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不止於住宿,Airbnb和短租行業2017會如何發展?

成為全球短租行業領跑者之後, Airbnb一直在積極擴張, 陸續完成了數十次並購交易, 從這些連續的佈局可以看到短租業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和想像空間。 從針對房東和客人的住宿服務到機票預訂、目的地打車、美食、目的地旅遊活動、找工作、房產交易等, 距離“Live There”越來越近。

替代性住宿正在成為住宿業發展的趨勢, 大型酒店集團一方面把它們視作潛在巨大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紛紛加快了在該領域的佈局, 雅高酒店集團已經投資並購了多家高端度假租賃企業, 溫德姆集團收購了C2C模式的非標住宿企業Wimdu。

作為全球最大的替代性住宿企業, Airbnb已經累計完成34億美元融資, 估值超過絕大多數國際酒店集團, 其在業務拓展方面亦一直走在最前方, 為了完成自身發展目標和對股東負責, Airbnb一直在積極擴張。 截至目前, Airbnb已經完成數十次並購交易, 從這些連續的佈局可以看到短租業未來的可能的發展方向和想像空間。

近日, Rented.com創始人兼CEO Andrew McConnell根據Airbnb的一系列佈局, 對其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大膽推測。 從B端到C端、從針對房東和客人的住宿服務到機票預訂、目的地打車、美食、目的地旅遊活動、找工作、房產交易等, 距離實現“Live There”會越來越近。

在提供的住宿產品等級上, Airbnb首次進行了拓展嘗試, 今年2月份, Airbnb據說花費近3億美元收購的私人度假租賃平臺Luxury Retreats, 這種擴大房源預訂範圍的做法表明Airbnb有意進軍高端度假租賃市場。

把業務拓展至度假租賃物業管理領域, 或許會成為Airbnb未來更大的動作, Airbnb首次嘗試涉足度假租賃物業管理領域是在去年夏天推出的由設計師、工程師等組成的Samara Select專案。 報告顯示, 這個專案不僅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而且創造的利潤比傳統業務還高。

如果把Airbnb的這個項目與其通過“找到超級房東”特性大力推動其平臺專業化的舉措聯繫起來, 最終的結論是, Airbnb很有可能在這一領域越來越向專業化道路發展。

自2008年成立以來, 雖然Airbnb一直在堅持其C2C房源分享模式, 但平臺上卻出現了越來越多比例的專業“二房東”, 這成為了他們的全職工作, 這些專業“二房東”帶來的收入也在不斷提升, 因此, 那些短租平臺上並不是純粹的個人分享出來的房源, 也不見得主人會跟客人同住在一個屋簷下, 顯然, 事實已經證明, 提供必要的房源託管減少房東的煩惱、及時的入住服務對保障使用者體驗極為關鍵, Airbnb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但是, 業內人士都知道, 物業管理業務是線上短租業務中操作最難、最難預測和最難實現標準化的業務。 比如房屋清潔打掃、房源篩選、辦理客人入住手續、及時反應住宿期間客人的請求等等專業服務。 目前中國的途家乃是一家大型度假租賃管理公司, 從事C2C業務的小豬為了提升用戶體驗, 也推出了一系列房屋管理業務, 比如清潔、智慧門鎖等。 無論是B2C還是C2C模式的度假租賃企業, 都需要專業的物業管理業務保障客人體驗的流暢, 這一趨勢也成為諸多初創垂直個性化的線上短租企業努力的方向, 正因如此, 如果要走這條道路, Airbnb未來可能會收購一家及或多家度假租賃管理公司。

Airbnb的下一個收購物件會是什麼公司呢?

如果Airbnb把城市租賃繼續當成是主要收入來源, 那麼Sonder(美國房地產交易平臺)、Zillow(Expedia創始人聯合創辦的線上房地產交易平臺)等公司可能在Airbnb考慮之內。 如果還想要做出更大的動作, 那麼收購度假房屋管理公司Vasaca平臺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如果收購Luxury Retreats後想再收購一家更豪華的度假租賃管理公司, Airbnb可能對Utopian或Invited home更感興趣。

Airbnb會走相反的另一條道路嗎?換句話說, Airbnb已在豪華分銷領域作出重大佈局, 它會把往其他方向(比如客棧分銷)發展嗎?

度假租賃管理公司收購分銷網站

如果往這個方向發展, 那麼收購上市公司民宿客棧預訂網站Hostelworld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 要是度假租賃管理公司把分銷網站收購了呢?

