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麼多“宜居城市排行榜”,可能沒有一個說對了年輕人想要在哪種地方生活 | 好奇心研究所

現如今, 一個城市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 可以先給自己封一個優雅的 title:

魅力之城、歷史名都、北方江南、東方威尼斯、花園城市……這些城市宣傳語中的稱謂各有所長和側重,
但共同點是, 看到稱號之後無法猜出是在說哪個城市;努力申辦“全國文明城市”, 努力的方式包括:申辦期間全城路邊攤神秘失蹤, 市民們連早飯的煎餅都買不到, 街道上的灑水車、環衛工人陡增, 以及適時群發“城市是我家, 文明靠大家”的短信, 讓辦理居住證和試圖買房處處碰壁的流動居民們感受到久違的家的溫暖;用一些大家似懂非懂的資料、指標來廣而告之, 我們是“宜居城市”、“百強城市”。 國內與城市相關的種種榜單, 知名度公信度各有不同, 但每個城市至少都能得到一兩個名頭, 再不濟, 也能得個“最具發展潛力城市”吧?堪稱城市界的安慰獎;難辨真假的以“名人戀愛、成名、寫作的地方”為賣點,
就差說“我們這兒是某知名藝術家發瘋的地方”了……

然後, 再為城市做一些除了自嗨不知道還有什麼前途的裝點:

不管有沒有條件, 都追求仿古的畫風, 把好端端街道的牆塗成灰色的, 複製全國哪兒都不缺的古鎮;先天沒什麼相關的自然資源, 又想趕趟兒開辦各種花節, 於是使勁新種了一批樹, 現場倒也是成功地看到了人擠人;大張旗鼓地宣傳“智慧型城市”這樣的概念, 其實只是裝了一排有太陽能發電板的路燈……

接著, 舉辦一些大型活動, 為了顯得足夠高級, 還需要使勁折騰市民:

靠申辦馬拉松來打造“國際化都市”或者“活力城市”, 結果造成比賽當天的全城大擁堵, 而且, 愛跑步的市民平時根本找不到合適的跑步路線和空間;申辦“全國論壇”、“國際峰會”,
停工一個月, 辦完之後其他的沒怎麼變, 就是房價因此莫名又漲了一波;試圖通過舉辦音樂節、美術展覽的方式完成人文氣息的速成, 但“人文氣息”和“速成”本身就是兩個矛盾的需求, 藝術活動的品質十分……不像藝術……

最後, 有意無意地打造一些城市景觀:

所有的二三線城市都在忙著修地鐵, 整個城市堪比大型建築工地, 中心城區完全沒有人和車通行的空間;奇異建築大競賽, 建築形態從打蛋器、開瓶器、注射器到大褲衩, 廚具衣服甚至醫療器械都能湊齊全套, 接地氣程度非常感人;實際上應該接地氣一些的居民社區和沿街店鋪, 是接軌國際的“羅馬希臘拜占庭豪奢歐洲風混搭”;圖書館、體育館、公園這樣的公共設施常常集中在城市一隅, 門口廣場自動變成停車場, 接待遠道而來的人;真正的美食在哪裡不知道, 但每個地方都有那麼一條“美食街”, (店招上)彙集了“天下美食”和“人間美味”……

以上的這些城市貼金成果可能能讓我們的父輩們覺得“啊,

我縣也終於揚眉吐氣了”, 但在好奇心研究所此前的調查中, 大多數年輕人會覺得這類城市美化行為讓人莫名和尷尬。

在“選擇去哪個城市生活”這件事上, 年輕人因為還有選擇權, 所以一直是更仔細和謹慎的。 美國有一項針對 1000 個 18-35 歲年輕人的調查:

