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連雲港濕地入選世界遺產地預備清單

中國江蘇網5月3日訊 今年4月11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網站發佈世界遺產地預備清單, 包括連雲港濕地在內的我國渤海灣和黃海沿岸14處濕地成功入選。 據市林業部門提供的資料表明, 我市現有濕地總面積23.3萬多公頃, 占全市國土面積近三分之一, 是國際候鳥遷徙的重要補給地和棲息地。

濕地被譽為城市之“腎”, 如何保護與合理利用, 對維護生態平衡,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建設“美麗連雲港”,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 我市已著手對濕地保護立法。 《連雲港市濱海濕地保護條例》出臺後, 港城的濕地資源有望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管理,

進而有助於遷徙鳥類的長期生存。

關注

三條候鳥遷徙路線兩條經連雲港

據悉, 此次發佈的世界遺產地預備清單, 共涉及分別位於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四省的14個地點, 包括渤海灣和黃海沿岸大部分舉世矚目的重要物種棲息地。 渤海灣和黃海沿岸區域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連片泥沙灘塗, 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飛路線上水鳥的重要中轉站, 每年有超過240種候鳥在此地域繁育、遷徙、停歇和越冬, 其中22種候鳥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的全球受威脅物種, 近百種水鳥種群數量超過全球種群總數的1%。

世界遺產地預備清單中, 江蘇有5處濕地入選, 其中一處在連雲港, 鹽城和南通各兩處。

我國主要有三條候鳥遷徙路線, 其中有兩條遷徙路線與連雲港有密切關係, 特別是海島和海岸濕地正位於亞洲東部候鳥遷徙的主要路線上, 是大批候鳥的遷徙驛站和多種海鳥的棲息場所。

根據2009年濕地資源調查和2016年全省濕地基礎資料校正結果, 我市現有濕地總面積23.3萬多公頃(不含水稻田), 占全市國土面積31.08%。 其中自然濕地面積(包括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面積(包括庫塘、運河及輸水河、水產養殖和鹽田)面積基本相當。

“正是因為有了這大片濕地, 才讓我市有著十分豐富的濕地資源。 ”市林業站站長張永忠說。 生活在我市濕地的500多種動物中, 鳥類達250種, 主要鳥類有黑鸛、中華秋沙鴨、震旦鴨雀、海鸕鷀、黃嘴白鷺、蒼鷹、雀鷹等。

其中前三島遷徙鳥類占絕對優勢, 故常被譽為海州灣中的“鳥島”。 野生植物約150餘種, 沿海灘塗濕地植物主要有白茅、鹽角草、鹽蒿、中華補血草、獐毛蘆葦、茵陳蒿、大米草等。

現狀

“保護工作我們一直做”

2015年11月,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曾通過江蘇省外辦, 轉交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致當時江蘇省委領導的一封信。 鮑爾森在信中通報“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的主要成果和相關政策建議, 該專案是由鮑爾森基金會(也譯作保爾森基金會)與國家林業局、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自然資源研究所合作完成的項目, 旨在加強中國沿海地區亟需保護的180處濕地。

“這180處濕地中, 江蘇有4處,

其中有兩處分別是我市的濱海濕地和贛榆灘塗濕地。 ”市林業站站長張永忠說, 當時鮑爾森在信中表示, “保護這些濕地, 而不是加以圍墾開發, 可以為江蘇帶來經濟和社會的雙重效益。 ”此次包括連雲港的濕地在內的渤海灣和黃海沿岸14處濕地加入世界遺產地預備清單, 鮑爾森基金會也及時發佈了此消息。

“其實, 我們一直在做保護工作, 包括積極開展濕地保護區、濕地公園和濕地恢復工程建設。 ”張永忠說, 截至2016年底, 全市自然濕地保護面積達到54910.04公頃, 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46.1%, 列全省第7位, 在蘇北五市列次席, 沿海三市(連雲港、鹽城、南通)中列首位。 其中, 連雲港海州灣海灣生態與自然遺跡海洋特別保護區內自然濕地面積達27726.32公頃。

此外, 經縣區政府批建了濕地保護社區24個, 面積26656.38公頃, 其中在濱海濕地批建的7個, 濕地總面積就達到了22168.9公頃, 這些濕地社區包括贛榆的青口河、海頭濱海和青口濱海, 連雲的小窪港淺海、濱海, 以及灌雲的新沂河入海口、埒子口。

2015年7月, 市政府建立了臨洪河濕地保護聯席會議制度。 去年我市成功創建了連雲港臨洪河口省級濕地公園和東海縣西雙湖國家級濕地公園, 此外還有一個2013年創建的灌南縣碩項湖省級濕地公園。 全市開展濕地恢復1450公頃。

