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首都航空成立七周年發展側記:“北京名片”飛出國際范兒

2010年5月2日, 由海航集團和首旅集團共同出資組建的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正式啟航。 從此, 這家北京本土航空公司作為大城之翼, 展翅高飛, 迅速成長為國內航空運輸業的“後起之秀”。

“100萬+飛行小時”“零安全事故率”“10個過夜基地” “71架全空客機隊規模”“200餘條在飛國內外航線”“年旅客運輸量1300萬+人次”“年營業額逾100億元”, 在短短的7年時間裡, 首都航空匠心獨運、華麗蛻變, 飛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美麗新世界。

多元化佈局 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2010年, 伴隨首都航空在麗江機場成功完成空客A319-132機型RNP AR程式驗證試飛, 第一條精品航線北京—麗江成功首飛, 首都航空正式投入民用航空運輸市場。

市場的快速發展意味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面對同質化嚴重的市場競爭環境, 如何找准自身定位, 找到獨特的差異化發展之路, 進而在市場競爭中實現突圍, 是剛剛成立的首都航空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

把握住市場需求, 才能搶得先機。 當時, 各大航空公司將發展重心放在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作為一家新成立的航空公司, 首都航空規模小、基礎弱, 正面抗衡並非良策, 另闢蹊徑是更佳選擇。

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後, 首都航空發現,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大眾消費水準的提高, 在經濟發展迅速、航空運輸發展相對滯後的二三線城市, 航空運輸的市場需求正在與日俱增。 以雲南麗江為例, 2009年, 麗江接待國內遊客705.55萬人次, 同比增長21.88%, 但其位於高原交界處, 山多路險,陸路交通不便, 航空是更為適合的交通運輸方式, 市場潛力巨大。

於是, 首都航空採取了側面迂回的戰術, 在麗江建立了過夜基地, 加大運力投入, 積極搶灘麗江航空市場。 如今, 麗江—北京、麗江—南京等10餘條航線都取得巨大成功。

年輕的首都航空由此制定了獨特的差異化發展戰略:以北京為重心, 在二三線城市進行多元化佈局, 致力於構建以多基地為中心輻射周邊的航線網路結構。

經過7年的發展, 首都航空的多元化佈局戰略碩果累累。 截至目前, 首都航空共有北京、廣州、杭州、三亞、海口、西安、麗江、瀋陽、南京和青島10個過夜基地, 遍佈于華北、東北、西北、西南、華南、華東地區, 且在雲南、海南及華東部分地區已形成了絕對優勢, 市場份額也逐年增加。 125條國內在飛航線猶如一朵朵盛開的花朵, 形態各異地在10個過夜基地上空競相開放。 同時, 北京—杭州、杭州—廣州、廣州—麗江、麗江—西安、西安—青島、青島—北京等航線形成閉環, 將所有航線連接在一起, 編織成一張大航線網, 輻射範圍涵蓋了全國主要的省會城市。

“精准的自身定位、科學的發展戰略”是首都航空發展“秘笈”, 也讓其在國內航空市場迅速紮根,

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隨著公司的發展, 安全基礎的扎實、機隊規模的擴大、運營能力的提高, 國內市場不再是首都航空的唯一目標。 2014年, 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後, 首都航空開始開疆拓土, 吹響了進軍國際航空市場的號角。

“2013年,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我國航空運輸企業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這將是‘新常態’下國內航空企業的一個歷史性機遇。”基於這個判斷,結合海航集團的戰略部署,首都航空主動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歷史機遇,重點對國際市場進行了謀篇佈局。搶抓國際航空市場機遇,實現戰略重心由國內向國際轉移,致力於建立覆蓋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航線網路。

2014年10月29日,首都航空開通了第一條杭州—沖繩國際定期航班航線;2014年底的兩個月內開通了5條中國至日韓的窄體機短程國際航線;2015年,與優質合作夥伴攜手,共同攻堅,全年累計開通26條國際航線,航線版圖延伸至泰國、丹麥、馬爾地夫、西班牙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首都航空擴大A330寬體機引進,專注長航線領域,成功開闢3條遠端洲際航線,全年累計開通14條國際航線,連接歐洲、大洋洲、美洲以及亞洲中的7個國家、11個航點;2017年,截止到4月,首都航空已經開通了海口—清邁、海口—清萊航線,並將於年內陸續開通北京—里斯本獨飛航線,青島—倫敦、青島—莫斯科、青島—悉尼等多條洲際航線。

