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陽鎮東昌鎮村著力培養本土“新型職業農民”

本報訊“這兩天, 村民茅如兵承包的50多畝青麥穗就能上市了。 ”南陽鎮東昌鎮村村委會主任唐士平介紹, 去年村裡舉辦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村裡一部分農戶開始嘗試運用學到的先進農業技術和理念, 大規模種植經濟效益高的作物, 目前, 已有該村30多名村民已有承包流轉土地的意向, 48歲的茅如兵就是其中之一。 茅如兵長年從事建築業, 去年年底在村裡承包了56畝流轉土地, 種植小麥, 主要收割青麥穗。

東昌鎮村有耕地面積5475畝, 其中土地流傳規模超過2000畝, 占了耕地面積的50%以上。 據瞭解, 一般農作物的畝均純收入在千元以上,

效益好的經濟作物可以達到3000元以上。 但之前, 東昌鎮村土地流轉的對象主要是外地人, 本村人流轉土地的僅占了很小一部分。

如何提高村民的收入, 改變目前土地流轉承包的現狀, 東昌鎮村村委會決定從提高勞動者素質方面著手, 經常為村民舉辦形式多樣的新型農民教育培訓。 去年中旬, 東昌鎮村村委會請來全國勞模、家庭農場主于冬娟等農技專家進行了多場“新型職業農民”專題培訓, 農技專家們主要圍繞農作物種植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本土土壤結構的商品性農作物品種選擇、合理種植科學施肥的方法及技術、農產品銷售、新型職業農民應具備的素養等課題進行講解, 培訓會持續4天,

吸引了全村150多名農民前來聽課, 場場爆滿。

“新型職業農民”專題培訓後, 陸續有人前往東昌鎮村村委會諮詢土地流轉承包的相關事項, 其中不乏年輕人。 4月12日上午, 村民龔大媽來到村委會, 向唐士平諮詢土地流轉承包的有關事項。 原來, 龔大媽是來為兒子諮詢的。 龔大媽的兒子小錢今年30歲, 一直在外地從事建築行業。 去年, 龔大媽參加完培訓後很有感觸, 將聽到的、到的與兒子進行了交流。 由於當時工地上十分繁忙, 小錢並未多想。 這兩天閑下來後, 又從母親處聽說了本村不少人承包流轉土地後, 便讓母親先來諮詢一下。

“70後不願種地, 80後不會種地, 90後不提種地”, 這是當下農村面臨的窘境。 “在村裡, 主要是老人和留守的家庭婦女種地,

不少耕地流轉到了種植大戶手中。 如何讓年輕一代轉變不願與土地打交道的觀念, 讓他們瞭解到在家鄉的土地上也可以有一番作為, 這正是我們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所希望實現的目標之一。 ”唐士平說。

(朱俊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