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城市探險=靈異獵奇?北京探圈的老炮兒有話要說

當“城市探險”這個詞彙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武裝起自己出現在各個

山洞、地堡之時。 在歷史縱橫、神秘莫測的地方

你是否真的瞭解城市探險是什麼?

而那些首開探路的先行者們和城探之間

又有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

這次就以北京城探圈兒兩位lever封神的老炮兒

給大家開個篇先

▲城探老炮兒:大輝與清風如魅

這哥倆在北京城市探險圈可謂資歷頗深,

一位是城探圈兒最會寫詩的指揮官清風如魅

一位是斥候戰術小隊的顏值擔當大輝

從戰爭歷史到軍事裝備, 再到地點勘探、戶外技能

他倆能操著一口地道的京腔給你聊上一整天不重樣

玩城探的新人若能跟著他倆探上一遭

那基本就能把城探的規矩和技能學上不少

本女巫有幸跟著他倆夜探了北京地下城

整體感受頗深, 下文會做出此行分享

Tips:文末有高逼格裝備等你解鎖

播放音樂, 一同起飛

Blood On The MotorwayDJ Shadow - Reconstructed The Best of DJ Shadow

不可不知的城探起源

分享前先瞭解下城探的文化:“城市探險”英文原文為urban exploration(簡稱:urbex或UE), 它的歷史最遠可追溯到1793年------一位名為Philibert Aspairt的法國人點著蠟燭獨自探尋了巴黎的人骨墓穴,

被城探圈認定為城市探險第一人。

▲18世紀, 巴黎爆發瘟疫時遇難的人們在這裡被埋葬, 陰森潮濕昏暗的地道高約2到3米, 一邊是石牆, 另一邊就是成堆的駭人屍骨。

經過100年的緩慢發展,

在20世紀初城市探險開始漸漸形成, 並在上世紀80年代後初具規模。 “城市探險有明顯的後現代痕跡”, 專門論述城市探險現象的uer網路版試圖說明為什麼城市探險能夠在全球各個角落萌生。

在美洲、亞洲、澳大利亞等地戰後建立了大部分現代建築的國家, 城市探險者們把目光鎖定在廢棄的工廠、醫院、電影院和博物館等公共設施, 而歐洲的城市探險愛好者們除了這些公共設施, 也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那些戰後遺留的碉堡和歷史悠久卻無人所有的城堡。 就像動畫片《忍者神龜》描繪的一樣, 有著巨大網路的下水道和地下蒸汽通道的紐約, 成為城市探險者最鍾愛的地方。

▲美國的“城市探險者”史蒂夫·鄧肯熱衷於探索大城市地下空間,紐約總長1萬余公里的下水管道,他親自走過的大約有1%。圖為美國紐約的城市探險者在下水道中探險

2005年城市探險開始在中國興起,北京、上海、濟南、青島等地開始形成了自己的城市探險組織。網路上也湧現出各個論壇小組。

城市探險也被叫做“鑽溝” 、 “城市地洞尋寶”或“建築駭客入侵” 。 這種活動的性質決定了它含有各種風險,包括人身危險,以及被逮捕、處罰的風險,大輝和清風也一再強調城探的紀律和安全。

▲裝備專業的大輝小組

解鎖城探

▲從鏽跡斑斑的鐵門進入北京地下城通道,迎面而來的都是潮濕腐朽的味道

▲地道內有不少積水,應該是從地表滲下來雨水,還好清風提前備好了雨靴,So 探險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防患於未然。

▲入口處鐘乳石一樣的碳酸鈣沉積物稍顯壯觀,漆黑的地道內時而會傳來地鐵轟然而過的響聲,在地道內任何細小的聲音都會被無限放大

▲清風與大輝的身影在地道中盡顯偉岸,可估算出地道的高度大約在兩米,每次探險一般人手兩個手電筒,隨時預備突發狀況。清風談起曾經就有隊友因為買手電筒圖了便宜,在一次探索中喪命。所以城探絕非兒戲。

▲大輝背包上的頻閃燈光在黑暗中格外醒目,後來得知這是專業軍事裝備,名為:小蝸牛 ,也是美國海豹突擊隊專門用於作戰的定位工具。

▲城探人個個身手矯健

▲這種蟋蟀近親叫灶馬,只會出現在潮濕黑暗的地方,大輝說它們在城探中很常見,有次在探險時,碰到一處牆縫突然湧出上百隻這種潮蟲,糊了一頭頂。我腦補了《木乃伊歸來》裡的場景……頓時雞皮疙瘩起了一身