在濱海濕地, 我市通過省林業局批准建立了市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中心和灌雲縣、連雲區兩個省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 固定專人開展以沿海鳥類為主的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 市林業部門濕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加入市110聯動執法行列,定期對濕地、市場、交通要道進行檢查,發現違法行為依法嚴肅處理。

呼籲

“生態保護優先,開發利用適度”

據瞭解,對我市濕地資源的保護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今年“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呼籲進一步加強保護全市濕地資源。提案反映,把濕地當做荒灘、荒地、荒水,隨意墾、圍、占、建,導致水質下降、生物多樣性被破壞等問題時有發生;不規範的開發建設,使濕地面積逐漸減少,部分濕地成為工農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承泄區;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捕獵野生動物、鳥類,採挖野生植物等,造成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

有人大代表專門針對臨洪河口濕地,提交加強保護與合理利用的議案,同樣反映汙水污染水質,隨意佔用濕地耕種、畜養、圍建等現象突出,濕地面積、生物多樣性不斷遭人為破壞,缺乏統一的開發主體。

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建議,應制定地方性保護法規,抓緊成立市級層面的濕地保護統籌協調機構,加大濕地保護管理和恢復力度。在建議中,著重提到應確立“生態保護優先,開發利用適度”的原則,對濕地核心區和生態紅線實行永久保護,在開發利用濕地過程中最大限度保護濕地原生態面貌和生態功能,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科學有序、適當有度開發,嚴防大規模商業無序開發。凡列入保護範圍的濕地資源,一律禁止開墾佔用或隨意改變用途,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以及影響珍稀水禽生息繁衍的生產項目與設施。

立法

“濕地保護立法”已列入計畫

記者瞭解到,《江蘇省濕地保護條例》已於2017年1月1日起實施。市林業站站長張永忠說,我市已將濕地的保護列入本年度的立法計畫,這項名為《連雲港市濱海濕地保護條例》的地方性法規專案,將由市林業局協助市人大法工委負責起草。

“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張永忠說,已擬定南京大學法學院作為起草專業團隊,目前正開展濕地資源調查和外地考察學習調研工作。“《條例》將科學認證市級以上重要濕地,劃出濕地紅線。”

據悉,市林業部門下一步將加強濕地保護宣傳,提高全社會的濕地保護意識,並加大對濕地保護的資金投入。今年在進一步完善已建濕地保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將新建濕地保護社區5個,同時開展濕地恢復270公頃以上。

市林業部門濕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加入市110聯動執法行列,定期對濕地、市場、交通要道進行檢查,發現違法行為依法嚴肅處理。

呼籲

“生態保護優先,開發利用適度”

據瞭解,對我市濕地資源的保護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今年“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呼籲進一步加強保護全市濕地資源。提案反映,把濕地當做荒灘、荒地、荒水,隨意墾、圍、占、建,導致水質下降、生物多樣性被破壞等問題時有發生;不規範的開發建設,使濕地面積逐漸減少,部分濕地成為工農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承泄區;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捕獵野生動物、鳥類,採挖野生植物等,造成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

有人大代表專門針對臨洪河口濕地,提交加強保護與合理利用的議案,同樣反映汙水污染水質,隨意佔用濕地耕種、畜養、圍建等現象突出,濕地面積、生物多樣性不斷遭人為破壞,缺乏統一的開發主體。

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建議,應制定地方性保護法規,抓緊成立市級層面的濕地保護統籌協調機構,加大濕地保護管理和恢復力度。在建議中,著重提到應確立“生態保護優先,開發利用適度”的原則,對濕地核心區和生態紅線實行永久保護,在開發利用濕地過程中最大限度保護濕地原生態面貌和生態功能,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科學有序、適當有度開發,嚴防大規模商業無序開發。凡列入保護範圍的濕地資源,一律禁止開墾佔用或隨意改變用途,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以及影響珍稀水禽生息繁衍的生產項目與設施。

立法

“濕地保護立法”已列入計畫

記者瞭解到,《江蘇省濕地保護條例》已於2017年1月1日起實施。市林業站站長張永忠說,我市已將濕地的保護列入本年度的立法計畫,這項名為《連雲港市濱海濕地保護條例》的地方性法規專案,將由市林業局協助市人大法工委負責起草。

“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張永忠說,已擬定南京大學法學院作為起草專業團隊,目前正開展濕地資源調查和外地考察學習調研工作。“《條例》將科學認證市級以上重要濕地,劃出濕地紅線。”

據悉,市林業部門下一步將加強濕地保護宣傳,提高全社會的濕地保護意識,並加大對濕地保護的資金投入。今年在進一步完善已建濕地保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將新建濕地保護社區5個,同時開展濕地恢復270公頃以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