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島主蘇壽梁:尋寶塞席爾,買下四地一島一酒店

中國式的企業家大多是被簇擁在權力的中心, 他們經歷過商海沉浮, 不論是從戰略上還是管理上更加傾向于儒家德行和人本精神。

在傳統文化與資本市場的沉浸下, 加上自身的開放心態, 蘇壽梁早已習慣多重身份的共生。

蘇壽梁

中國景觀研究院院長, 上海奇特園林景觀有限公司董事長, 文豪蘇軾的第三十一代傳人。 2011年, 獲得ASLA年度項目大獎得主, ;先後擔任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大觀鄉團結村蘇德觀小學名譽校長;5.12四川抗震救災傑出貢獻銀獎;世界屋頂綠化傑出人物金獎。

穿紅襪子的島主

如果沒有真正交流過, 你很難想像蘇壽梁本身擁有著怎樣的魅力。 但凡有關他的新聞, 多是“獲獎”、“希望小學”、“獎學金”等字眼, 給人一種生活之外的印象。 真正接觸過, 你就會發現, 幽默、健談、直率以及去哪裡都必須搭配一雙紅襪子的他令人驚喜無限。

1989年, 蘇壽梁從老浙大土木工程專業畢業, 手拎蛇皮袋乘敞篷汽車隻身來到上海, 起初搞房屋裝潢, 稍後結合所學專業轉入美化城市環境的園林景觀營造行業。 隨著事業的發展, 他在2004年3月組建了上海奇特園林景觀營造有限公司和中國景觀研究院,

提供城市環境景觀領域全方位的服務。 隨後, 蘇壽梁團隊承建和設計了上海世博園中約70%的景觀綠化專案, 包括中國國家館、中國地區館、世博軸地下綜合體工程、世博中心、世博村A地塊(VIP)生活樓和後灘花園等十來個景觀綠化營造項目。 其中所承建的中國館空中花園“新九洲清晏”, 設計新穎, 意蘊深邃, 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贊許;世博後灘公園更是榮獲景觀行業的“奧斯卡獎”——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簡稱ASLA)授予的“綜合景觀設計傑出貢獻獎”。 在2011年公佈的魯班獎中, 蘇壽梁所帶領的團隊更是斬獲四項大獎。

“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自然通達的和諧境界。 我一直在思考, 怎樣才能在城市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延續記憶裡那種草色山青、采菊東籬的美好。 我想要在這個繁華的都市里保留一片現代化的靜謐之地, 那裡不僅僅能找到田園生機, 也能覓得遠離喧囂的和諧與寧靜。 ”蘇壽梁不忘家鄉, 將景觀園林結合田園野趣進行新嘗試, 沈湖就在這樣的理念下誕生。

商海沉浮, 董事長、莊主、理事長,

十幾年間蘇壽梁擁有很多身份, 如今, 他又有多了一層——塞席爾島主。

掘金塞席爾

提到塞席爾島主這一身份, 蘇壽梁則表示源於一段歷史記載。

幾年前, 蘇壽梁偶然看到一本書, 上面講述一段塞席爾的歷史。 塞席爾是西印度洋群島國家, 由115個花崗岩島嶼和珊瑚礁島嶼組成, 位於非洲東部 赤道南側,孤懸於印度洋之中,距非洲大陸東海岸約1,600公里,與馬爾地夫、模里西斯被列為“印度洋上的三大明珠”。

在17、18世紀,海外殖民地擴張劇烈,為了爭奪海上霸權,各國都有官方批准的效力于本國的海盜。而拉布斯便是這一時期效忠于法國的海盜,搶劫來往的皇室船隻無數,令整個印度洋聞風喪膽。

而後拉布斯與法國決裂,隱居在塞席爾群島。1731年,拉布斯被逮捕處以極刑。在臨死前,他留給世人一份羊皮卷,並大吼道:“去尋找我的寶藏吧,看誰有這個能耐!”之後數百年,各國尋寶的人紛至遝來,企圖尋找拉布斯留下的寶藏。

蘇壽梁被這段歷史深深吸引,決定一探究竟。像幾十年前到上海創業一樣,蘇壽梁隻身一人到塞席爾考察。語言不通、環境陌生,但他卻發現了商機。

塞席爾的海水通透,沒有絲毫的空氣污染,被稱為“最後的伊甸園”,是旅遊的絕佳選擇。蘇壽梁在巴厘島等地方也都有購地,他知道,塞席爾是一顆明珠,通過旅遊+地產+文化的模式打造出第二個馬爾地夫,或者更甚之的的海島度假王國。塞席爾近五年的旅遊人數增長保持在10.5%左右,酒店入住率達到68%,有些酒店幾乎都無房可定。整體氛圍趨於高端化特質化。

於是,蘇壽梁在塞席爾買下四地一島一酒店,用於旅遊開發。“島主”這個稱號也就源於此處。值得一提地是,人稱塞席爾“小島主”的恰好是樂創會會員毛園園,兩人交情極深,一拍即合,一起參與到塞席爾的項目之中。

在整個講述過程中,蘇壽梁對於時代節奏的把控,對於趨勢的把控令他輕鬆地、無意識地流露出智者本該有的魅力,更賦予了他自己的個性。

位於非洲東部 赤道南側,孤懸於印度洋之中,距非洲大陸東海岸約1,600公里,與馬爾地夫、模里西斯被列為“印度洋上的三大明珠”。

在17、18世紀,海外殖民地擴張劇烈,為了爭奪海上霸權,各國都有官方批准的效力于本國的海盜。而拉布斯便是這一時期效忠于法國的海盜,搶劫來往的皇室船隻無數,令整個印度洋聞風喪膽。

而後拉布斯與法國決裂,隱居在塞席爾群島。1731年,拉布斯被逮捕處以極刑。在臨死前,他留給世人一份羊皮卷,並大吼道:“去尋找我的寶藏吧,看誰有這個能耐!”之後數百年,各國尋寶的人紛至遝來,企圖尋找拉布斯留下的寶藏。

蘇壽梁被這段歷史深深吸引,決定一探究竟。像幾十年前到上海創業一樣,蘇壽梁隻身一人到塞席爾考察。語言不通、環境陌生,但他卻發現了商機。

塞席爾的海水通透,沒有絲毫的空氣污染,被稱為“最後的伊甸園”,是旅遊的絕佳選擇。蘇壽梁在巴厘島等地方也都有購地,他知道,塞席爾是一顆明珠,通過旅遊+地產+文化的模式打造出第二個馬爾地夫,或者更甚之的的海島度假王國。塞席爾近五年的旅遊人數增長保持在10.5%左右,酒店入住率達到68%,有些酒店幾乎都無房可定。整體氛圍趨於高端化特質化。

於是,蘇壽梁在塞席爾買下四地一島一酒店,用於旅遊開發。“島主”這個稱號也就源於此處。值得一提地是,人稱塞席爾“小島主”的恰好是樂創會會員毛園園,兩人交情極深,一拍即合,一起參與到塞席爾的項目之中。

在整個講述過程中,蘇壽梁對於時代節奏的把控,對於趨勢的把控令他輕鬆地、無意識地流露出智者本該有的魅力,更賦予了他自己的個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