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習近平用30年親身經歷勉勵青年

未來網(www.k618.cn)北京5月4日電(記者 賀卓輝)五四青年節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 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本科二年級2班團支部主題團日活動上,對大家樹立遠大的志向表示肯定。 他說,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 (圖片源自@新華視點)

“立志做大事”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殷切期望。 實際上,早在2011年5月9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貴州考察期間專門來到貴州大學,鼓勵青年“立志做大事”。

在貴州大學,習近平鼓勵大學生:“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大學生們不要怕吃苦、回避吃苦,而要找苦吃,這樣才能得到全面的鍛煉。

希望大學生們積極到基層去,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成長成才,報效祖國。 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希望大學生們自強不息,做中華民族的脊樑。 ”

事業觀:立志做大事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實際上,“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不僅僅是習總書記對青年的殷切期望,同時也是習近平自從政之日起的“從政理念”和事業觀。

2000年出版的第7期《中華兒女》雜誌中曾刊登了一篇對習近平的專訪文章。 習近平同志時任福建省省長,採訪者為時任《中華兒女》雜誌社社長楊筱懷。

在這篇14年前的採訪中,習近平就對自己的從政之路有著清醒的認識:一是要立志當“公僕”做大事。

熊掌和魚不可兼得,從政就不要想發財;二是在從政的整個過程之中,不要把個人的發展、升遷作為志在必得的東西;三是要有不怕艱難險阻,持之以恆幹工作的準備。

談到自己的從政目標,習近平說:我認為在第一步跨入政界之前,首先要在思想上弄清楚兩個問題,這就是你要走的是什麼路?你所追求、需求的是什麼?

習近平首先提到:一是要立志當“公僕”,做大事。 熊掌和魚不可兼得,從政就不要想發財。 正如孫中山講的,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圖為習近平當時接受《中華兒女》採訪的照片。 (圖片源自人民網)

2003年6月1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習近平同志,曾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短論:做人要有人品,當“官”要有“官德”。 當幹部的,不能老是想著自己的升遷。 “莫道昆明池水淺”,一個幹部,無論處在什麼崗位,只要心系群眾,都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來。

習近平表示,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 當幹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無愧於民。

同時,一個幹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終人民群眾看得清清楚楚,組織上也明白。 是“錐子”總會脫穎而出的。

習近平認為,當幹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決“入黨為什麼,當‘官’做什麼,身後留什麼”的問題,牢記“兩個務必”,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2010年9月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在中央黨校201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講話表示,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加強黨性修養和鍛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堅定崇高理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盡心盡力幹好工作。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在山東菏澤市給市、縣委書記們念了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

他說,對聯以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民關係。封建時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在山東菏澤市考察工作。(圖片源自新華視點)

“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

2015年1月25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的200余名學員暢談交流“縣委書記經”。習近平再次強調,“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進行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饒愛民 攝

座談會上,習近平又一次提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提醒領導幹部堅定自己的人生選擇。

“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習近平說,“選擇從政就不要在從政中發財,選擇發財就去合法發財。”

什麼是大事?愛國若命就是大事

什麼是“大事”?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講就是“無論哪一件事,只要從頭至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鄧小平同志當年複出時也曾說過:我這次出來工作,不是為做官,是為了做事。

2016年11月11日,在孫中山先生單程15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孫中山先生的話來解釋什麼是“大事”:“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

習近平說,他(孫中山)總是以“愛國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國”等鞭策自己。

“芝麻官”千鈞擔:基層工作決定國家興衰安危

習近平在1990年3月的《從政雜談》中曾談到,縣一級工作好壞,關係國家的興衰安危。

在習近平看來,縣委書記官不大,但做的是大事。

“古時候,人們以‘七品芝麻官’來喻指縣令的官微權輕,有貶損之意。其實,當好一縣之長何嘗容易。我曾擔任過縣委書記,每與同行談起,大家總有一致的感慨:官不大而責任不小。”習近平說。

當時的習近平將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三千多個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紐結”鬆動,國家政局就會發生動盪;“紐結”牢靠,國家政局就穩定。國家的政令、法令無不通過縣得到具體貫徹落實。因此,從整體與局部的關係看,縣一級工作好壞,關係國家的興衰安危。

我們黨和國家的許多高級領導人也都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縣級崗位是鍛煉和培養幹部的好課堂。現在從事縣級領導工作的同志,要十分珍惜在崗機會,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刻苦磨煉,積累經驗。

如何做大事?