比起其他年齡段的人,他們跨城市搬家的比例當然更高,出於“更好的機會”或者“換個方式生活”等原因,都有可能選擇搬到另一個城市居住;有 87% 的人最終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城市安定下來,其中有 78% 認為找到定下居住城市的時間需要在 35 歲之前;但有 53% 的年輕人會先在不同的城市暫住,並不會一開始就考慮“在這裡安定下來生活下去”的問題;74% 的人搬去一個城市的時候,腦子裡會有時間表的概念,比如先想想“打算在這裡住多久”。

中國的年輕人們也在經歷類似的選擇、變動和計畫。在城市選擇接納哪些人的時候,年輕人對於不同的城市在自己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也有相應的定位,對於理想中城市的樣子和怎樣在城市中生活,他們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也因為這種流動性,年輕人更在乎自己生活的周遭環境,“城市”在年輕人中也更能成為一個議題。他們要選擇什麼樣的城市生活、什麼樣的城市算是“宜居”的,都在被翻來覆去地討論著。在我們的所有徵集中,和“城市”、“宜居”有關的題目常常能得到更多表態。

正如上文所述,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大小小的城市在全方位倒飭自己的形象方面一直都沒消停過,就像我們上述列舉的一樣,年輕人“受夠了這些奮力宣揚城市形象的手段”。這些城市景觀和現象遭到吐槽,主要是因為它們和居民們的實際生活沒什麼關係,可能大多數都是為了經濟利益、形象工程和滿足某些評選指標設立的。

雖然所謂“宜居城市”之類的榜單也不是鬧著玩的,比如《中國宜居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生態環境、健康指數、城市安全指數、生活便利指數、生活舒適指數、經濟富裕度、社會文明指數、城市美譽度在內的 7 項一級指標和 48 項二級指標”。但年輕人真的會依據這個標準來考察城市嗎?

這裡我們總結了好奇心研究所幾個城市題材徵集的結果,試著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討論一些年輕人心中“宜居城市”的定義,如果你對美好城市還有什麼別的設想,請在評論區補充:

一些大而化之的“宏觀原因”當然重要,但年輕人也有自己的考量

好奇心在名為“你覺得現在的城市達到什麼標準才算宜居?”的調查收到了 19700 次表態,其中得到最多贊同的前四個選項在情理之中卻又有點意料之外,分別是房價不會高到離譜、沒有霧霾、有自己可以做的工作、以及通勤時間半個小時以內。

對於房價如此在乎,聽起來可能不太“年輕人”,但過高的房價確實會擠出一部分想要留在大城市的人。而如果只是為了躲避霧霾和追求“走路上班”,年輕人也沒必要停留在一線城市了。或者說,目前很多年輕人所聚集的一線城市,對於他們來說某種程度上並不算是“宜居的”。促使他們來到大城市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排名第二的“工作機會”:有自己可以做、願意做的工作,想要跳槽的時候也不會沒得選。

而對於其他的因素,年輕人有時候會採取“退而求其次”的想法:

1. 買不起房子,那麼希望自己的工資(和發展機會)能配得上房租(和房租漲幅)吧;

2. 害怕霧霾,所以去北京就算了,但上海的空氣好像還沒那麼誇張,可以考慮;

3. 城市太大,但如果地鐵方便,也可以忍一忍吧,大不了儘量住得離地鐵站近一點唄;

4. 偶爾太累決定打車上班的時候,好歹別那麼難叫車或者別出門就堵死啊;

5. 以及當然如果一個城市有公租房、靈活提取公積金之類讓年輕人稍微好過一些的政策、又能讓大部分人知道的話,一定是無可替代的加分項。

大張旗鼓的城市改造不如減少一些“小確麻煩”

年輕人眼中,城市生活裡有挺多需要解決的“小確麻煩”,在城市裡生活得是否舒適也和這些因素脫不開關係。

6. 快遞業的延申服務:“網購快遞寄家裡擔心沒人,寄單位又擔心週末到”是大部分人認為生活中最麻煩的事情之一,有沒有代為存放快遞的物業或者社區服務變得很重要;