▲毛絮狀的黴菌也是地道中的常見客,經常會大面積

鋪滿牆面

▲大輝在攀爬,地道有不少分叉口,但大多出於安全被鎖死,我們沒有貿然撬鎖。

▲地道貫通整個京城,通信纜也一路跟隨,牆面上每隔一米都用紅色顏料標注了距離

地道若要全部走完不太現實,此行可探的東西不多,可以說是一次簡單的城市探險,感興趣的探友日後可以跟著大神們去更野更難的點兒。

說說城探那些事兒

“去探尋好玩的、有趣的地方,

同時也去思考那些複雜的、沉重的領域。”

▲大輝的斥候城探小組三劍客,個個都是裝備精良、行動默契的專業玩家

清風如魅

虢國人

自幼沉浸於地理探險中無法自拔

各類小戲無所不能

曾著有

《城探者說》

中國城市探險版主

大輝

巴西柔術教練

自由攝影師

軍事愛好者

斥候城探小隊隊長

中國城市探險版主

這兩位北京老炮兒在城市探險中各有所長,清風前輩擅探點,酷愛鑽研地圖地形,對戰爭歷史有很深的研究,每個城探地點他都會細心地手寫入冊,在軍事作戰中他相當於戰略部署的指揮官。

而大輝擅偵測,通曉軍事領域的各種裝備和戰術,加上習有巴西柔術,體能也是他的優勢。

▲上一張大輝霸氣側漏的巴西柔術照

▲清風大神的字也寫的是相當瀟灑,這一本小冊子收錄了他近五年的探點記錄,從座標到亮點,一目了然,稱其為城探秘笈絕不為過。

▲清風前輩風趣幽默,但為人相當低調,探險的照片沒幾張正面,全是些環境人像神馬的。

他們說起4月份北京城探組織在山裡的一個廢棄兵工廠探險,清風在試甩棍時誤以為牆角是個酒瓶子,但隨著一聲悶響,他立即意識到這不對勁兒,擦掉灰塵這才發現是個40火箭筒(RPG7彈頭),一行人立馬興奮地開始了研究,當然探險中發現的物件都是不會帶走的,考察後就放回原處是規矩。

▲40火箭筒(RPG7彈頭)

聊到這兩位老城探有些話要說:“最近很多所謂的城市探險者如雨後順著廁所牆邊出現的小蘑菇般出現,他們翻牆越脊、溜門撬鎖、隨意噴塗、任意破壞,給城市探險者們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牆上的亂塗亂畫實為不雅,城市探險者不等於破壞者

這幾年的城探經歷使得清風前輩發現了很多問題,他有些憤憤的總結道:城探有城探的規矩,無論是老人兒還是菜鳥,規矩都不是某個人制定的,也不是針對某個人指定的,而是大家長期經驗教訓的總結!是得到大家公認的規矩!我們選擇了城探,城探也在選擇我們,我們探索廢墟,發現歷史!

女巫認為在國內,不光是城探圈魚龍混雜、毫無章法,近幾年頻頻出現的獨行驢友遇難事件更足以說明國人的安全意識淡薄、專業知識欠缺!有好奇心和冒險意識是好的,但一切都應以安全和預防為前提,連基本的生存技能都不懂的話,說句不好聽的,出去探險就等於去送死。

▲隨身EDC是戶外圈、城探圈的標配,無論身處深山荒野還是城市廢墟,它們都能派上用場。

大輝近幾日參與拍攝了《去探索——城市探險家》紀錄片,此行中去探了人骨洞,此洞的深處有一些當年中日戰爭遺留的白骨。“由於現在玩城探的越來越多,素質也層次不齊。這裡沒有被保護起來,洞內的頭骨不少被砸碎或者被帶走了。”大輝邊說邊無奈的搖頭:“很多人會關心遇沒遇到靈異現象,在這我要說,我探險去過太多兇險的地兒,死過人的也多了去,並沒遇到過什麼靈異現象,不少人去探險就是沖著靈異去的,你守規矩去探那沒問題,不過靈異大多都是些噱頭而已。”

