等多個領域,而大健康領域也是屬於一種跨界創業,橫跨互聯網、健康以及智慧硬體等多個領域。顯然,孔飛的跨界背景可能不僅是當初三胞集團選其作為妙健康“主帥”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成功吸引中信資本入局的一個原因。

獲2.5億注資,妙健康到底擁有什麼不可替代的價值?

另一方面,對於妙健康來說,此次獲得中信資本和農銀無錫基金聯合投資2.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並不意味著其已經成功,而其實只是一個新的起點。特別是面對剛剛處於爆發期的醫療大健康產業,妙健康的機遇雖然很大,但是挑戰同樣不小。那麼,妙健康最終到底能夠創造什麼價值,繼而能夠讓其在這個爆發的大市場上分一杯羹呢?

首先來看產品價值方面,妙健康不僅打造了對接智慧可穿戴設備和健康醫療服務的開放平臺,而且擁有具有大資料存儲、分析和回饋能力的的智慧後臺,以及國內首創的以數值形式【全稱為:健康行為指數,簡稱:M值】,詮釋包括運動、營養、健康責任、自我實現、人際關係、壓力管理等健康行為的演算法。因此,在產品層面上,妙健康目前的佈局已經相當全面,在今後可能更多的是平臺完善和產品優化為主。

其次,妙健康在發佈融資新聞時提到,融資後將著力在產業佈局發力。而基於其商業模式是B2B2C商業模式,所以保險公司、福利外包平臺、會員制企業等將是其主要拓展目標。那麼,妙健康又到底能夠為這些客戶帶來哪些價值呢?在我看來,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價值:

第一是資料價值。

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健康類智慧硬體零售量超過1億部。而使用這些硬體的使用者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健康相關資料,但是這些資料不斷龐大,而且散落在各個平臺,因此資料的價值並沒有真正發揮出來。而妙健康通過【妙+】健康資料運營平臺,廣泛接入各類常用智慧設備,將各個設備的資料進行採集,這實現了海量資料的收集計算,進而能給各個產業客戶提供有效的使用者大資料分析報告和參考。

比如在保險企業來說,其盈利模式主要來自保費收入加上實際投資收入與未來實際成本支出之間的差異。因此,其就可以借助于妙健康的大資料採擷和分析,對國民未來的健康發展趨勢和狀況有更深入的瞭解,從而制定出更能夠滿足使用者未來需要的產品險種,最終使其受益。正如妙健康CEO孔飛所言:“健康管理不是單一緯度的資料分析和管理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各類健康相關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管理。”而這正是妙健康平臺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資料價值。

第二是服務價值。

目前國內無論是保險行業、還是福利外包平臺,服務依然是一個明顯的短板。比如在保險行業,阻礙人們購買保險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除了出現情況需要理賠,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對於保險公司的服務沒有感知,保險公司相當於一個隱形的狀態。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是保險公司沒有意願,而是缺乏能力。比如在對於用戶的健康問題的管理方面,保險公司缺乏一個平臺能夠對使用者的健康資料進行管理,所以對使用者的真實情況缺乏即時的掌握和跟蹤。而妙健康平臺一個重要價值正在於此,保險公司借助妙健康APP管理使用者健康資料,通過平臺對於使用者健康資料進行即時監測,從而降低保險客戶患病的風險,這一方面能夠為保險公司控費,另一方面也能夠讓保險使用者對保險企業的服務有更直接的感知,將能夠大大增加用戶續保的幾率。

而對於福利外包平臺來說,一方面是為企業節省福利成本,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幫助企業為員工提供全方位的福利關懷。所以,同樣不容忽視目前存在的服務不到位的問題。而其同樣可以借助于妙健康APP管理企業員工的健康資料,及時為企業提供更加全面的福利計畫,從而提升企業員工的福利滿意度。

