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化視野 明星愛讀什麼書?李健讀古詩 黃軒推薦木心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近日, 螢屏上也掀起了閱讀的熱潮。 央視《朗讀者》中, 明星和素人通過朗讀的方式訴說自己的故事, 在“2017書香中國·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啟動晚會上, 李健、佟大為、黃軒、易烊千璽等明星嘉賓也紛紛現身, 實力詮釋“腹有詩書氣自華”, 並暢談讀書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李健談讀書, 年紀不同韻味不同

剛在《歌手》節目中大放異彩的李健, 一直被譽為歌唱界的音樂詩人, 此番現身晚會錄製現場, 不僅唱歌, 也讀起了詩。 李健透露, 正在醞釀將一些詩編成歌曲展現出來。 聊起自己的閱讀經驗, 李健透露:“隨著年紀變大, 越來越喜歡讀古詩。 而且很多以前背誦的詩詞, 隨著閱歷的增多, 也更能感受到其中的韻味。 ”李健舉例說:“就像‘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小時候讀覺得是因為人小, 所以看不清真面目。 但現在讀來, 就能感受到詩人想表述的那種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的意思。 有時候人需要客觀一點才能看到全貌和真相。 ”

佟大為正在讀《未來簡史》

網路時代的大背景下, 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似乎顯得更為難得。 佟大為亮出了自己的教育觀點, 就算網路上啥都能很快查到, “但孩子必須看書,

太多東西從網路管道無法得到。 ”孩子必須看書, 他還特別注意培養女兒的閱讀習慣, 女兒小時讀童話給她聽, 每天一篇, 大一些後會引導她看漫畫書。

說起讀書感受, 佟大為說, 讀一本好書的時候, 他不捨得很快讀完, 因為期待這種歡快的閱讀體驗能夠延續下去。 佟大為分享了自己的書單, “最近我正在讀《未來簡史》, 因為在朋友圈看到有幾位朋友在讀, 然後開始閱讀。 見面後還和朋友就書中內容進行交流, 增進朋友之間的感情。 ”

黃軒給劉詩詩推薦《文學回憶錄》

相比佟大為, 黃軒表示自己少年時不愛讀書, 很調皮, 真正開始喜歡閱讀是在大學畢業以後有段時間自己發展得不好、很迷茫, 他開始廣泛閱讀, 尤其喜歡讀南懷瑾的書, 通過閱讀這些書以及自己的思考, 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黃軒最想分享給觀眾的書是木心的《文學回憶錄》, 因為這本書能點燃大家對文學的熱情, 幫助觀眾有體系地去讀書, 並迅速從經典文學中得到營養。

黃軒尤其喜歡和朋友分享閱讀感受,

曾經和拍戲合作過的演員周迅、孫儷、楊冪、劉詩詩分享過閱讀感受。 他自己給劉詩詩推薦的正是《文學回憶錄》。 “閱讀對於生命來說太重要了, 每天從閱讀半小時開始吧。 ”黃軒建議道。

趙文瑄坦言要回歸書本閱讀

節目中, 趙文瑄朗讀了季羨林的《老貓》獻給自己的寵物貓大咪。 對於趙文瑄在《朗讀者》裡的表現,觀眾大贊“感動”、“溫潤如玉”,“能從蜀黍的舉動上感悟到一些東西。說他是我的靈魂導師也可以。喜歡聽他靜靜地講故事。”

相關連結

文化綜藝悄然興起

從《中國詩詞大會》火爆螢屏開始,文化類綜藝在螢屏上悄然興起。如今,《朗讀者》正在熱播,《詩書中華》《二十四節氣》《了不起的匠人》等文化類綜藝也悄然加入行列,獲得觀眾認同。這些彰顯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人文綜藝節目的興起,也許正是一個機會,引領人們重新走進經典閱讀的大門。