“智者善謀”。首都航空以安全、合規為基礎,發揮專注、穩健的“匠心力”,持續市場創新及航線開拓,在七年間飛出了企業發展與國際化的新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前期的多元化、差異化的市場佈局,首都航空利用多基地的特點,開闢的國際航線多為首飛或獨飛航線,在市場競爭中塑造了品牌形象。2016年,經過世界品牌實驗室的價值評估,首都航空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品牌價值過百億的航空公司。同年,首都航空總收入突破100億元,正式躋身百億規模企業行列,國際民航舞臺上的一顆新星正冉冉升起。

堅守安全底線 倡行真情服務

綜觀首都航空的發展歷程,安全和服務留有濃重的一筆。如果說,獨特的戰略眼光是首都航空成功的關鍵。那麼,安全就是首都航空茁壯成長的基礎,服務就是首都航空展翅高飛的保障。

自成立以來,首都航空始終視安全為公司事業的“生命線”和“高壓線”,以“責任至上、文化先行、風險為核、嚴格監督”為指導思想,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以民航規章、標準為底線、為硬約束,嚴格執行,把牢安全關口,不斷提高安全運行品質,切實把飛行安全底線落到實處。

此外,結合多基地運行實際,首都航空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思路,建立了全面覆蓋的安全監察體系,標準就高,檢查從嚴;引進了安全管理體系(SMS)概念和BOW-TIE新模型,通過國際化的思維,系統管控安全風險;引入了“安全阿米巴”管理模式,開展全方位安全文化宣傳。

付出終有回報。2015年,首都航空AirlineRatings安全評級由五星級提升至最高級別七星級。迄今為止,首都航空實現連續安全飛行超過100萬小時,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取得了良好的安全記錄,高於民航平均安全水準。

與此同時,首都航空的服務也走出了自己的“國際范兒”。

“航空公司的責任不僅僅是把旅客從一個目的地送到另一目的地,一條條航線更像是一座座空中橋樑,連接著兩個目的地的人、社會和文化。我們作為擺渡人,只有用真情服務,才能讓旅客有獲得感。”首都航空的乘務教員在為新乘講解服務理念時常提及“擺渡人”一詞,“努力提升服務水準,個人業務能力和世界觀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成長與昇華。”——渡己。“長期以來,首都航空為旅客提供定制化、個性化、國際化服務,盡力做好每一個服務細節,讓旅客出行變得更加輕鬆、快樂。”——渡人。

“服務是永無止境的,沒有做得最好,只有做得更好。”多年來,首都航空不斷嘗試與國際接軌,進行服務創新,打造其自己的特色產品。比如,因航線制宜,為乘坐國際航班的旅客提供迎賓特飲、機上書吧、雲端酒水吧、鋪床服務和叫醒服務等一系列的特色服務。

首都航空以企業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員工為基點,打造“首航太使”服務品牌。為乘客遮風擋雨的最美背影、搶救急病兒童的乘務長、幫受傷老人回家的新乘,背老人上下機的最帥空少,堅守春運崗位的最強簽派……在真情的不斷傳播與感召下,首都航空形成了一種以“真情換真心”的服務文化,湧現出了一大批令人感動的人物和事蹟,用心、細緻的服務得到眾多旅客的認可。

正是憑藉不斷提升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卓越的服務品質,首都航空的真情服務獲得了國際認可。在 2016年,其與美國達美航空、德國漢莎航空、英國維珍大西洋航空等公司同時摘得航空服務業榮譽桂冠­——“五星鑽石獎”。

服務國家戰略 打造北京新名片

歷經7年的探索與實踐,首都航空戰略視野更加開闊,戰略定位更加清晰,發展模式也更加科學。如今,首都航空已從一個剛剛成立的小型航空公司逐漸成長為頗具行業影響力的中型航空公司,年旅客運輸量已突破1300萬人次;機隊規模達71架,是國內最年輕、規模最大的全空客機隊;先後開通的260餘條航線,通達國內外207座目的地城市。