不過,就目前妙健康的商業模式來看,其在短期內並沒有想要從保險企業、福利外包平臺上賺錢的打算,其目前所看重的正是健康資料的積累。所以,妙健康CE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透露:企業客戶使用通過其進行員工健康體檢這樣的健康管理服務的採購,其並不會賺取差價,而是平進平出。此外,更為企業提供APP端的健康管理服務,甚至還包括線上掛號、線上醫生等增值服務。”

第三,生態鏈價值。

除了這次獲得2.5億巨額融資的報導之外,妙健康此前的一個大新聞就是在2016年6月啟動【妙+】大健康生態計畫。而這一計畫核心就是妙健康要構建一個開放且能夠使合作夥伴互利互惠的互聯網健康生態鏈。而按照妙健康的設想:“所構建的生態鏈將消除行業間的溝通成本及資料壁壘,使得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互為客戶,共用資料和資源,真正實現互聯網健康領域的價值創造,共同盈利。”

總體而言,妙健康成功獲得中信資本等資本巨頭的青睞,獲得2.5億融資已經充分證明了其在過去兩年裡商業模式探索方面的成功,而在未來妙健康則需要在產品、資料、服務、生態鏈構建等方面繼續為產業創造價值才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其次,作為國內最大的移動健康管理平臺,目前其不僅擁有國內最全品類智慧硬體資料接入,已接入包括智慧手環、腕表、血壓儀、血糖儀、體脂秤、體溫計、胎心儀等在內的13個品類超過300多款智慧穿戴設備,而且還有最優質的健康增值服務接入,爆款專家熱線、線上問診、預約掛號、健康評估等10個品類、17家醫療及健康服務等。基於此,妙健康完成了“平臺+資料+硬體+服務”的這樣一個接近於閉環的商業模式,而這可能正是吸引投資人的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則是創始管理團隊靠譜。

對於絕大多數的投資機構來說,投資一個創業項目除了看項目本身的靠譜程度之外,最大的工作其實判斷看創始人及團隊是否靠譜。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透露其投資理念是一要看事兒,二要看人。而另一個更著名的投資人徐小平則一再強調自己投資的理念是“一要看人,二要看人。”

實際上,兩次帶領妙健康獲得巨額融資的CEO孔飛的從業背景和業績也是頗為亮眼。據瞭解,孔飛是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擁有十多年互聯網及智慧硬體工作經驗,早年以高管身份服務過中國最大的手機軟體和整機方案設計公司德信無線,之後更是出任國內知名遊戲公司雲狐網路總裁,帶領團隊開發數款線上人數超過十萬人的網游產品並開發了最早的智慧電視遊戲平臺。

不難看出,孔飛作為具有豐富的企業和專案管理經驗的企業領導人,其橫跨手機、互聯網、智慧平臺等多個領域,而大健康領域也是屬於一種跨界創業,橫跨互聯網、健康以及智慧硬體等多個領域。顯然,孔飛的跨界背景可能不僅是當初三胞集團選其作為妙健康“主帥”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成功吸引中信資本入局的一個原因。

獲2.5億注資,妙健康到底擁有什麼不可替代的價值?

另一方面,對於妙健康來說,此次獲得中信資本和農銀無錫基金聯合投資2.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並不意味著其已經成功,而其實只是一個新的起點。特別是面對剛剛處於爆發期的醫療大健康產業,妙健康的機遇雖然很大,但是挑戰同樣不小。那麼,妙健康最終到底能夠創造什麼價值,繼而能夠讓其在這個爆發的大市場上分一杯羹呢?

