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批大企業大集團項目將建成投產

5月1日, 記者從太原市規劃局瞭解到, 《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瀟河產業園區太原起步區總體規劃(2016-2030年)》(簡稱《總體規劃》)已獲省政府批復。 太原起步區作為全省實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戰略的突破口, 將在產業轉型、創新驅動、區域協調、綠色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 探索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 規劃範圍北起太原西南鐵路環線南側規劃路, 南至規劃文源路, 西起規劃人民路, 東至大西鐵路、太原市界, 規劃範圍總面積57.3平方公里。

規劃內容涉及發展定位等15項

太原起步區發展定位是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示範先導區,

中部地區重要的現代產業集聚區, 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等產業為主的產業新區。

起步區建設目標, 到2020年, 主要骨架路網和基礎設施初步形成, 一批大企業、大集團項目建成投產, 成為太原都市區重要的產業集聚區。 建設重點區域為真武路、同戈東路以東區域, 以及大運路兩側。

與之前公示的《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現代產業園區太原起步區總體規劃草案(2016-2030)》(簡稱《草案規劃》)相比, 《總體規劃》細分為15項, 內容也更加詳實。 除規劃範圍、期限、發展定位、規模、空間結構、綜合交通系統規劃及市政工程規劃等, 新增產業空間結構、居住用地規劃、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劃、綠地系統規劃、總體城市設計指引、海綿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等。

形成一心、一軸、兩帶、多組團結構

《總體規劃》中, 空間佈局將形成“一心、一軸、兩帶、多組團”的結構。 “一心”:位於起步區中部瀟河兩岸的公共服務中心, 規劃形成集行政辦公、商業商務、文化體育、休閒娛樂、醫療衛生等功能為一體的瀟河產業園區公共服務主中心, 服務於整個瀟河產業園區。 “一軸”:文源路產業發展軸, 沿文源路形成的近遠期相結合的產業發展軸。 “兩帶”:瀟河生態、公共服務帶和北格——同戈站配套生活帶。 “多組團”:在瀟河南、北兩區佈局的多個工業、物流倉儲等產業組團及生活服務組團。 與《草案規劃》中的“一帶、一心、兩軸、多組團空間結構”在佈局及內容方面都有所不同。

此外, 新增的產業空間佈局中, 按照“產業組團——產業鄰里單元”的結構模式, 重點圍繞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等領域, 相對集中佈局形成北格、張花、同戈站、遼西四個產業組團及多個產業鄰里單元。 產業鄰里單元內部設置產業鄰里中心。

7處居住區可住26萬人

在居住用地規劃中, 區域內將形成北格、南格、趙家堡、同戈站、瀟南、瀟北、桃園堡等7處居住區, 居住人口可達26萬人。 而且, 在規劃的7處居住區內, 就近相對集中佈局村莊安置區。

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將按照“園區級—鄰里級”進行二級配置。 行政辦公用地主要佈置在真武路東、姚村規劃路北;在瀟河南岸規劃園區級商業商務中心;文化設施分佈在瀟河兩岸;在園區中心內規劃園區級體育設施。

規劃建設中學7所, 小學11所。 保留已建成的山西工商學院、山西興華職業技術學院等校區。 在中心區等地段規劃園區教育培訓設施。

形成“兩橫一縱”快速路佈局

在綜合交通規劃中, 太原起步區將由快速路、主幹路、次乾路、支路公交以及軌道交通等構成。

其中, 城市快速路為“兩橫一縱”, 兩橫分別為小牛線和文源路;一縱為大運路。 城市主幹路為“四橫四縱”, 四橫分別為北格街、姚村規劃路、敦化街、紫林路;四縱分別為人民路、北格西路、真武路、太太路。 城市次乾路將結合快速路及主幹路網走向及間距, 合理佈設次幹網, 總體呈方格網狀。

在軌道交通規劃中,

將形成“一橫兩縱”的交通佈局。 此外, 在快速路地面輔道及主幹路均規劃公交專用道。 規劃共佈置公交樞紐5個, 公交首末站3處, 公交停保場2處。

形成“風廊”“綠肺”生態安全格局

在位於規劃範圍北側的太榆中心城區南生態隔離區和大西鐵路東側生態廊道, 將形成太原都市區生態安全格局中的“風廊”“綠肺”。

太原起步區將形成“一廊、一心、四軸、多點、多綠徑”綠地系統格局。 其中, “一廊”:沿瀟河及兩側公園綠地營造的瀟河生態廊道;“一心”:結合公共服務中心營造的輻射全區的綠色景觀核心;“四軸”:沿大運路、真武路北段—北格西路南段、小牛線和文源路四條道路形成的綠化景觀軸;“多點”:均布于各片區公園綠地;“多綠徑”:沿楓林渠、東幹一支渠等河渠形成的帶狀綠地。

在海綿城市規劃中,將採用低影響開發(LID)等新理念、新技術,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解作用,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系統,有效應對洪澇災害和水環境污染,打造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生態宜居的生態環保型產業園區。

本報記者 李晶

在海綿城市規劃中,將採用低影響開發(LID)等新理念、新技術,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解作用,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系統,有效應對洪澇災害和水環境污染,打造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生態宜居的生態環保型產業園區。

本報記者 李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