▲探洞過程發現當年日軍的彈殼和手雷扣

城探最可怕的事

看過《行屍走肉》的都知道,那裡邊兒喪屍還真都不可怕,頂多被咬了也就變異了,最可怕的是你還活著,並且碰到了活人。

城探中最恐怖的事也差不多,並不怕什麼坑道黑,坑道黑大家都有手電筒,也不怕什麼超自然現象,那都自個兒嚇自個兒的事,最可怕的是那坑道裡有一燈亮著。或者地上有煙頭或有吸毒的痕跡。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提高警惕,用來自衛的刀必須要握在手裡。

大輝和清風在這幾年的城探經歷中就沒少遇到這種事,有次去唐山探洞(具體位置不可外泄)一進洞便發現了有人吸毒的痕跡,但又看不到人,遇到這種情況所有人的心都會一直懸著,好在那次吸毒的人早已離開,全程沒發生意外。還有次在昌平北山,那裡有個沒修完的廢棄軍工廠,北京城探隊一進洞就看到一個房間裡躺著一流浪漢,頭旁邊放著兩把菜刀,膽兒大的探友躡手躡腳去把刀給扔到了遠處,那次也是萬幸,流浪漢一直熟睡,探險隊也沒有打擾到他。幾次與人的相遇才是他們最心悸的探險經歷,遇到流浪狗、兇殺案現場、墳地都不算什麼。

城探地點的選擇

清風前輩一般會通過各種管道去搜集資訊(包括翻閱歷史文獻、軍事書籍、城市探險論壇交流、查找衛星圖等等)經過一系列的整理分析後最終確定目的地。

有的地方很容易就能找到,有的地方因為地形地貌的變化會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才能找到。有的就根本完全找不到了,有的找到了會發現被改造或開發等原因不能進入了。也有些地下空間會有很深的積水不能進入了。實際上不少地點都是老城探人的秘密珍藏,是不會輕易透漏出來的。

總之,尋找地點也是城市探險的一項必備技能,也是城市探險的樂趣之一,還是自己去發現更有意思。

城探的組織和裝備

清風和大輝的組織裡,每個人都有專門的明確分工,有人專門負責安全保障,有專職攝影和攝像師,有的專職掌握醫療急救知識的隊員隨身攜帶急救包。

每次行動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做無謂的冒險,頭盔,護目鏡,手套,護膝,防毒面具等等護具一樣不少。安全繩索,安全扣具也都隨身攜帶。每個隊員最好佩戴通訊用無線電臺,並有一台數位集群電臺隨時和其他友隊聯繫。

有關城探攝影

這組照片來自攝影師:Steve Duncan,他也是一位城市歷史學家、探險家。他走訪全球多個城市的下水道、隧道、地鐵等地底世界,還拍下眾多氣氛迷人、神秘懸疑的作品。

▲比利時城市廢墟 圖片來自inhiu

▲保加利亞buzludzha紀念碑 圖片來自inhiu

▲比利時冷卻塔 圖片來自inhiu

▲以上為大輝的攝影作品

▲手機初試城探攝影 來自西皮女巫

城市探險還延伸出了城探攝影,這與廢墟攝影還是有一定不同,廢墟攝影主要表現的是廢墟與破敗,而城探攝影更多的是表現人與環境、對歷史的記錄。

就好比戶外攝影師與風光攝影師,一個記錄賽事,一個定格風景,所拍攝的內容不同,所需要的裝備和技能也都不同,在這裡就不詳細列舉了。放幾張大輝以及其他攝影師拍攝的城探大片作為欣賞,也希望城探愛好者們安全至上,負責任的城探!

▲美國的“城市探險者”史蒂夫·鄧肯熱衷於探索大城市地下空間,紐約總長1萬余公里的下水管道,他親自走過的大約有1%。圖為美國紐約的城市探險者在下水道中探險

2005年城市探險開始在中國興起,北京、上海、濟南、青島等地開始形成了自己的城市探險組織。網路上也湧現出各個論壇小組。

城市探險也被叫做“鑽溝” 、 “城市地洞尋寶”或“建築駭客入侵” 。 這種活動的性質決定了它含有各種風險,包括人身危險,以及被逮捕、處罰的風險,大輝和清風也一再強調城探的紀律和安全。

▲裝備專業的大輝小組

解鎖城探

▲從鏽跡斑斑的鐵門進入北京地下城通道,迎面而來的都是潮濕腐朽的味道

▲地道內有不少積水,應該是從地表滲下來雨水,還好清風提前備好了雨靴,So 探險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防患於未然。