其中,《中國詩詞大會》從節目的內容、形式、嘉賓到舞臺的舞美、燈光,都讓人眼前一亮,古意盎然的詩詞也讓觀眾不知不覺地進入到古風意韻之中。隨後,兩檔以“朗讀”為主題的節目接過了人文綜藝的接力棒。《朗讀者》和《見字如面》都有數量巨大的擁躉。

近日開播的《詩書中華》,節目模式創新在於將詩文比賽與展示家庭家貌真人秀糅合在一起,參賽者以家庭為單位團隊合作,圍繞“詩禮傳家”“詩教家風”的主題進行對戰。獨特的節目形式既考驗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默契,又充分詮釋了該節目“詩入尋常百姓家”的核心理念。《二十四節氣》則選擇節氣這個細小的切口,以清新而不失格調的水墨畫風,展現農耕文化裡我們祖先的智慧和中華大地上的風物民俗。

網路文化節目《了不起的匠人》則從人選到器物都更加注重傳統元素,旨在展現最東方的手工藝、審美和處世哲學。節目還通過對器物深層次文化內涵的探索,展現東方獨有的文化韻味,成為一曲東方風雅的頌歌。

文化時評

為何不給青年演員更多“走心”表演的鏡頭

又一部鮮衣怒馬的古裝仙俠劇 《擇天記》於近日上線。劇中鹿晗、古力娜紮、吳倩等一眾90後演員組成的新鮮陣容讓滿螢屏都洋溢著青春氣息。由人氣偶像鹿晗出演的男主人公陳長生一時間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人稱優質偶像的鹿晗確實擁有出眾的外形條件。劇中由他飾演的陳長生臉龐俊秀眼神清澈,油紙傘、粗布衣,舉手投足間透露出充盈的“少年感”。

幾處特寫鏡頭中,斑駁的陽光將五官勾勒得更加精緻,令人想起87版《紅樓夢》劇組歷經全國海選,找到歐陽奮強出演賈寶玉,只為其“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的模樣。播出數集,圍繞陳長生的各種劇照截屏、特寫動畫已是鋪天蓋地。

平心而論,從目前已播出的劇集來看,鹿晗在《擇天記》中的表現在偶像派小生裡已居中上,尚能令人滿意。男主角陳長生是個普通少年,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厲害的武功,背負著自出生起便註定是悲劇的“天命”,逼著他走上“逆天改命”的道路。此少年雖然外表看起來與世無爭,但是骨子裡從不屈服於命運。

鹿晗的演技雖然還略顯稚嫩,但勝在自然,並非“面癱臉”,也極少“灑狗血”“表情失控”,幾場重頭戲也可圈可點。看得出鹿晗的確在表演上下了一定功夫。

只是,面對人氣偶像的出演,導演似乎急於“收視率”變現,鏡頭下生怕不能“物盡其用”。於是乎,才剛過4集,鹿晗已奉獻了2場沐浴戲。但或許讓導演沒想到的是,齒白唇紅的翩翩少年過多的裸露戲,恰恰造成了“出戲”點,對劇情推進與營造審美意境毫無意義。

近來有不少聲音都批評年輕偶像演員不敬業、演技差、怕吃苦、愛擺譜,拿著天價酬金,卻不好好拍戲。

而據《擇天記》製片人透露,鹿晗在該劇4個多月的拍攝期中,只請假過一次,每天工作近12小時,並無怨言。一棒子打死青年演員,顯然有失公允。那麼,對一個認真演戲的青年演員,導演又何必動輒逆光剪影、帶水出浴?給青年演員更多“走心”表演的鏡頭才是真正的愛惜吧。

對於趙文瑄在《朗讀者》裡的表現,觀眾大贊“感動”、“溫潤如玉”,“能從蜀黍的舉動上感悟到一些東西。說他是我的靈魂導師也可以。喜歡聽他靜靜地講故事。”

