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費德勒反手現真章 最後一分定義第36次費納決

記者張奔鬥報導

賽點。 重壓時刻, 納達爾當然選擇將球發向他自感把握較大的一側——費德勒的反手。 但見費德勒踏入場內, 揚鞭揮拍快速迎前接球, 網球異常低平地直躥出去, 砸在納達爾仍相隔半片場地的左側邊線。 納達爾看向球的落點, 愣了一兩秒鐘, 輕輕搖搖頭, 走向網前;費德勒也愣了一兩秒鐘, 隨即高舉雙臂歡呼。

如果真可以用一分的爭奪來作為一場比賽的縮影, 那麼, 第36場費納之戰的這最後一分, 真是再合適不過。 費德勒的反手尤其是反手接發球無以倫比, 而壓線得分, 意味著他打法的冒險激進;納達爾那搖一搖頭,

顯示了他被打得手足無措。

對於納達爾“打你反手、打你反手、打你反手”這三大戰術, 費德勒耗費了12年光陰卻仍然應對無著。 沒想到, 卻在年過35歲時, 突然找到了對策?著名教練吉伯特表示, “費德勒最新版本的反手將他的球技又帶上了一個新的層級。 ”ATP官方推特乾脆就寫, “費德勒用反手引導他贏得這場6比2和6比3的勝利。 ”直播間裡擔任解說的美國名宿庫裡埃感歎:“我從未像今晚這樣, 看到滿場觀眾對費德勒的反手發出這麼多聲驚呼。 ”

是啊, 哪曾有這麼多聲驚呼;通常, 費納對決中, 費德勒的反手位帶給我們更多的, 只是一聲聲歎息。 他的單反固然優雅瀟灑, 但在納達爾的“前沖弧旋球”面前, 只能被迫在肩部甚至更高處將球擊出,

不是失誤, 就是送出令對手絕殺的淺球。

被納達爾反復擊打利用了十二年的反手, 怎麼突然就帶他牛逼帶他飛了?除卻納達爾身體能力和上旋威力下降的原因, 這其中, 至少還有三大因素。

【大拍面球拍】 從2014賽季開始, 費德勒啟用了新款球拍, 拍面從90平方英寸擴大到97平方英寸。 他放下了小拍面的孤傲, 採用國際主流的拍面大小, 也贏得了更大的容錯空間, 特別是在腳步不到位的情況下仍能確保穩定的底線。 而具體到反手位一側, 他可打出更多上旋球。

費德勒對此曾有過論述:“舊款球拍對我的正手與切削幫助巨大, 但我也經常打不准甜區或是打飛來球。 更大的拍面帶來更大的擊球力量,

也給了我自信;一旦擁有自信, 我就更加敢於迎前擊球。 ”聽上去, 是在器材、自信和技術發揮三者之間, 建立起了一個良性迴圈。

這也不禁令人假想:如果費德勒早兩年啟用大拍面球拍, 會怎樣?如果桑普拉斯不是終其職業生涯固執於小拍面球拍, 他能否拿下法網?當然, 時間不會回頭, 這些問題也只能想想。

【柳比西奇】 佩內塔本月做了一次有趣的訪談, 她透露, 費德勒是在柳比西奇的幫助下贏得了與納達爾的澳網決賽。 佩內塔說:“柳比西奇說服費德勒, 要站在底線上甚至是底線之內與納達爾硬碰硬;即便連續失誤, 也絕不退後。 ”

對頂尖球星之間的高端對話來說, 有時, 一個充滿智慧的點撥, 足以傾斜勝負的天平。 不要忘記,

柳比西奇當年也是一位單反高手, 球風異常強悍, 尤其善於反手位從高點下壓進攻。 在柳比西奇啟發下, 費德勒通過站位靠前, 在納達爾的來球發揮出更大更邪惡的上旋前, 就已在球的上升期上步將球抽擊或者彈擊過網, 反而偷吃掉了納達爾的反應和擊球時間。

當然, 費德勒的老爸同樣功不可沒。 費德勒接受電視採訪時半開玩笑地透露, 他的爸爸曾教育他:“反手多用抽球啊你小子, 別總在底線後面切啊削的!”的確, 今年連續兩場比賽中納達爾都發現, 以往, 他暴沖向費德勒反手位元的擊球, 都會被安全穩妥但缺乏威脅地削回來;如今, 則是被以暴制暴地直接抽回。

【放飛自我】 如果說, 澳網決賽中費德勒是第五盤落後破發的情況下完成逆轉,

那這次南加州的對決, 則是一場速戰速決。 澳網完成18冠心願之後, 費德勒卸去了所有重壓, 徹底放飛自我, 這也讓他在球場上對自己的反手位更加自信。 這一精神上的因素也逆轉了費納對決的氣場, 畢竟, 在費德勒反手被納達爾反復痛打的年代裡, 他越打越沒有底氣。

有項資料很有說服力——2014年澳網半決賽中, 納達爾打向費德勒反手位的正手斜線球有89次, 他得到66分, 成功率接近4/3。 年初澳網決賽中, 他的正手斜線球122次, 得到的分數卻已不足一半。

是的, 納達爾“打你反手”的戰術沒有改變;改變的, 是費德勒的反手。

(編者注:所配視頻與原文無關, 僅供延伸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