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享一下《弟子規》中發現的幾個閃光點

《弟子規》, 我的小侄女背到滾瓜爛熟。 三字一句, 琅琅上口, 聽來很有味道。 隻言片語中有著智慧的光芒。

一、“安全第一”的人性光芒:身有傷、貽親憂。

做任何工作, 不是個人的事情, 要想著背後的大家庭。 親, 在書中可能是父母雙親, 但何嘗不是包括妻子兒女的親呢?

做工作時, 務必注意安全, 記住“不傷害自己, 不傷害他人, 不被他人傷害”。 身有傷, 是讓親人牽腸掛肚的。

二、“精神文明”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德有傷, 貽親羞。

傳統文化中有著:子不教, 父之過。 一個人的文明狀態與家庭教育悉悉相關, 從一人身上可以反映出一家人的精神面貌。 精神面貌, 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字:“德”。 德有傷, 貽親羞。 德之傷, 不是一個人無德, 極有可能是一家人的道德出了問題。 當然說法有點片面, 但至少一個人無德, 至少讓一家人蒙羞。

三、“堅持真理”的方式方法:親有過, 諫複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複諫, 號泣隨, 撻無怨。

通常一家之中, 有家長作風;一企之中, 有廠長作風;一局之中, 有局長作風。 家長作風不代表不對, 但真理有可能掌握在我們手中。 真理最大, 但真理不能執行, 即便是真理站在了我們一邊, 也只能抱著真理在一邊站著, 使真理無用, 豈不是我們最大的罪過?《弟子規》講的好:如果家長有過錯, 必須選擇時間柔聲順氣進行諫言。 家長不聽時, 挑他們開心時再提一次, 如果還不可以, 再不離不棄地進諫, 即使被踢到一邊也無所怨恨。 以這樣的方式捧真理, 講真理, 是對真理的尊敬。

四、做事與成事:事勿忙, 忙多錯;勿畏難, 勿輕略。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做事不慌不忙, 避免忙中出錯。 做事不能有“畏難”情緒。

“天下難事, 必作于易”。 做難事, 要找好突破點, 由小而大, 先易後難, 只有在做, 事才有做完的一天, 如果等待與觀望, 事不會因不做而完結。 但做事也不能輕略。 通常有人喜歡說:“那還叫個事兒?”就是這種不叫事兒的事, 讓許多能人栽了跟頭。 秦王派兵滅趙, 問手下大將帶多少兵可以拿下。 王翦需要兩萬, 而一位元小將說需要兩千。 結果兩千人刹羽而還, 最終還得靠老王翦。 “天下大事, 必作於細”, 事不論大小, 要從細而作, 盯好過程, 追求最好結果。 接一件任務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的能力與位置, 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與位置做事。 接任務了, 拿到手上辦不了也放不下, 將自己陷於兩難境地。 這種不叫推責任, 而是對工作負責任。

五、“說好話”的道理: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奸巧語, 穢汙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說話, 必須講正常人的話, 詐、妄、穢、汙、市井, 言語中應力戒。 假、大、空、髒、口頭髒話正常說話是不應有。 出言與寫文章難道不是一個道理嗎?假、大、空話, 寫文章時也應力戒。 韓愈的文章也有三駢六序之文, 辭藻華麗, 內容空洞。 文中不少句子千古流芳, 然而文中的正能量基本沒有, 定位于格調不高。 但後來的《師說》、《馬說》、《原毀》等等, 無不成不朽篇章, 被後人稱之為“文起八代之衰”。 《滕王閣序》之中“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寫的極美, 然而文章終究為一篇懷才不遇, 寄情山水的牢騷文章, 論格調比不得他本人寫的“海記憶體知己, 天涯若比鄰”高。 格調者, 信也!

六、“言多必失,

說話講真”:話語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七、“流言止于智者”: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八、“不以貌取人”: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人口口相傳的, 所敬重的, 是一個人的德行, 品行。 相貌與德無關。 近來針對娛樂圈的小鮮肉一陣子打假, 熱捧起來貌高者, 因“戲德”之虧而被人所棄。 而某星在股市之中翻江倒海, 被列入“野蠻人”被有關部門問訊。 可見“貌”, 不是使人敬重的全部因素。 戰國時的蔡澤, 有人為他相面後說他功名無期, 而蔡澤講到功名之事已在我手中, 不勞先生你廢心。 李嘉誠也被相面的說瘦小單薄, 福報太淺, 而他以一輩子的孜孜不倦成就了偉大。 以貌量人, 不可以!

九、如何做到“問心無愧”:唯德學、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勵。

一輩子要想做到問心無愧,不是官位不如人,也不是錢財不如人,更不是高樓大廈,寶馬香車,驕子美妻,而是“德與學,才與藝”,這些不如人,當奮發自強,修身養德,學習不斷,才能做到一輩子的問心無愧。

當自勵。

一輩子要想做到問心無愧,不是官位不如人,也不是錢財不如人,更不是高樓大廈,寶馬香車,驕子美妻,而是“德與學,才與藝”,這些不如人,當奮發自強,修身養德,學習不斷,才能做到一輩子的問心無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