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寫在“五四”青年節之際:歲月不老 青春未央

拉薩中學的一位學生正在彈奏彝族舞曲。

由拉薩市城關區團委和仙足島社區聯合組織開展的拉薩河淨白活動中的志願者、社區青年合影留念。

參加“馬卡魯”戶外運動的青年愛好者通過攀岩展現青春活力。

堆龍德慶區優秀青年創業者米瑪在雕刻金桐。

拉薩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們正在開展環保宣傳活動。

拉薩市城關區團委組織志願者到拉薩市盲童學校開展慰問活動。

拉薩市城關區團委和旅遊部門聯合組織廣大青年開展公益徒步活動。

由拉薩市團委組織的優秀青年赴內地學習交流活動中, 青年創業者及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正在參觀某高新技術企業。

拉薩中學的學生社團—古格社團正在表演舞蹈《古格神韻》。

優秀青年、唐卡畫家珠木巧

1917年,北洋軍閥在一次戰役中敗走湘鄂,潰軍饑疲竭慮,圍困長沙,百姓恐遭塗炭。

湖南第一師範禮堂內,青年毛澤東托腮鎖眉、沉著冷靜,內心思索著解困之法。

幾經敵我分析,並偵查清楚潰軍實情後,毛澤東向校長提出了護校守城的應敵之策。

隨後,毛澤東臨危受命,聯絡了城內員警,組織了100余名學生志願軍,攜帶著爆竹和煤油桶,兵分三路,在猴子石附近的山頭上,對企圖進城劫掠的潰軍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包圍之勢。

接著,這群年輕人不畏敵軍,燃爆竹、同射槍、齊聲高喊。霎時間,槍“炮”齊鳴,聲威震天,猶如千軍萬馬橫掃過來,潰軍似驚弓之鳥,頃刻土崩,3000余官兵繳械投降。

這是時年24歲,年輕膽大的毛澤東首次組織軍事行動,也就是在毛澤東的帶領下,一群小青年挽救了長沙城和城中的百姓。

時代蹉跎、風雲際會,在那個民族危亡、生民悲苦的年代,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果敢沉著、善良智慧、渾身是膽的青年人在為家國興亡高聲呐喊,年輕的先鋒軍們為我們今天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

歲月鬥轉、滄桑百年,遠去的硝煙沒入了歷史的纖塵,昨天的日月早已換了今日的新天。

現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征程上,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共進,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這其中,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敢拼敢幹的青年人投身其中,他們有夢想、勇奮鬥、敢擔當,無論在校園,還是在社會,他們都帶著對未來一往無前的執著,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唱響著青春中國的最強之音。

2017年5月4日,在這個屬於青春、致敬青春的日子裡,拉薩各族青年,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平凡的崗位中、在青蔥的校園裡,緬懷“五四”先驅,踐行“五四精神”,讓歲月長河流淌出了青春之歌,鐫刻下了成長足跡。

讓我們向所有紮根拉薩農村基層的青年幹部們;向所有為了美好明天,不斷奮鬥的拉薩青年創業者們;向所有不甘平凡,志願服務拉薩的“西部計畫”青年志願者們;向各行各業的優秀青年工作者們,致以最真誠的問候和敬意!

武繼斌,墨竹工卡縣農村青年幹部,懷揣一顆赤子之心,甘守鄉村的清苦,甘當村民的公僕,多少個寒暑日夜,自學藏語,遍訪貧困戶,為孩子們補課,為村民找工作、割青稞、調解糾紛、安裝調試生產生活設施,給村裡修橋,自掏腰包幫助孤寡老人……他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成了村民最親最敬的人。

旦增羅布,“善行客”慈善組織發起人,堆龍德慶區古傳民族手工業公司創始人,“90後”的他成熟、善良、勇敢,從輟學工作到發起慈善組織,再到創業成立專門幫助殘障人士實現人生夢想的手工藝品公司,一路艱難走來,他不拋棄、不放棄,聚力前行,每一步都伴隨著無數的真誠付出,他讓孩子有了學上,給了殘疾人尊嚴,也讓自己的青春熠熠閃光。

崔同鑫,城關區共青團“西部計畫”青年志願者,大學畢業後回應國家“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毅然來到雪域高原,進社區、走鬧市、去學校,慰問空巢老人,引導文明交通,開展愛心義教,他和同伴一起,總是出現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從“象牙塔”到社會大學,他有付出,有舞臺,也有收穫。

在我們的身邊,優秀青年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他們不畏困難奮勇前行、日積月累精耕細作,身體力行地詮釋著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

“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雖悄然百年,時移世易,但李大釗對青年人的期盼仍猶言在耳。

人生之路,時而坦途、時而陡坡,時而高山、時而大川,但青年風華正茂,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在無盡的考驗中,最能歷練出自強不息的意志品格、銳意進取的精神氣魄。