對Airbnb來說, 如果分銷網站能夠很好地融入度假租賃管理平臺(Vacation Rental Management), 那麼VRM同樣也能被整合到分銷網站中。

長期以來,關於酒店與OTA之間的直訂大戰不絕於耳,各大酒店利用各種行銷手段來吸引客人直接去官網預訂酒店,借此提高官網直訂比例。

那麼,酒店怎樣才能做到自己不用創辦OTA,又能減少支付給OTA的傭金費用呢?傭金費用較低或不用支付傭金才能提升企業的利潤。

去年12月,溫德姆酒店集團通過其子公司收購了Wimdu,這麼說來大型度假租賃管理公司收購分銷網站的想法不算十分有創意。但是,如果此項交易對溫德姆有戰略意義,那麼這種做法對2016年獲得4000萬美元融資的Vacasa、今年3月剛獲得2100萬美元C輪融資的Turnkey以及獲得2700萬美元新債務融資的Vacation Rental Pros會不會有什麼啟發呢?

可能會有一些啟發。但是,這些度假租賃管理公司的收購物件是誰呢?

目前,市場上與Airbnb類似或相關的房源預訂網站比比皆是。儘管有一些公司如HomeAway(被Expedia收購)、HouseTrip(被TripAdvisor收購),還有剛剛提到的Wimdu(一家C2C非標住宿預定平臺,對標Airbnb,被溫德姆收購)被大公司收購,還有很多類似的公司在尋找出路。

由於Expedia已經收購HomeAway,度假租賃管理公司可能會成為這些企業的救命稻草,也可能幫助他們找到出路。

度假租賃管理公司收購城市短租管理公司

不過,另一種情況是,度假租賃管理公司可能收購城市短租管理公司

過去的兩年裡,推動非標住宿業務增長的最大因素是由城市短租專業管理拉動的增長。

在這一領域,增長速度比較快和比較掙錢的企業,如Sonder、Pillow、Stay Alfred(酒店式高端公寓住宿平臺)、BookUrban都能夠持續獲得融資後擴張業務。

同時,傳統的VRM擁有長期經營現在城市所需要的業務經驗,他們懂得如何與房東合作,如何為客人提供無與倫比的體驗專案,讓他們成為回頭客,還懂得如何在獲取利潤的同時保證客人的體驗。

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度假租賃管理公司看到創新模式企業獲得成功以及市場帶來的巨大發展機會,他們也會順應這個發展潮流,收購短租管理公司嗎?

如上所述,很多短租管理公司都獲得了千萬級美元巨額融資。那麼,他們中會有使用獲得的融資通過收購度假租賃管理公司進軍傳統度假租賃市場的嗎?

初創企業收購成熟型企業聽起來似乎有點不自量力,但當年美國線上(AOL)不也是通過其暴漲的股價,利用其新模式作為科技企業說服投資者,把時代華納這個大公司收購了嗎?

這種以小吃大的交易的確成功了,儘管我們都知道時隔15年後兩家再次分道揚鑣。

現在的問題,Airbnb坐擁幾十億美元現金,它準備花在哪兒呢?

去年8月,Airbnb又獲得新一輪8.5億美元融資後,所有人都在關注這個科技巨頭如何花這筆錢。其創始人兼CEO Brian Chesky曾公開表示,Airbnb現在的短租業務在未來營收中占比不到一半,那麼Airbnb下一步要往哪個方向發展呢?

推出機票業務

最明顯的發力點是機票業務,這不僅僅是因為Airbnb已經宣佈要進入這個領域的計畫。

如果Airbnb的願景是成為“旅遊業的亞馬遜”,那麼它要不僅能為旅行者在目的地提供住宿服務,首先要想到如何把他們送到達目的地。大多數人都認為,那只是想辦法弄到機票預訂引擎的事兒。不過,Chesky已經表示,Airbnb的想法不是一個“預訂引擎”就能解決的問題。

那Airbnb有可能收購一家航空公司嗎?

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瘋狂,但別忘了Airbnb目前估值310億美元,而捷藍航空的市值才70億美元,Airbnb還是具備這個收購能力的。

佈局地面交通

那麼,到了機場以後,你怎麼才能到達你在Airbnb網站上預訂的房源呢?Airbnb會通過收購打車公司進軍地面交通領域嗎?

收購地面交通領域的打車巨頭Uber可能有點不太現實,因為當前Airbnb估值310億美元,不可能收購市值高達700億美元的Uber。

同時,Uber在美國的競爭對手Lyft正在想法設法通過再次融資使其估值達到60億美元。如果Airbnb在這個領域想找到比Lyft還小的公司,那麼收購Juno或Via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佈局餐飲服務

現在,你到了一座新城市,也已找到住的地方,那麼想去哪兒吃飯呢?