相關連結

文化綜藝悄然興起

從《中國詩詞大會》火爆螢屏開始,文化類綜藝在螢屏上悄然興起。如今,《朗讀者》正在熱播,《詩書中華》《二十四節氣》《了不起的匠人》等文化類綜藝也悄然加入行列,獲得觀眾認同。這些彰顯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人文綜藝節目的興起,也許正是一個機會,引領人們重新走進經典閱讀的大門。

其中,《中國詩詞大會》從節目的內容、形式、嘉賓到舞臺的舞美、燈光,都讓人眼前一亮,古意盎然的詩詞也讓觀眾不知不覺地進入到古風意韻之中。隨後,兩檔以“朗讀”為主題的節目接過了人文綜藝的接力棒。《朗讀者》和《見字如面》都有數量巨大的擁躉。

近日開播的《詩書中華》,節目模式創新在於將詩文比賽與展示家庭家貌真人秀糅合在一起,參賽者以家庭為單位團隊合作,圍繞“詩禮傳家”“詩教家風”的主題進行對戰。獨特的節目形式既考驗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默契,又充分詮釋了該節目“詩入尋常百姓家”的核心理念。《二十四節氣》則選擇節氣這個細小的切口,以清新而不失格調的水墨畫風,展現農耕文化裡我們祖先的智慧和中華大地上的風物民俗。

網路文化節目《了不起的匠人》則從人選到器物都更加注重傳統元素,旨在展現最東方的手工藝、審美和處世哲學。節目還通過對器物深層次文化內涵的探索,展現東方獨有的文化韻味,成為一曲東方風雅的頌歌。

文化時評

為何不給青年演員更多“走心”表演的鏡頭

又一部鮮衣怒馬的古裝仙俠劇 《擇天記》於近日上線。劇中鹿晗、古力娜紮、吳倩等一眾90後演員組成的新鮮陣容讓滿螢屏都洋溢著青春氣息。由人氣偶像鹿晗出演的男主人公陳長生一時間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人稱優質偶像的鹿晗確實擁有出眾的外形條件。劇中由他飾演的陳長生臉龐俊秀眼神清澈,油紙傘、粗布衣,舉手投足間透露出充盈的“少年感”。

幾處特寫鏡頭中,斑駁的陽光將五官勾勒得更加精緻,令人想起87版《紅樓夢》劇組歷經全國海選,找到歐陽奮強出演賈寶玉,只為其“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的模樣。播出數集,圍繞陳長生的各種劇照截屏、特寫動畫已是鋪天蓋地。

平心而論,從目前已播出的劇集來看,鹿晗在《擇天記》中的表現在偶像派小生裡已居中上,尚能令人滿意。男主角陳長生是個普通少年,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厲害的武功,背負著自出生起便註定是悲劇的“天命”,逼著他走上“逆天改命”的道路。此少年雖然外表看起來與世無爭,但是骨子裡從不屈服於命運。

鹿晗的演技雖然還略顯稚嫩,但勝在自然,並非“面癱臉”,也極少“灑狗血”“表情失控”,幾場重頭戲也可圈可點。看得出鹿晗的確在表演上下了一定功夫。

只是,面對人氣偶像的出演,導演似乎急於“收視率”變現,鏡頭下生怕不能“物盡其用”。於是乎,才剛過4集,鹿晗已奉獻了2場沐浴戲。但或許讓導演沒想到的是,齒白唇紅的翩翩少年過多的裸露戲,恰恰造成了“出戲”點,對劇情推進與營造審美意境毫無意義。

近來有不少聲音都批評年輕偶像演員不敬業、演技差、怕吃苦、愛擺譜,拿著天價酬金,卻不好好拍戲。

而據《擇天記》製片人透露,鹿晗在該劇4個多月的拍攝期中,只請假過一次,每天工作近12小時,並無怨言。一棒子打死青年演員,顯然有失公允。那麼,對一個認真演戲的青年演員,導演又何必動輒逆光剪影、帶水出浴?給青年演員更多“走心”表演的鏡頭才是真正的愛惜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