7. 共用單車完好率:地鐵站到家的最後 1.5 公里總找不到合適的交通工具,現在好不容易可以用共用單車代替危險的電動三輪車了,希望不要一撲一個空,遇到的都是缺胳膊斷腿的車子;

8. 居民區一公里內飲食/購物場所的多樣性:附近外賣比較少,自己做飯菜市場嫌髒超市又太遠;想買點日用品,超市遠,便利店東西不全,網購湊不夠包郵價,都是麻煩的問題;

9. “可以坐一坐的”公共空間密度:主要使用場景是“中午和晚上都約了飯局,中間的時間回家太折騰,又找不到可以去的地方”;以及“朋友聚會吃過飯想娛樂一下又得挪窩,很難找到又可以吃又可以玩得盡興的地方”;

10. 裝修文明程度:隔壁裝修這種事情免不了,但希望能有一些最起碼的規矩,不要讓我在睡覺的時候被吵醒想炸樓,裝修公司也別把裝修垃圾隨便亂扔、堵住樓道;

11. 過馬路方便程度:馬路太寬,一抬眼就看見自己要進的那棟樓,可是天橋或地下道為什麼那麼遠?

12. 社區入口便捷程度:每次回家在社區裡就要走好遠或者兜圈子,能不能多開個門?

13. 無現金普及程度:不幸忘帶錢和銀行卡,向路人借錢遭遇冷漠臉倒是可以理解,不過能否憑藉手機完成 ATM 無卡取款-自助購票的全過程?

14. “出門一定要自己親自帶著的東西”數量:公共洗手間的紙巾、公用飲水機或自動售賣機裡的水、商場裡可以租借的雨傘,是不是方便拿到?還是一定要自己帶齊全套才好出門?

所謂的一個城市 “包容和開放”的氣度指的是什麼?

除了在徵集中得到的結果,我們也結合了國外一些關於“宜居城市”的榜單中更年輕化的標準:

15. 獨立書店密度:賣《五年高考三年類比》的那些不算;

16. 綠地空間:有沒有草倒是也不重要,別因為種了草就不讓人進去就行;

17. 對藝術家和公共活動的資助:這樣才不會讓人產生“周圍不是服務老人就是服務小孩的餐館、小店、娛樂設施,年輕人感覺被社會拋棄”或者“找不到一起玩的人,在這麼大的城市還是覺得沒勁”感;

18. 街道異質化程度:別讓人覺得“所有的地方長得都一樣”;

19. 日常活動多元化程度:能找到散步、跑步和騎車的地方;

20. 公眾對“與自己不同”觀點的容忍程度:不僅僅是局限於把尊重 LGBT 當政治正確。

還有,“生活氣息”和是不是古鎮、有沒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真沒啥關係

如果把“生活氣息”或者說“市井氣”具體化一些,我們覺得需要包括:

21. 商業場所多元化程度:城市裡除了購物中心,還有傳統市場可以逛;

22. 社區門口的水果攤信任指數:就是……偶爾忘帶了錢可以下次再給;

23. 鄰居友善指數:對門鄰居見到能打個招呼,而不是有事情才來叫我“1507 的”;

24. “有人氣”指數:比起光溜溜的街道,更希望有一些沿街的店鋪,至少天黑之後一個人走在路上也覺得蠻安全的;

25. 深夜食堂指數:離家不遠的小餐館裡有讓自己安心的 comfort food,除了千篇一律的“祝您用餐愉快”,也能和自己熟悉的店員聊兩句。

“城市文明程度”包括哪些細節?

現如今,你其實會怎樣衡量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徵集中我們發現,大家最在乎的還是這些看起來細枝末節的東西:

26. 被年輕人認為最重要的一個細節是,過馬路的時候是人讓車還是車讓人?

27. 電動車會不會無視紅綠燈在馬路上竄來竄去?