其實,Airbnb很早就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早在2014年,Chesky就鼓勵三藩市的房東在家裡做飯,邀請陌生人共餐。如果Airbnb想加大這個業務的投資力度,並購是個不錯的選擇。

EatWith、Meansharing和Gnammmo等公司似乎都符合Airbnb社區式的理念,收購其中一家公司未嘗不可能。

如果完成了一系列佈局,現在的情況是:你到了目的地(可能是乘坐飛機進行的長距離交通),找到落腳地方(通過Airbnb在當地叫車),也知道去哪兒吃飯,接下來幹什麼呢?

Airbnb去年11月在全球房東大會上推出的Trips顯然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Trips不僅提供住宿,還提供體驗項目(Experiences)和目的地攻略(Places)服務,該業務推出後一直發展很迅速,那麼Airbnb會對連接遊客和本地專家嚮導的服務平臺Kimkim或旅行社感興趣嗎?

儘管整個行程以旅遊為目的,但有時候在旅行的時候未免需要臨時處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那麼在這種情況下Airbnb又可能拓展至辦公領域。

Breather和Knotel在這個領域已經聲名鵲起,Airbnb收購其中一家可能是快速進入這個新興市場的最好辦法。

匪夷所思的結論:Live There?

以上種種猜測之後,接下來得出的結果可能是關於Airbnb的終極結論。如果你相信Airbnb打的廣告“Don't just go there. Live there.”那麼,如果住在那兒,不能沒有工作吧?那麼Airbnb可以幫助人們找工作嗎?收購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職業者招聘網站Upwork或許可以幫助他們實現這個想法。

但是,即便如此,你還是沒有實現Airbnb宣導的“Don't go there, live there”中的“live there”,不是嗎?要想真正實現這個願景,Airbnb要解決人們長期住在那兒的住宿問題,那麼Airbnb有沒有可能因此進入房屋交易市場呢?如果可能,Expedia創始人Rich Barton創辦的房屋和地產交易平臺Zillow似乎是個不錯的機會,目前Zillow市值在60億美元左右。

按照Airbnb現在的實踐情況來看,以上想法也不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那麼VRM同樣也能被整合到分銷網站中。

長期以來,關於酒店與OTA之間的直訂大戰不絕於耳,各大酒店利用各種行銷手段來吸引客人直接去官網預訂酒店,借此提高官網直訂比例。

那麼,酒店怎樣才能做到自己不用創辦OTA,又能減少支付給OTA的傭金費用呢?傭金費用較低或不用支付傭金才能提升企業的利潤。

去年12月,溫德姆酒店集團通過其子公司收購了Wimdu,這麼說來大型度假租賃管理公司收購分銷網站的想法不算十分有創意。但是,如果此項交易對溫德姆有戰略意義,那麼這種做法對2016年獲得4000萬美元融資的Vacasa、今年3月剛獲得2100萬美元C輪融資的Turnkey以及獲得2700萬美元新債務融資的Vacation Rental Pros會不會有什麼啟發呢?

可能會有一些啟發。但是,這些度假租賃管理公司的收購物件是誰呢?

目前,市場上與Airbnb類似或相關的房源預訂網站比比皆是。儘管有一些公司如HomeAway(被Expedia收購)、HouseTrip(被TripAdvisor收購),還有剛剛提到的Wimdu(一家C2C非標住宿預定平臺,對標Airbnb,被溫德姆收購)被大公司收購,還有很多類似的公司在尋找出路。

由於Expedia已經收購HomeAway,度假租賃管理公司可能會成為這些企業的救命稻草,也可能幫助他們找到出路。

度假租賃管理公司收購城市短租管理公司

不過,另一種情況是,度假租賃管理公司可能收購城市短租管理公司

過去的兩年裡,推動非標住宿業務增長的最大因素是由城市短租專業管理拉動的增長。

在這一領域,增長速度比較快和比較掙錢的企業,如Sonder、Pillow、Stay Alfred(酒店式高端公寓住宿平臺)、BookUrban都能夠持續獲得融資後擴張業務。

同時,傳統的VRM擁有長期經營現在城市所需要的業務經驗,他們懂得如何與房東合作,如何為客人提供無與倫比的體驗專案,讓他們成為回頭客,還懂得如何在獲取利潤的同時保證客人的體驗。

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度假租賃管理公司看到創新模式企業獲得成功以及市場帶來的巨大發展機會,他們也會順應這個發展潮流,收購短租管理公司嗎?

