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永善抓實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讓山區群眾的腰包鼓起來!

近年來, 永善縣把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改善貧困群眾自身生存和發展條件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周密部署、精心組織、高位推動, 不斷拓寬外出務工管道, 讓山區貧困群眾腰包鼓起來。

強化培訓, 讓務工人員素質“強”起來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是增加山區群眾收入, 助力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 永善縣是國家級貧困縣, 每年都有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 然而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 一些務工物件受視野不寬、素質不高、經驗不足等因素制約, 在異鄉處處“碰壁”, 時間稍長, 一崗難求、待遇不高之類的問題便成為一塊“心病”, 進一步提高外出務工人員“造血功能”已刻不容緩。

為此, 永善縣堅持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抓, 成立了縣人民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 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下設辦公室在縣人力資源辦,

明確專人負責處理日常事務性工作。 縣人力資源辦、縣就業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及農民工特點, 以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城鎮勞動人口為重點, 開展了電工、焊工、砌築工、營業員、農藝工、養殖等技能培訓, 採取定點辦學、送學下鄉等方式, 讓參訓學員掌握一技之長。

牽線搭橋, 讓外出就業管道“寬”起來

2月4日, 在永善縣城工農廣場舉行的招聘會上, 面對用工企業的優惠條件, 前來諮詢的一些農民工防範意識特別強, 質疑這場招聘會是否騙人。 見此情景, 縣人社局局長韓正慧索性拉著身邊的縣人力資源辦副主任張廷珍走上前細心解釋道:“你們放心!她是縣人力資源辦副主任, 我是縣人社局局長,

如果被騙了, 儘管來找我們!”她們誠懇的態度, 讓現場的群眾頓時打消疑慮, 放心閱讀各企業的招工簡章, 認真挑選自己心儀的崗位。

為讓外出務工人員真放心、得實惠, 該縣專門組織人員外出對企業進行實地考察, 並與廣東省東莞市、中山市等33家用工規範的企業對接聯繫, 建立勞務輸出合作機制, 為全縣外出務工人員搭建就業新平臺, 讓不少農民工紛紛走出大山, 湧入繁華的經濟發達地區務工。

與此同時, 縣人社局、縣人力資源辦積極開展“送崗位、送技能、送培訓、送資訊”下鄉活動, 免費為農村勞動力提供政策諮詢、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崗位推薦、就業安置服務, 除廣泛開展轉移就業百日行動、春風行動招聘會等就業服務活動外,

還把招聘會辦到鄉村, 辦到農民的家門口, 鼓勵外出務工人員以“滾雪球”的方式, 帶動更多的親朋好友轉移就業。 年初以來, 縣人力資源辦聯合中山皆利士、蘇州三和管樁、東莞綠洲鞋業、綠楊鞋業等企業, 組織招聘小分隊由領導帶隊, 先後到溪洛渡、檜溪、務基、黃華等鄉鎮開展“永善縣‘轉移就業百日行動’暨2017年春風行動招聘會”, 活動期間, 各用人單位共提供空崗職位3萬餘個, 現場求職登記人數5336人, 達成就業意向1357人。

經常聯繫, 讓農民兄弟姐妹“穩”下來

外出務工人員楊某因家境貧困, 加之身體虛弱, 只能選擇一家須入職1個月才補貼路費的企業。 出發那天, 因楊某某沒有手機, 隨身僅攜帶200元錢, 企業方擔心路上將他弄丟,

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得知這一情況的永善縣人力資源辦副主任張廷珍當即把自己剛買不久的手機送給他, 另外還拿出800元遞過去, 讓他放心外出。 接過手機和錢的楊某激動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感謝縣人力資源辦對我的關心, 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次機會, 把工作幹好, 讓家人放心!”

如今, 永善縣的農村勞動力一批又一批“走出去”闖天下, 他們通過在發達地區打工, 開闊了眼界、轉變了觀念、學到了技術、積累了經驗, 一批批懂生產、技術硬、會經營的優秀人員脫穎而出, 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主力軍。 2016年, 全縣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4萬人次, 實現務工工資收入28.42億元。

文圖|李仁利 黃 樺 牟玉梅

編輯|永善縣新聞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