習近平在1990年3月的《從政雜談》中還談到,青年幹部是党的事業的希望。青年幹部精力充沛,年富力強,熱情高,有闖勁,但也有許多短處。

在成長過程中應揚長避短,特別要注意四忌:

一忌急於求成,“治亂繩,不可急”,急於求成本身就孕育著失敗的危險。二忌自以為是。瞧不起歷史經驗,就是瞧不起群眾。脫離群眾,孤家寡人,你就一事無成。三忌朝令夕改。“謀於前才可不惑於後”。四忌眼高手低。

2015年6月30日,党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劉雲山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015年6月30日,習近平在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時對縣委書記提出四點要求:

一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頭腦始終清醒、立場始終堅定。

二是要做發展的開路人,帶領群眾一起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特別是要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三是要做群眾的貼心人,心中始終裝著老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真正做到心系群眾、熱愛群眾、服務群眾。

四是要做班子的帶頭人,帶頭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真正做到事事帶頭、時時帶頭、處處帶頭,真正做到率先垂範、以上率下。

他說,對聯以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民關係。封建時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在山東菏澤市考察工作。(圖片源自新華視點)

“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

2015年1月25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的200余名學員暢談交流“縣委書記經”。習近平再次強調,“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進行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饒愛民 攝

座談會上,習近平又一次提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提醒領導幹部堅定自己的人生選擇。

“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習近平說,“選擇從政就不要在從政中發財,選擇發財就去合法發財。”

什麼是大事?愛國若命就是大事

什麼是“大事”?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講就是“無論哪一件事,只要從頭至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鄧小平同志當年複出時也曾說過:我這次出來工作,不是為做官,是為了做事。

2016年11月11日,在孫中山先生單程15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孫中山先生的話來解釋什麼是“大事”:“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

習近平說,他(孫中山)總是以“愛國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國”等鞭策自己。

“芝麻官”千鈞擔:基層工作決定國家興衰安危

習近平在1990年3月的《從政雜談》中曾談到,縣一級工作好壞,關係國家的興衰安危。

在習近平看來,縣委書記官不大,但做的是大事。

“古時候,人們以‘七品芝麻官’來喻指縣令的官微權輕,有貶損之意。其實,當好一縣之長何嘗容易。我曾擔任過縣委書記,每與同行談起,大家總有一致的感慨:官不大而責任不小。”習近平說。

當時的習近平將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三千多個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紐結”鬆動,國家政局就會發生動盪;“紐結”牢靠,國家政局就穩定。國家的政令、法令無不通過縣得到具體貫徹落實。因此,從整體與局部的關係看,縣一級工作好壞,關係國家的興衰安危。

我們黨和國家的許多高級領導人也都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縣級崗位是鍛煉和培養幹部的好課堂。現在從事縣級領導工作的同志,要十分珍惜在崗機會,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刻苦磨煉,積累經驗。

如何做大事?

習近平在1990年3月的《從政雜談》中還談到,青年幹部是党的事業的希望。青年幹部精力充沛,年富力強,熱情高,有闖勁,但也有許多短處。

在成長過程中應揚長避短,特別要注意四忌:

一忌急於求成,“治亂繩,不可急”,急於求成本身就孕育著失敗的危險。二忌自以為是。瞧不起歷史經驗,就是瞧不起群眾。脫離群眾,孤家寡人,你就一事無成。三忌朝令夕改。“謀於前才可不惑於後”。四忌眼高手低。

2015年6月30日,党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劉雲山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015年6月30日,習近平在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時對縣委書記提出四點要求:

一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頭腦始終清醒、立場始終堅定。

二是要做發展的開路人,帶領群眾一起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特別是要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三是要做群眾的貼心人,心中始終裝著老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真正做到心系群眾、熱愛群眾、服務群眾。

四是要做班子的帶頭人,帶頭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真正做到事事帶頭、時時帶頭、處處帶頭,真正做到率先垂範、以上率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