隨著時代的進步,首都航空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止。一方面,首都航空積極作為,主動融入,將自身的航線網路規劃與“一帶一路”緊密結合,通過構建空中“絲路”助力國家戰略。以2016年底開通的青島—墨爾本航線為例,青島是“一帶一路”雙向開放的橋頭堡城市,墨爾本則是海上絲綢之路南線的延伸城市,這條航線將為更多國內外旅客提供便捷的遠端直航服務,為國家間的經濟、文化往來提供便利。2017年3月航班換季,首都航空新增多條北京出港國內航線,其中北京-青島航線的開通,為今年首都航空計畫開通的多條青島出港國際航線提前貫通連接首都的空中“絲路”。

另一方面,作為北京的基地航空公司,從誕生之初首都航空的目標就是要為“首都”服務。首都航空將以入駐北京新機場的契機,以“首都”為戰略中心,以杭州、青島為南北兩翼基地,協同麗江、西安等各基地及全國二三線市場資源發展,開拓中國至歐美、澳新、東南亞等地區的熱門航點國際航線,構建北京延伸至世界的空中交通網絡,成長為“北京名片”。

如果說,2016年,在中葡兩國總理證簽下,首都航空北京­—里斯本航線的計畫開通是其“北京名片”佈局的提前曝光,那麼,在2017年,首都航空的“北京名片”佈局更加明確。首都航空將以“首都北京”為重心,持續開發周邊國家新興目的地及航線,並不斷開闢更多遠端洲際航線。

變革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機遇和挑戰同時並存。在未來的發展之路上,首都航空仍將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向著國內一流的大型航空公司的目標努力邁進。

這將是‘新常態’下國內航空企業的一個歷史性機遇。”基於這個判斷,結合海航集團的戰略部署,首都航空主動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歷史機遇,重點對國際市場進行了謀篇佈局。搶抓國際航空市場機遇,實現戰略重心由國內向國際轉移,致力於建立覆蓋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航線網路。

2014年10月29日,首都航空開通了第一條杭州—沖繩國際定期航班航線;2014年底的兩個月內開通了5條中國至日韓的窄體機短程國際航線;2015年,與優質合作夥伴攜手,共同攻堅,全年累計開通26條國際航線,航線版圖延伸至泰國、丹麥、馬爾地夫、西班牙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首都航空擴大A330寬體機引進,專注長航線領域,成功開闢3條遠端洲際航線,全年累計開通14條國際航線,連接歐洲、大洋洲、美洲以及亞洲中的7個國家、11個航點;2017年,截止到4月,首都航空已經開通了海口—清邁、海口—清萊航線,並將於年內陸續開通北京—里斯本獨飛航線,青島—倫敦、青島—莫斯科、青島—悉尼等多條洲際航線。

“智者善謀”。首都航空以安全、合規為基礎,發揮專注、穩健的“匠心力”,持續市場創新及航線開拓,在七年間飛出了企業發展與國際化的新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前期的多元化、差異化的市場佈局,首都航空利用多基地的特點,開闢的國際航線多為首飛或獨飛航線,在市場競爭中塑造了品牌形象。2016年,經過世界品牌實驗室的價值評估,首都航空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品牌價值過百億的航空公司。同年,首都航空總收入突破100億元,正式躋身百億規模企業行列,國際民航舞臺上的一顆新星正冉冉升起。

堅守安全底線 倡行真情服務

綜觀首都航空的發展歷程,安全和服務留有濃重的一筆。如果說,獨特的戰略眼光是首都航空成功的關鍵。那麼,安全就是首都航空茁壯成長的基礎,服務就是首都航空展翅高飛的保障。

自成立以來,首都航空始終視安全為公司事業的“生命線”和“高壓線”,以“責任至上、文化先行、風險為核、嚴格監督”為指導思想,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以民航規章、標準為底線、為硬約束,嚴格執行,把牢安全關口,不斷提高安全運行品質,切實把飛行安全底線落到實處。

此外,結合多基地運行實際,首都航空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思路,建立了全面覆蓋的安全監察體系,標準就高,檢查從嚴;引進了安全管理體系(SMS)概念和BOW-TIE新模型,通過國際化的思維,系統管控安全風險;引入了“安全阿米巴”管理模式,開展全方位安全文化宣傳。