首先來看產品價值方面,妙健康不僅打造了對接智慧可穿戴設備和健康醫療服務的開放平臺,而且擁有具有大資料存儲、分析和回饋能力的的智慧後臺,以及國內首創的以數值形式【全稱為:健康行為指數,簡稱:M值】,詮釋包括運動、營養、健康責任、自我實現、人際關係、壓力管理等健康行為的演算法。因此,在產品層面上,妙健康目前的佈局已經相當全面,在今後可能更多的是平臺完善和產品優化為主。

其次,妙健康在發佈融資新聞時提到,融資後將著力在產業佈局發力。而基於其商業模式是B2B2C商業模式,所以保險公司、福利外包平臺、會員制企業等將是其主要拓展目標。那麼,妙健康又到底能夠為這些客戶帶來哪些價值呢?在我看來,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價值:

第一是資料價值。

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健康類智慧硬體零售量超過1億部。而使用這些硬體的使用者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健康相關資料,但是這些資料不斷龐大,而且散落在各個平臺,因此資料的價值並沒有真正發揮出來。而妙健康通過【妙+】健康資料運營平臺,廣泛接入各類常用智慧設備,將各個設備的資料進行採集,這實現了海量資料的收集計算,進而能給各個產業客戶提供有效的使用者大資料分析報告和參考。

比如在保險企業來說,其盈利模式主要來自保費收入加上實際投資收入與未來實際成本支出之間的差異。因此,其就可以借助于妙健康的大資料採擷和分析,對國民未來的健康發展趨勢和狀況有更深入的瞭解,從而制定出更能夠滿足使用者未來需要的產品險種,最終使其受益。正如妙健康CEO孔飛所言:“健康管理不是單一緯度的資料分析和管理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各類健康相關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管理。”而這正是妙健康平臺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資料價值。

第二是服務價值。

目前國內無論是保險行業、還是福利外包平臺,服務依然是一個明顯的短板。比如在保險行業,阻礙人們購買保險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除了出現情況需要理賠,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對於保險公司的服務沒有感知,保險公司相當於一個隱形的狀態。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是保險公司沒有意願,而是缺乏能力。比如在對於用戶的健康問題的管理方面,保險公司缺乏一個平臺能夠對使用者的健康資料進行管理,所以對使用者的真實情況缺乏即時的掌握和跟蹤。而妙健康平臺一個重要價值正在於此,保險公司借助妙健康APP管理使用者健康資料,通過平臺對於使用者健康資料進行即時監測,從而降低保險客戶患病的風險,這一方面能夠為保險公司控費,另一方面也能夠讓保險使用者對保險企業的服務有更直接的感知,將能夠大大增加用戶續保的幾率。

而對於福利外包平臺來說,一方面是為企業節省福利成本,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幫助企業為員工提供全方位的福利關懷。所以,同樣不容忽視目前存在的服務不到位的問題。而其同樣可以借助于妙健康APP管理企業員工的健康資料,及時為企業提供更加全面的福利計畫,從而提升企業員工的福利滿意度。

不過,就目前妙健康的商業模式來看,其在短期內並沒有想要從保險企業、福利外包平臺上賺錢的打算,其目前所看重的正是健康資料的積累。所以,妙健康CE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透露:企業客戶使用通過其進行員工健康體檢這樣的健康管理服務的採購,其並不會賺取差價,而是平進平出。此外,更為企業提供APP端的健康管理服務,甚至還包括線上掛號、線上醫生等增值服務。”

第三,生態鏈價值。

除了這次獲得2.5億巨額融資的報導之外,妙健康此前的一個大新聞就是在2016年6月啟動【妙+】大健康生態計畫。而這一計畫核心就是妙健康要構建一個開放且能夠使合作夥伴互利互惠的互聯網健康生態鏈。而按照妙健康的設想:“所構建的生態鏈將消除行業間的溝通成本及資料壁壘,使得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互為客戶,共用資料和資源,真正實現互聯網健康領域的價值創造,共同盈利。”

總體而言,妙健康成功獲得中信資本等資本巨頭的青睞,獲得2.5億融資已經充分證明了其在過去兩年裡商業模式探索方面的成功,而在未來妙健康則需要在產品、資料、服務、生態鏈構建等方面繼續為產業創造價值才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