▲入口處鐘乳石一樣的碳酸鈣沉積物稍顯壯觀,漆黑的地道內時而會傳來地鐵轟然而過的響聲,在地道內任何細小的聲音都會被無限放大

▲清風與大輝的身影在地道中盡顯偉岸,可估算出地道的高度大約在兩米,每次探險一般人手兩個手電筒,隨時預備突發狀況。清風談起曾經就有隊友因為買手電筒圖了便宜,在一次探索中喪命。所以城探絕非兒戲。

▲大輝背包上的頻閃燈光在黑暗中格外醒目,後來得知這是專業軍事裝備,名為:小蝸牛 ,也是美國海豹突擊隊專門用於作戰的定位工具。

▲城探人個個身手矯健

▲這種蟋蟀近親叫灶馬,只會出現在潮濕黑暗的地方,大輝說它們在城探中很常見,有次在探險時,碰到一處牆縫突然湧出上百隻這種潮蟲,糊了一頭頂。我腦補了《木乃伊歸來》裡的場景……頓時雞皮疙瘩起了一身

▲毛絮狀的黴菌也是地道中的常見客,經常會大面積

鋪滿牆面

▲大輝在攀爬,地道有不少分叉口,但大多出於安全被鎖死,我們沒有貿然撬鎖。

▲地道貫通整個京城,通信纜也一路跟隨,牆面上每隔一米都用紅色顏料標注了距離

地道若要全部走完不太現實,此行可探的東西不多,可以說是一次簡單的城市探險,感興趣的探友日後可以跟著大神們去更野更難的點兒。

說說城探那些事兒

“去探尋好玩的、有趣的地方,

同時也去思考那些複雜的、沉重的領域。”

▲大輝的斥候城探小組三劍客,個個都是裝備精良、行動默契的專業玩家

清風如魅

虢國人

自幼沉浸於地理探險中無法自拔

各類小戲無所不能

曾著有

《城探者說》

中國城市探險版主

大輝

巴西柔術教練

自由攝影師

軍事愛好者

斥候城探小隊隊長

中國城市探險版主

這兩位北京老炮兒在城市探險中各有所長,清風前輩擅探點,酷愛鑽研地圖地形,對戰爭歷史有很深的研究,每個城探地點他都會細心地手寫入冊,在軍事作戰中他相當於戰略部署的指揮官。

而大輝擅偵測,通曉軍事領域的各種裝備和戰術,加上習有巴西柔術,體能也是他的優勢。

▲上一張大輝霸氣側漏的巴西柔術照

▲清風大神的字也寫的是相當瀟灑,這一本小冊子收錄了他近五年的探點記錄,從座標到亮點,一目了然,稱其為城探秘笈絕不為過。

▲清風前輩風趣幽默,但為人相當低調,探險的照片沒幾張正面,全是些環境人像神馬的。

他們說起4月份北京城探組織在山裡的一個廢棄兵工廠探險,清風在試甩棍時誤以為牆角是個酒瓶子,但隨著一聲悶響,他立即意識到這不對勁兒,擦掉灰塵這才發現是個40火箭筒(RPG7彈頭),一行人立馬興奮地開始了研究,當然探險中發現的物件都是不會帶走的,考察後就放回原處是規矩。

▲40火箭筒(RPG7彈頭)

聊到這兩位老城探有些話要說:“最近很多所謂的城市探險者如雨後順著廁所牆邊出現的小蘑菇般出現,他們翻牆越脊、溜門撬鎖、隨意噴塗、任意破壞,給城市探險者們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牆上的亂塗亂畫實為不雅,城市探險者不等於破壞者

這幾年的城探經歷使得清風前輩發現了很多問題,他有些憤憤的總結道:城探有城探的規矩,無論是老人兒還是菜鳥,規矩都不是某個人制定的,也不是針對某個人指定的,而是大家長期經驗教訓的總結!是得到大家公認的規矩!我們選擇了城探,城探也在選擇我們,我們探索廢墟,發現歷史!

