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市場上皮皮蝦被注射明膠?市食藥局:那是蝦蛄的性腺

導語:市場上皮皮蝦被注射明膠?市食藥局對此闢謠稱, 皮皮蝦煮熟後體內紅色膠塊狀物質, 實際上是蝦的性腺, 而並非注明膠所致。

近日, 一段關於“深圳市民在龍崗菜市場買到注膠皮皮蝦”的視頻在網上流傳甚廣。 昨日市食藥局對此闢謠稱, 皮皮蝦煮熟後體內紅色膠塊狀物質, 實際上是蝦的性腺, 而並非注明膠所致。

據介紹, 市食藥局農管處第一時間與市農檢中心聯繫, 委託市農檢中心對此視頻輿情資訊進行調查研究。 經市農檢中心調查, 所發的視頻中“紅色膠塊”應該是皮皮蝦的性腺, 而不是“明膠”。

隨後, 市農檢中心開展了皮皮蝦注膠實驗。 通過皮皮蝦注膠模擬實驗發現, 注射膠體的過程中蝦就僵死了。

結合實驗結果, 市農檢中心水產專家分析:當前正值皮皮蝦的繁殖季節, 性腺發育充分, 煮熟後性腺明顯(紅色塊狀), 該視頻中的男子誤把蝦性腺當作注膠膠塊, 容易錯誤引導廣大市民。 一方面, 活的皮皮蝦體內注射膠體後會立刻死亡, 死的皮皮蝦不值錢, 商家不會冒這種風險;另一方面, 膠體的熔點很低, 膠注進皮皮蝦體內後, 在煮熟的過程中, 液體的流動是沒有規律的, 甚至會隨著組織液溢出, 不大可能像視頻中那樣規則、整齊地分佈在蝦體內。

基於以上實驗結果, 市食藥局呼籲廣大市民, 不要相信該視頻傳播的內容。

皮皮蝦煮熟後體內紅色膠塊狀物質實際上是蝦的性腺, 市民不要對此產生恐慌。

相關閱讀

煩惱的蝦姑:蝦姑不是蝦 性腺被冤成“人為注膠”

5月份開始, 蝦蛄漸漸進入銷售旺季。 這兩天, 有關蝦姑的新聞吸引了不少眼球:一位女子自稱在市場上買到人為“注膠”增重的皮皮蝦。 在網上瘋傳的視頻中, 她剝開桌上一盤煮熟的皮皮蝦, 掏出了或白或黃的膠狀體。 無獨有偶, 溫州市民黃先生在市區南浦農貿市場裡購買一些山東蝦蛄嘗鮮, 可這些蝦蛄煮熟後卻變成了綠色!吃了幾十年的蝦蛄的黃先生稱, 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綠蝦蛄, 懷疑這些蝦蛄被人注過膠。

這可得給蝦姑們“喊個冤”!事實上, 網上視頻中剝出的膠狀物,

並非是“人為注膠”, 而是蝦姑的生殖腺, 也稱蝦黃、蝦膏。 至於綠蝦蛄, 據相關專家初步估計, 這種“綠色”應該跟藥物沒有關係。 現在是蝦蛄的繁殖期, 這可能是蝦蛄體內的一種生理調節, 變綠或許跟蝦蛄的性腺變化有關。

由此可知, 我們對蝦姑的瞭解真的是太少啦!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著海鮮長大的溫州人嗎?快來跟著小編一起補補課, 來瞭解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蝦姑吧!

蝦姑其實不是蝦?!

蝦姑, 英文名為Mantis Shrimp(螳螂蝦), 又名皮皮蝦。 然而,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 皮皮蝦, 名字裡雖然有個蝦, 但是它其實並不是蝦!

皮皮蝦是一種海生動物, 起源於中生代的侏羅紀, 年齡不算很短。 它們主要集中在熱帶地區生存。 這些小巧的生物通常生活在海洋邊,

以穴居為生。

皮皮蝦和十足目的蝦蟹不同, 它們的捕捉足不像蝦鉗、蟹螯那般由胸足演化而成, 而是由顎足特化而來, 因此皮皮蝦屬於口足目, 那對捕食足又被稱為“掠足”, 儘管外形上更像蝦類, 但它和蝦的親緣關係, 還不如螃蟹離蝦來的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