28. 人們等公交、地鐵的時候會不會主動排隊?

29. 公共場所是不是禁煙,以及有沒有適度安靜的環境?

30. 無論是餐廳服務員還是公務人員,能不能禮貌地對待別人?計程車司機能不能不要讓乘客自己導航指路?

31. 火車站和汽車站這種地方是否可以順利穿行不被騙子搭訕?

32. 街道乾淨程度,以及垃圾桶的個數。

在好奇心研究所 2016 年底一項名為“今年你又看膩了社交網路上的哪些討論議題?”的投票中,“逃離北上廣和回到北上廣”收到了最多贊同,不幸被歸為社交網路上有點讓人厭煩的議題。

不過,“北上廣”在社交網路、影視劇和行銷活動中頻繁出現,卻也還保持著關注度。說實在的,沒有人能否認這幾個超大城市在工作機會和文化的多元性方面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沒有人能否認房價、工作節奏帶來的生活壓力,以及交通、生活便利程度、天氣等等帶來的“小確不滿”。

與之相關的,“什麼樣的城市才算是宜居的”也成了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追求物質富足是人性的首要因素,然後才是對自然環境、安全、社會和文化條件,以及公共治理的追求。相比每年層出不窮的“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十佳優質生活城市排行榜”,更偏重物質生活本身要素的排行榜可能更被年輕人所看重:比如英國生活時尚雜誌 Monocle 每年發表“生活品質調查”(Quality of Life Survey)。Monocle 評分根據 22 項指標,如房價和生活費用、公共圖書館數目、市民自由度等,從一套住房的價格到一杯咖啡、一份午餐的價格,以及戶外活動方便性等。

畢竟,對於“宜居”的定義,年輕人最關注的,終究還是有所期待、盡可能便捷、能找到同類以及被尊重。

題圖:林小妖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美國有一項針對 1000 個 18-35 歲年輕人的調查:

比起其他年齡段的人,他們跨城市搬家的比例當然更高,出於“更好的機會”或者“換個方式生活”等原因,都有可能選擇搬到另一個城市居住;有 87% 的人最終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城市安定下來,其中有 78% 認為找到定下居住城市的時間需要在 35 歲之前;但有 53% 的年輕人會先在不同的城市暫住,並不會一開始就考慮“在這裡安定下來生活下去”的問題;74% 的人搬去一個城市的時候,腦子裡會有時間表的概念,比如先想想“打算在這裡住多久”。

中國的年輕人們也在經歷類似的選擇、變動和計畫。在城市選擇接納哪些人的時候,年輕人對於不同的城市在自己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也有相應的定位,對於理想中城市的樣子和怎樣在城市中生活,他們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也因為這種流動性,年輕人更在乎自己生活的周遭環境,“城市”在年輕人中也更能成為一個議題。他們要選擇什麼樣的城市生活、什麼樣的城市算是“宜居”的,都在被翻來覆去地討論著。在我們的所有徵集中,和“城市”、“宜居”有關的題目常常能得到更多表態。

正如上文所述,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大小小的城市在全方位倒飭自己的形象方面一直都沒消停過,就像我們上述列舉的一樣,年輕人“受夠了這些奮力宣揚城市形象的手段”。這些城市景觀和現象遭到吐槽,主要是因為它們和居民們的實際生活沒什麼關係,可能大多數都是為了經濟利益、形象工程和滿足某些評選指標設立的。

雖然所謂“宜居城市”之類的榜單也不是鬧著玩的,比如《中國宜居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生態環境、健康指數、城市安全指數、生活便利指數、生活舒適指數、經濟富裕度、社會文明指數、城市美譽度在內的 7 項一級指標和 48 項二級指標”。但年輕人真的會依據這個標準來考察城市嗎?

