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體內濕氣輕重,3招簡單辨別

中醫理論在《素問·天元紀大論》中講到:“太陰之上, 濕氣主之。 ”濕邪。 《靈樞·水脹》:“此皆嘗有傷於濕氣。 ”濕性粘滯重濁, 易傷陽氣。

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

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 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 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 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 濕氣在皮下, 就形成肥胖。

識別濕氣, 簡單3招

1、起床時, 看感覺

有的人, 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是覺得很困, 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在裹著, 讓人打不起精神, 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 讓人懶得動彈。 那麼, 不用看舌頭, 也不用看大便, 也能判斷他體內濕氣很重。 此外, 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發酸、發沉, 也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特徵。

2、如廁時, 看大便

什麼樣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黃色的, 圓柱體;香蕉形的, 很通暢”。

如果大便不成形, 長期便溏, 必然體內有濕。

如果大便成形, 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 很難沖下去, 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 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如果不便於觀察馬桶, 也可以觀察手紙。 大便正常的話, 一張手紙就擦乾淨了。 但體內有濕的人, 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 得三到五張才能擦乾淨。

如果有便秘, 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

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嚴重。 濕氣的粘膩性使得大便粘在腸子上, 被腸子吸收, 然而大便不排出體外會導致糞毒入血, 百病蜂起。

3、洗漱時, 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 又為脾之外候”, 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 舌面有一層舌苔, 薄白而清靜, 幹濕適中, 不滑不燥。 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 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 看起來滑而濕潤, 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 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 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濕邪困擾, 祛濕有方

1、紅豆薏仁茶

薏仁, 在中藥裡稱“薏苡仁”, 《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 它可以治濕痹, 利腸胃,

消水腫, 健脾益胃, 久服輕身益氣。 紅豆, 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 心氣虛;飲食不節, 運動量少, 脾虛濕盛。 既要去濕, 又要補心, 還要健脾胃, 非薏仁和赤小豆莫屬。

2、運動排汗

運動出汗可以平衡人體荷爾蒙, 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

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 有助活化氣血循環, 增加水分代謝。

3、少食甜膩食物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 比如, 涼拌食品, 冷飲。 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多禁口, 因為“甜膩化濕”。

4、避免潮濕環境

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直接睡地板, 因為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 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