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振忠:誰該為“蒜你完”買單?

近日, 因產量增加、氣候影響等因素, 河南多地出現蒜農來不及抽蒜薹以及蒜薹價格暴跌的情況, 部分蒜農甚至直接將蒜薹扔掉。 當地鄉政府利用媒體宣傳幫助蒜農抽蒜薹, 並商討採取設立大蒜協會等方式避免類似現象再次發生。 專家認為, 蒜薹價格暴跌根源在於供求失衡, 建議通過行業協會以及大資料等方式解決問題。 (5月3日《北京青年報》)

月有陰晴圓缺, 蒜有“完了”“狠了”。 誰都見識過“蒜你狠”, 但尚未見識過“蒜你完”, 如今就是“蒜你完”。 市場規律, 漲跌不隨人, 但終有其規律可循, 當然也有破解之道。

“大蒜協會”未必是破解之道。 農村產業物流需要當地政府出手, 創建一些緊湊高效的農民合作性質的協會, 但這些協會只能做做參謀, 提供資訊, 不可能承擔農民大蒜蒜薹跌損的賠付。 既然如此, “大蒜協會”充其量只是一個市場行情漲跌的晴雨錶, 而不是“老闆”“領導者”“賠付者”。 指望這樣一個協會來給農民“蒜你完”買單, 門都沒有。

“蒜你完”能怪市場嗎?絕大多數人的記憶中有如此印象, 蒜薹屬春菜“奢侈品”, 多則十數元一斤, 少則五六元一斤, 與那些三元左右大路菜相比, 蒜薹自始至終就是一種春菜奢侈品。 如今淪落到扔溝裡, 怎麼可能怪到市場上呢?即便今時今刻, 市場上的蒜薹也沒有掉下三元一斤來, 五毛一斤的河南開封杞縣“蒜你完”,

如果運輸暢通, 勞力夠用, 政府出面加油, 又怎麼可能爛到地裡無人要呢?

“蒜你完”哪裡卡殼了?收購商楊先生認為, 蒜農種植面積太大只是一方面原因, 運費和市場管理費價格高了是另一個原因, 這直接導致收購商掙不到錢, 收購欲望下降了。 “蒜你完”完全沒有完, “蒜你完”完全沒有卡, 如果說完, 恰恰完在了高運費和高管理費上, 而不是其他。 而這兩樣政府完全可以出手相助, 投入甚小, 而使蒜農獲利最大化。

所謂高運費, 包括蒜薹運輸車輛到達市場的所有費用, 其中就包含農民自運蒜薹車輛及收購商的運輸車輛。 如果政府給予綠色通道無障礙放行, 甚至對過路過橋費用加以優惠減免, 就一定會吸引蒜薹收購商“足流量”來蒜薹生產地收購。

而開封杞縣等當地蒜薹市場也應當開足馬力立即免除所有市場管理費用, 只要達到這樣的順暢管道, 何愁當地萬千蒜薹賣不出去而陷於渠溝?

誰該為“蒜你完”買單?“蒜你完”考驗的是政府市場潤滑能力, 漠視不管, 就一定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蒜你完”。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李振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