這裡我們總結了好奇心研究所幾個城市題材徵集的結果,試著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討論一些年輕人心中“宜居城市”的定義,如果你對美好城市還有什麼別的設想,請在評論區補充:

一些大而化之的“宏觀原因”當然重要,但年輕人也有自己的考量

好奇心在名為“你覺得現在的城市達到什麼標準才算宜居?”的調查收到了 19700 次表態,其中得到最多贊同的前四個選項在情理之中卻又有點意料之外,分別是房價不會高到離譜、沒有霧霾、有自己可以做的工作、以及通勤時間半個小時以內。

對於房價如此在乎,聽起來可能不太“年輕人”,但過高的房價確實會擠出一部分想要留在大城市的人。而如果只是為了躲避霧霾和追求“走路上班”,年輕人也沒必要停留在一線城市了。或者說,目前很多年輕人所聚集的一線城市,對於他們來說某種程度上並不算是“宜居的”。促使他們來到大城市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排名第二的“工作機會”:有自己可以做、願意做的工作,想要跳槽的時候也不會沒得選。

而對於其他的因素,年輕人有時候會採取“退而求其次”的想法:

1. 買不起房子,那麼希望自己的工資(和發展機會)能配得上房租(和房租漲幅)吧;

2. 害怕霧霾,所以去北京就算了,但上海的空氣好像還沒那麼誇張,可以考慮;

3. 城市太大,但如果地鐵方便,也可以忍一忍吧,大不了儘量住得離地鐵站近一點唄;

4. 偶爾太累決定打車上班的時候,好歹別那麼難叫車或者別出門就堵死啊;

5. 以及當然如果一個城市有公租房、靈活提取公積金之類讓年輕人稍微好過一些的政策、又能讓大部分人知道的話,一定是無可替代的加分項。

大張旗鼓的城市改造不如減少一些“小確麻煩”

年輕人眼中,城市生活裡有挺多需要解決的“小確麻煩”,在城市裡生活得是否舒適也和這些因素脫不開關係。

6. 快遞業的延申服務:“網購快遞寄家裡擔心沒人,寄單位又擔心週末到”是大部分人認為生活中最麻煩的事情之一,有沒有代為存放快遞的物業或者社區服務變得很重要;

7. 共用單車完好率:地鐵站到家的最後 1.5 公里總找不到合適的交通工具,現在好不容易可以用共用單車代替危險的電動三輪車了,希望不要一撲一個空,遇到的都是缺胳膊斷腿的車子;

8. 居民區一公里內飲食/購物場所的多樣性:附近外賣比較少,自己做飯菜市場嫌髒超市又太遠;想買點日用品,超市遠,便利店東西不全,網購湊不夠包郵價,都是麻煩的問題;

9. “可以坐一坐的”公共空間密度:主要使用場景是“中午和晚上都約了飯局,中間的時間回家太折騰,又找不到可以去的地方”;以及“朋友聚會吃過飯想娛樂一下又得挪窩,很難找到又可以吃又可以玩得盡興的地方”;

10. 裝修文明程度:隔壁裝修這種事情免不了,但希望能有一些最起碼的規矩,不要讓我在睡覺的時候被吵醒想炸樓,裝修公司也別把裝修垃圾隨便亂扔、堵住樓道;

11. 過馬路方便程度:馬路太寬,一抬眼就看見自己要進的那棟樓,可是天橋或地下道為什麼那麼遠?

12. 社區入口便捷程度:每次回家在社區裡就要走好遠或者兜圈子,能不能多開個門?

13. 無現金普及程度:不幸忘帶錢和銀行卡,向路人借錢遭遇冷漠臉倒是可以理解,不過能否憑藉手機完成 ATM 無卡取款-自助購票的全過程?

14. “出門一定要自己親自帶著的東西”數量:公共洗手間的紙巾、公用飲水機或自動售賣機裡的水、商場裡可以租借的雨傘,是不是方便拿到?還是一定要自己帶齊全套才好出門?

所謂的一個城市 “包容和開放”的氣度指的是什麼?