女巫認為在國內,不光是城探圈魚龍混雜、毫無章法,近幾年頻頻出現的獨行驢友遇難事件更足以說明國人的安全意識淡薄、專業知識欠缺!有好奇心和冒險意識是好的,但一切都應以安全和預防為前提,連基本的生存技能都不懂的話,說句不好聽的,出去探險就等於去送死。

▲隨身EDC是戶外圈、城探圈的標配,無論身處深山荒野還是城市廢墟,它們都能派上用場。

大輝近幾日參與拍攝了《去探索——城市探險家》紀錄片,此行中去探了人骨洞,此洞的深處有一些當年中日戰爭遺留的白骨。“由於現在玩城探的越來越多,素質也層次不齊。這裡沒有被保護起來,洞內的頭骨不少被砸碎或者被帶走了。”大輝邊說邊無奈的搖頭:“很多人會關心遇沒遇到靈異現象,在這我要說,我探險去過太多兇險的地兒,死過人的也多了去,並沒遇到過什麼靈異現象,不少人去探險就是沖著靈異去的,你守規矩去探那沒問題,不過靈異大多都是些噱頭而已。”

▲探洞過程發現當年日軍的彈殼和手雷扣

城探最可怕的事

看過《行屍走肉》的都知道,那裡邊兒喪屍還真都不可怕,頂多被咬了也就變異了,最可怕的是你還活著,並且碰到了活人。

城探中最恐怖的事也差不多,並不怕什麼坑道黑,坑道黑大家都有手電筒,也不怕什麼超自然現象,那都自個兒嚇自個兒的事,最可怕的是那坑道裡有一燈亮著。或者地上有煙頭或有吸毒的痕跡。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提高警惕,用來自衛的刀必須要握在手裡。

大輝和清風在這幾年的城探經歷中就沒少遇到這種事,有次去唐山探洞(具體位置不可外泄)一進洞便發現了有人吸毒的痕跡,但又看不到人,遇到這種情況所有人的心都會一直懸著,好在那次吸毒的人早已離開,全程沒發生意外。還有次在昌平北山,那裡有個沒修完的廢棄軍工廠,北京城探隊一進洞就看到一個房間裡躺著一流浪漢,頭旁邊放著兩把菜刀,膽兒大的探友躡手躡腳去把刀給扔到了遠處,那次也是萬幸,流浪漢一直熟睡,探險隊也沒有打擾到他。幾次與人的相遇才是他們最心悸的探險經歷,遇到流浪狗、兇殺案現場、墳地都不算什麼。

城探地點的選擇

清風前輩一般會通過各種管道去搜集資訊(包括翻閱歷史文獻、軍事書籍、城市探險論壇交流、查找衛星圖等等)經過一系列的整理分析後最終確定目的地。

有的地方很容易就能找到,有的地方因為地形地貌的變化會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才能找到。有的就根本完全找不到了,有的找到了會發現被改造或開發等原因不能進入了。也有些地下空間會有很深的積水不能進入了。實際上不少地點都是老城探人的秘密珍藏,是不會輕易透漏出來的。

總之,尋找地點也是城市探險的一項必備技能,也是城市探險的樂趣之一,還是自己去發現更有意思。

城探的組織和裝備

清風和大輝的組織裡,每個人都有專門的明確分工,有人專門負責安全保障,有專職攝影和攝像師,有的專職掌握醫療急救知識的隊員隨身攜帶急救包。

每次行動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做無謂的冒險,頭盔,護目鏡,手套,護膝,防毒面具等等護具一樣不少。安全繩索,安全扣具也都隨身攜帶。每個隊員最好佩戴通訊用無線電臺,並有一台數位集群電臺隨時和其他友隊聯繫。

有關城探攝影

這組照片來自攝影師:Steve Duncan,他也是一位城市歷史學家、探險家。他走訪全球多個城市的下水道、隧道、地鐵等地底世界,還拍下眾多氣氛迷人、神秘懸疑的作品。

▲比利時城市廢墟 圖片來自inhiu

▲保加利亞buzludzha紀念碑 圖片來自inhiu

▲比利時冷卻塔 圖片來自inhiu

▲以上為大輝的攝影作品

▲手機初試城探攝影 來自西皮女巫

城市探險還延伸出了城探攝影,這與廢墟攝影還是有一定不同,廢墟攝影主要表現的是廢墟與破敗,而城探攝影更多的是表現人與環境、對歷史的記錄。

就好比戶外攝影師與風光攝影師,一個記錄賽事,一個定格風景,所拍攝的內容不同,所需要的裝備和技能也都不同,在這裡就不詳細列舉了。放幾張大輝以及其他攝影師拍攝的城探大片作為欣賞,也希望城探愛好者們安全至上,負責任的城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