山河青未了,明日不老心。且看砥礪前行的青年“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五四精神”源於1919年5月4日爆發的反帝愛國青年運動“五四運動”。概括的講,“五四精神”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其核心內涵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作為當代青年,有責任、有義務、有需要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把這筆寶貴的精神遺產傳承下去,並將其核心內涵貫徹到工作、學習、生活中,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

為了使廣大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青年節,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青年節期間,全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青年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願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

拉薩中學的學生社團—古格社團正在表演舞蹈《古格神韻》。

優秀青年、唐卡畫家珠木巧

1917年,北洋軍閥在一次戰役中敗走湘鄂,潰軍饑疲竭慮,圍困長沙,百姓恐遭塗炭。

湖南第一師範禮堂內,青年毛澤東托腮鎖眉、沉著冷靜,內心思索著解困之法。

幾經敵我分析,並偵查清楚潰軍實情後,毛澤東向校長提出了護校守城的應敵之策。

隨後,毛澤東臨危受命,聯絡了城內員警,組織了100余名學生志願軍,攜帶著爆竹和煤油桶,兵分三路,在猴子石附近的山頭上,對企圖進城劫掠的潰軍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包圍之勢。

接著,這群年輕人不畏敵軍,燃爆竹、同射槍、齊聲高喊。霎時間,槍“炮”齊鳴,聲威震天,猶如千軍萬馬橫掃過來,潰軍似驚弓之鳥,頃刻土崩,3000余官兵繳械投降。

這是時年24歲,年輕膽大的毛澤東首次組織軍事行動,也就是在毛澤東的帶領下,一群小青年挽救了長沙城和城中的百姓。

時代蹉跎、風雲際會,在那個民族危亡、生民悲苦的年代,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果敢沉著、善良智慧、渾身是膽的青年人在為家國興亡高聲呐喊,年輕的先鋒軍們為我們今天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

歲月鬥轉、滄桑百年,遠去的硝煙沒入了歷史的纖塵,昨天的日月早已換了今日的新天。

現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征程上,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共進,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這其中,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敢拼敢幹的青年人投身其中,他們有夢想、勇奮鬥、敢擔當,無論在校園,還是在社會,他們都帶著對未來一往無前的執著,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唱響著青春中國的最強之音。

2017年5月4日,在這個屬於青春、致敬青春的日子裡,拉薩各族青年,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平凡的崗位中、在青蔥的校園裡,緬懷“五四”先驅,踐行“五四精神”,讓歲月長河流淌出了青春之歌,鐫刻下了成長足跡。

讓我們向所有紮根拉薩農村基層的青年幹部們;向所有為了美好明天,不斷奮鬥的拉薩青年創業者們;向所有不甘平凡,志願服務拉薩的“西部計畫”青年志願者們;向各行各業的優秀青年工作者們,致以最真誠的問候和敬意!

武繼斌,墨竹工卡縣農村青年幹部,懷揣一顆赤子之心,甘守鄉村的清苦,甘當村民的公僕,多少個寒暑日夜,自學藏語,遍訪貧困戶,為孩子們補課,為村民找工作、割青稞、調解糾紛、安裝調試生產生活設施,給村裡修橋,自掏腰包幫助孤寡老人……他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成了村民最親最敬的人。

旦增羅布,“善行客”慈善組織發起人,堆龍德慶區古傳民族手工業公司創始人,“90後”的他成熟、善良、勇敢,從輟學工作到發起慈善組織,再到創業成立專門幫助殘障人士實現人生夢想的手工藝品公司,一路艱難走來,他不拋棄、不放棄,聚力前行,每一步都伴隨著無數的真誠付出,他讓孩子有了學上,給了殘疾人尊嚴,也讓自己的青春熠熠閃光。

崔同鑫,城關區共青團“西部計畫”青年志願者,大學畢業後回應國家“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毅然來到雪域高原,進社區、走鬧市、去學校,慰問空巢老人,引導文明交通,開展愛心義教,他和同伴一起,總是出現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從“象牙塔”到社會大學,他有付出,有舞臺,也有收穫。

在我們的身邊,優秀青年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他們不畏困難奮勇前行、日積月累精耕細作,身體力行地詮釋著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

“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雖悄然百年,時移世易,但李大釗對青年人的期盼仍猶言在耳。

人生之路,時而坦途、時而陡坡,時而高山、時而大川,但青年風華正茂,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在無盡的考驗中,最能歷練出自強不息的意志品格、銳意進取的精神氣魄。

山河青未了,明日不老心。且看砥礪前行的青年“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五四精神”源於1919年5月4日爆發的反帝愛國青年運動“五四運動”。概括的講,“五四精神”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其核心內涵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作為當代青年,有責任、有義務、有需要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把這筆寶貴的精神遺產傳承下去,並將其核心內涵貫徹到工作、學習、生活中,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

為了使廣大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青年節,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青年節期間,全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青年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願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