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按摩穴位也能補血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梁介紹說, 女子要養顏, 第一要務是養血。 因為女人以血為本, 無論例假還是生育均依賴血的充足與滋養, 才能保持功能正常。 其實, 大自然給女性準備了很多守住容顏的禮物, 就看你知不知道怎麼用它們。

1.當歸:

養血之聖藥, 味甘辛質潤、性溫、無毒,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為婦科良藥, 為補血要藥。 用於心肝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等。 補血取當歸頭、當歸身;活血多用當歸尾。

注意:濕重腹脹及大便稀溏者不宜。 食療多要與肉煲, 其脂溶性的有效成分才容易出來。

2.紅棗:

甘, 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 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髒燥等, 是中國的傳統滋補品。

注意:大棗雖然營養價值高, 但血糖高者不宜, 牙齒不好的也要少吃。

3.紅糖:

甘甜、溫潤、無毒;入肝、脾;有潤心肺、和中助脾、緩肝氣、補血、祛寒止痛、破淤之效。 特別適合產婦、兒童及貧血者使用。

注意:因其有活血作用, 孕婦不宜多吃。 糖尿病患者不宜。

4.阿膠:

補血滋陰, 潤燥, 止血。 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阿膠一般用量為三至九克, 宜飯前服用, 具體用量要根據個體體質情況來定。

注意:服用時, 不要同時喝茶、吃白蘿蔔, 感冒時不要服用。 因阿膠有止血作用, 女性月經期間服用如出現經量變化請停止服用或減量服用,

之後根據變化情況決定是否再次服用。 孕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何首烏:

性微溫, 味苦、甘, 入肝、腎, 有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髮、安神等功效。 用於血虛, 頭昏目眩, 體倦乏力, 眩暈耳鳴, 腰膝酸軟, 鬚髮早白, 高血脂症。

注意:生何首烏有小毒, 泡酒更要注意有導致藥物性肝損害的可能。

6.熟地黃:

味甘, 性溫, 歸肝、腎經;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肝腎陰虧、潮熱盜汗、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鬚髮早白、消渴、便秘。

注意:熟地黃比較滋膩, 難以消化, 多要配合陳皮、砂仁等健脾胃藥同吃。 凡氣滯痰多、脘腹脹痛、食少便溏者不宜。

7.圓肉:

性溫味甘, 益心脾, 補氣血;具有良好的滋養補益作用,

可用於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眩暈等症。

注意:龍眼含糖量高, 食用後容易生濕熱。 濕熱、痰濕重的人最好少吃。 便秘、大便黏膩、腹脹、口乾舌燥或者是小便黃赤的人群, 消化不良、陰虛內熱之人, 最好別多吃。 孕期女性有出現腹痛流產的可能故不宜多吃。 糖尿病患者不能夠大量服用。

8.黑芝麻:

芝麻味甘、性平, 入肝、腎、肺、脾經;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之功效。 可用於治療身體虛弱、貧血萎黃、頭暈耳鳴、咳嗽、頭髮早白、大便燥結、乳少、尿血等症。

注意:黑芝麻沒有什麼特別的禁忌症。

9.花生:

調和脾胃, 補血止血。 其“補血”的作用主要是花生衣的功勞。 因為花生衣能夠補脾胃之氣, 所以能養血止血。

同時, 花生還有生髮、烏髮的效果。

注意:補血不宜炒著吃。

補血前先調理好腸胃功能

補血之品, 多滋膩難消化, 需要補血之人要先調理好脾胃, 慢慢補, 否則容易上火、消化不良。 補血時不宜飲茶。 另外, 氣為血之帥, 血為氣之母, 氣血常相互化生, 所以我們在補血的同時要加上補氣之品, 如黨參、黃芪等, 以增強補血的效果。

按摩這些穴位可補血

其實我們的身體也送給了我們養血的禮物——只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 按摩血海、膈俞、膏肓俞、絕骨、足三裡、三陰交、心俞、肝俞、脾俞等穴位, 同樣可以起到補血的作用。

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之合穴, 陽明經多氣多血, 按摩或艾灸足三裡可以旺盛後天之本, 使氣血生化有源, 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補虛、扶正培元之功。

血海是脾經之穴, 為脾血歸聚之海, 具有祛淤血、生新血之功能。

中醫認為, 膈俞為血之會, 功善補血止血, 為治療一切血證之要穴;心俞、肝俞、脾俞可調節心肝脾三髒的功能, 心主血, 肝藏血, 脾統血, 心肝脾三髒都與血液的生成和貯存密切相關。 膏肓俞為補益虛損的要穴, 尤長於補血滋陰。

絕骨為“髓之會穴”, 有益髓造血之功, 為治療貧血症的常用穴位。

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的交會穴, 功善於補益氣血, 可用於氣血虛弱諸證。

以上諸穴均有補血之功, 艾灸、點按, 若能持之以恆, 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貼士:益氣養血藥膳

當歸補血雞湯

材料:當歸6克, 黃芪30克, 雞肉150克, 大棗5枚, 生薑、蔥少許。

做法:藥材先用水浸泡20分鐘, 然後將上述材料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用大火煮開改慢火煎3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適於氣血虛、產後少乳者食用。陰虛火旺、濕熱內盛之人不宜,外感、痛風、高血壓者不宜。

然後將上述材料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用大火煮開改慢火煎3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適於氣血虛、產後少乳者食用。陰虛火旺、濕熱內盛之人不宜,外感、痛風、高血壓者不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