如上所述,很多短租管理公司都獲得了千萬級美元巨額融資。那麼,他們中會有使用獲得的融資通過收購度假租賃管理公司進軍傳統度假租賃市場的嗎?

初創企業收購成熟型企業聽起來似乎有點不自量力,但當年美國線上(AOL)不也是通過其暴漲的股價,利用其新模式作為科技企業說服投資者,把時代華納這個大公司收購了嗎?

這種以小吃大的交易的確成功了,儘管我們都知道時隔15年後兩家再次分道揚鑣。

現在的問題,Airbnb坐擁幾十億美元現金,它準備花在哪兒呢?

去年8月,Airbnb又獲得新一輪8.5億美元融資後,所有人都在關注這個科技巨頭如何花這筆錢。其創始人兼CEO Brian Chesky曾公開表示,Airbnb現在的短租業務在未來營收中占比不到一半,那麼Airbnb下一步要往哪個方向發展呢?

推出機票業務

最明顯的發力點是機票業務,這不僅僅是因為Airbnb已經宣佈要進入這個領域的計畫。

如果Airbnb的願景是成為“旅遊業的亞馬遜”,那麼它要不僅能為旅行者在目的地提供住宿服務,首先要想到如何把他們送到達目的地。大多數人都認為,那只是想辦法弄到機票預訂引擎的事兒。不過,Chesky已經表示,Airbnb的想法不是一個“預訂引擎”就能解決的問題。

那Airbnb有可能收購一家航空公司嗎?

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瘋狂,但別忘了Airbnb目前估值310億美元,而捷藍航空的市值才70億美元,Airbnb還是具備這個收購能力的。

佈局地面交通

那麼,到了機場以後,你怎麼才能到達你在Airbnb網站上預訂的房源呢?Airbnb會通過收購打車公司進軍地面交通領域嗎?

收購地面交通領域的打車巨頭Uber可能有點不太現實,因為當前Airbnb估值310億美元,不可能收購市值高達700億美元的Uber。

同時,Uber在美國的競爭對手Lyft正在想法設法通過再次融資使其估值達到60億美元。如果Airbnb在這個領域想找到比Lyft還小的公司,那麼收購Juno或Via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佈局餐飲服務

現在,你到了一座新城市,也已找到住的地方,那麼想去哪兒吃飯呢?

其實,Airbnb很早就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早在2014年,Chesky就鼓勵三藩市的房東在家裡做飯,邀請陌生人共餐。如果Airbnb想加大這個業務的投資力度,並購是個不錯的選擇。

EatWith、Meansharing和Gnammmo等公司似乎都符合Airbnb社區式的理念,收購其中一家公司未嘗不可能。

如果完成了一系列佈局,現在的情況是:你到了目的地(可能是乘坐飛機進行的長距離交通),找到落腳地方(通過Airbnb在當地叫車),也知道去哪兒吃飯,接下來幹什麼呢?

Airbnb去年11月在全球房東大會上推出的Trips顯然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Trips不僅提供住宿,還提供體驗項目(Experiences)和目的地攻略(Places)服務,該業務推出後一直發展很迅速,那麼Airbnb會對連接遊客和本地專家嚮導的服務平臺Kimkim或旅行社感興趣嗎?

儘管整個行程以旅遊為目的,但有時候在旅行的時候未免需要臨時處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那麼在這種情況下Airbnb又可能拓展至辦公領域。

Breather和Knotel在這個領域已經聲名鵲起,Airbnb收購其中一家可能是快速進入這個新興市場的最好辦法。

匪夷所思的結論:Live There?

以上種種猜測之後,接下來得出的結果可能是關於Airbnb的終極結論。如果你相信Airbnb打的廣告“Don't just go there. Live there.”那麼,如果住在那兒,不能沒有工作吧?那麼Airbnb可以幫助人們找工作嗎?收購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職業者招聘網站Upwork或許可以幫助他們實現這個想法。

但是,即便如此,你還是沒有實現Airbnb宣導的“Don't go there, live there”中的“live there”,不是嗎?要想真正實現這個願景,Airbnb要解決人們長期住在那兒的住宿問題,那麼Airbnb有沒有可能因此進入房屋交易市場呢?如果可能,Expedia創始人Rich Barton創辦的房屋和地產交易平臺Zillow似乎是個不錯的機會,目前Zillow市值在60億美元左右。

按照Airbnb現在的實踐情況來看,以上想法也不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