付出終有回報。2015年,首都航空AirlineRatings安全評級由五星級提升至最高級別七星級。迄今為止,首都航空實現連續安全飛行超過100萬小時,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取得了良好的安全記錄,高於民航平均安全水準。

與此同時,首都航空的服務也走出了自己的“國際范兒”。

“航空公司的責任不僅僅是把旅客從一個目的地送到另一目的地,一條條航線更像是一座座空中橋樑,連接著兩個目的地的人、社會和文化。我們作為擺渡人,只有用真情服務,才能讓旅客有獲得感。”首都航空的乘務教員在為新乘講解服務理念時常提及“擺渡人”一詞,“努力提升服務水準,個人業務能力和世界觀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成長與昇華。”——渡己。“長期以來,首都航空為旅客提供定制化、個性化、國際化服務,盡力做好每一個服務細節,讓旅客出行變得更加輕鬆、快樂。”——渡人。

“服務是永無止境的,沒有做得最好,只有做得更好。”多年來,首都航空不斷嘗試與國際接軌,進行服務創新,打造其自己的特色產品。比如,因航線制宜,為乘坐國際航班的旅客提供迎賓特飲、機上書吧、雲端酒水吧、鋪床服務和叫醒服務等一系列的特色服務。

首都航空以企業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員工為基點,打造“首航太使”服務品牌。為乘客遮風擋雨的最美背影、搶救急病兒童的乘務長、幫受傷老人回家的新乘,背老人上下機的最帥空少,堅守春運崗位的最強簽派……在真情的不斷傳播與感召下,首都航空形成了一種以“真情換真心”的服務文化,湧現出了一大批令人感動的人物和事蹟,用心、細緻的服務得到眾多旅客的認可。

正是憑藉不斷提升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卓越的服務品質,首都航空的真情服務獲得了國際認可。在 2016年,其與美國達美航空、德國漢莎航空、英國維珍大西洋航空等公司同時摘得航空服務業榮譽桂冠­——“五星鑽石獎”。

服務國家戰略 打造北京新名片

歷經7年的探索與實踐,首都航空戰略視野更加開闊,戰略定位更加清晰,發展模式也更加科學。如今,首都航空已從一個剛剛成立的小型航空公司逐漸成長為頗具行業影響力的中型航空公司,年旅客運輸量已突破1300萬人次;機隊規模達71架,是國內最年輕、規模最大的全空客機隊;先後開通的260餘條航線,通達國內外207座目的地城市。

隨著時代的進步,首都航空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止。一方面,首都航空積極作為,主動融入,將自身的航線網路規劃與“一帶一路”緊密結合,通過構建空中“絲路”助力國家戰略。以2016年底開通的青島—墨爾本航線為例,青島是“一帶一路”雙向開放的橋頭堡城市,墨爾本則是海上絲綢之路南線的延伸城市,這條航線將為更多國內外旅客提供便捷的遠端直航服務,為國家間的經濟、文化往來提供便利。2017年3月航班換季,首都航空新增多條北京出港國內航線,其中北京-青島航線的開通,為今年首都航空計畫開通的多條青島出港國際航線提前貫通連接首都的空中“絲路”。

另一方面,作為北京的基地航空公司,從誕生之初首都航空的目標就是要為“首都”服務。首都航空將以入駐北京新機場的契機,以“首都”為戰略中心,以杭州、青島為南北兩翼基地,協同麗江、西安等各基地及全國二三線市場資源發展,開拓中國至歐美、澳新、東南亞等地區的熱門航點國際航線,構建北京延伸至世界的空中交通網絡,成長為“北京名片”。

如果說,2016年,在中葡兩國總理證簽下,首都航空北京­—里斯本航線的計畫開通是其“北京名片”佈局的提前曝光,那麼,在2017年,首都航空的“北京名片”佈局更加明確。首都航空將以“首都北京”為重心,持續開發周邊國家新興目的地及航線,並不斷開闢更多遠端洲際航線。

變革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機遇和挑戰同時並存。在未來的發展之路上,首都航空仍將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向著國內一流的大型航空公司的目標努力邁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