除了在徵集中得到的結果,我們也結合了國外一些關於“宜居城市”的榜單中更年輕化的標準:

15. 獨立書店密度:賣《五年高考三年類比》的那些不算;

16. 綠地空間:有沒有草倒是也不重要,別因為種了草就不讓人進去就行;

17. 對藝術家和公共活動的資助:這樣才不會讓人產生“周圍不是服務老人就是服務小孩的餐館、小店、娛樂設施,年輕人感覺被社會拋棄”或者“找不到一起玩的人,在這麼大的城市還是覺得沒勁”感;

18. 街道異質化程度:別讓人覺得“所有的地方長得都一樣”;

19. 日常活動多元化程度:能找到散步、跑步和騎車的地方;

20. 公眾對“與自己不同”觀點的容忍程度:不僅僅是局限於把尊重 LGBT 當政治正確。

還有,“生活氣息”和是不是古鎮、有沒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真沒啥關係

如果把“生活氣息”或者說“市井氣”具體化一些,我們覺得需要包括:

21. 商業場所多元化程度:城市裡除了購物中心,還有傳統市場可以逛;

22. 社區門口的水果攤信任指數:就是……偶爾忘帶了錢可以下次再給;

23. 鄰居友善指數:對門鄰居見到能打個招呼,而不是有事情才來叫我“1507 的”;

24. “有人氣”指數:比起光溜溜的街道,更希望有一些沿街的店鋪,至少天黑之後一個人走在路上也覺得蠻安全的;

25. 深夜食堂指數:離家不遠的小餐館裡有讓自己安心的 comfort food,除了千篇一律的“祝您用餐愉快”,也能和自己熟悉的店員聊兩句。

“城市文明程度”包括哪些細節?

現如今,你其實會怎樣衡量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徵集中我們發現,大家最在乎的還是這些看起來細枝末節的東西:

26. 被年輕人認為最重要的一個細節是,過馬路的時候是人讓車還是車讓人?

27. 電動車會不會無視紅綠燈在馬路上竄來竄去?

28. 人們等公交、地鐵的時候會不會主動排隊?

29. 公共場所是不是禁煙,以及有沒有適度安靜的環境?

30. 無論是餐廳服務員還是公務人員,能不能禮貌地對待別人?計程車司機能不能不要讓乘客自己導航指路?

31. 火車站和汽車站這種地方是否可以順利穿行不被騙子搭訕?

32. 街道乾淨程度,以及垃圾桶的個數。

在好奇心研究所 2016 年底一項名為“今年你又看膩了社交網路上的哪些討論議題?”的投票中,“逃離北上廣和回到北上廣”收到了最多贊同,不幸被歸為社交網路上有點讓人厭煩的議題。

不過,“北上廣”在社交網路、影視劇和行銷活動中頻繁出現,卻也還保持著關注度。說實在的,沒有人能否認這幾個超大城市在工作機會和文化的多元性方面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沒有人能否認房價、工作節奏帶來的生活壓力,以及交通、生活便利程度、天氣等等帶來的“小確不滿”。

與之相關的,“什麼樣的城市才算是宜居的”也成了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追求物質富足是人性的首要因素,然後才是對自然環境、安全、社會和文化條件,以及公共治理的追求。相比每年層出不窮的“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十佳優質生活城市排行榜”,更偏重物質生活本身要素的排行榜可能更被年輕人所看重:比如英國生活時尚雜誌 Monocle 每年發表“生活品質調查”(Quality of Life Survey)。Monocle 評分根據 22 項指標,如房價和生活費用、公共圖書館數目、市民自由度等,從一套住房的價格到一杯咖啡、一份午餐的價格,以及戶外活動方便性等。

畢竟,對於“宜居”的定義,年輕人最關注的,終究還是有所期待、盡可能便捷、能找到同類以及被尊重。

題圖:林小妖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