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財報增長創紀錄:三星是如何做到的?

文/王新喜

自去年三星Note7燃損事故之後, 業內多不看好三星的未來盈利表現, 但繼去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50%之後, 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發佈了截止到2017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務報表,

再一次驚豔業內眼球。 三星財報顯示, 三星綜合營收50.55萬億韓元, 同比增長0.77萬億韓元, 綜合營業利潤9.90萬億韓元(約合87.5億美元), 同比增長3.22萬億韓元。

當前, 三星的營收結構主要由消費電子業務(CE)、IT&移動通訊業務(IM)、設備解決方案業務(DS)構成。 資料顯示, CE、IM、DS三大業務的營業利潤分別為0.38萬億韓元、2.07萬億韓元和7.59萬億韓元, 盈利佔據80%的DS的營業利潤率同比暴漲了225.75%, 迅速拉高了營業利潤。 其中, 在DS業務中, 半導體業務的營業利潤為6.31萬億韓元, 同比增長139.92%;面板業務營業利潤為1.30萬億韓元, 同比增長381.48%。 設備解決方案部門營業利潤7.59萬億韓元, 同比暴漲225.8%。

三星第一季度利潤主要由零部件業務驅動

總體來看,

三星一季度利潤是由零部件業務驅動的, 在零部件業務的核心營收又來源於半導體晶片和顯示面板部門。 半導體晶片業務第一季度營業利潤6.31萬億韓元, 營收15.66萬億韓元。 其中, 半導體、面板業務貢獻近八成利潤。

三星半導體業務銷售額猛增還源於DRAM記憶體與NAND快閃記憶體價格暴漲,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 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就開始持續缺貨, 價格上揚, 2017年第一季度這一趨勢在持續, DRAM記憶體與NAND快閃記憶體價格暴漲導致三星成為直接受益者。 資料顯示, 三星超過7成DRAM記憶體產能已經被蘋果以及三星自家、OPPO/vivo等廠商分走, 供給其他廠商非常有限, DRAM記憶體與NAND快閃記憶體價格暴漲就在情理之中了。

關於未來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趨勢市場有多種判斷,

調研機構IC Insights預估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將在2017年下半年開始降溫, 不過IC Insights預計這兩種記憶體價格將會保持穩定, 並預測2017年全球DRAM銷售額同比增長39%, NAND快閃記憶體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25%。

另外, 第一季度, 三星的記憶體業務同比、環比均實現了持續性增長, 由於供需狀況相對平衡, 三星高端高密度企業級SSD的銷售也在增長。 由於旗艦智慧手機的應用處理器銷售額增加, 以及圖像感測器和顯示驅動器IC(DDI)的需求量增加, 使得系統集成電路業務的盈利也有所改善。

三星的顯示面板業務同樣得益于有利的平均售價條件, 推動了大型高解析度面板以及LCD業務的穩步盈利。 另一方面, 三星通過專注於滿足柔性OLED面板的強勁需求,

並通過進一步的降低成本保持LCD面板的盈利能力。 由於當下OLED面板需求強勁以及新型柔性產品的銷量增加, 三星OLED面板業務整體同比也處於穩定增長之中。

智慧機產業鏈對三星依賴越來越深

可以知道, 在當前市場高漲的需求推動下, 三星通過全產業鏈關鍵零元件的佈局達成了巨額營收, 成為了三星的業務核心。

很明顯, 三星業務的增長依賴三星在全球產業鏈上游的地位以及全球主要供應商來決定的, 受智慧手機生產需要, 供應尤為緊缺, 如蘋果就曾向三星採購大批 OLED 螢幕, 其他廠商目前還不具備生產研發能力。

可以知道的是, 因為三星長期在關鍵零部件垂直產業鏈進行研發佈局, 導致競爭優勢越來越穩固,

根基越來越深, 並建立了越來越高的壁壘, 而在產業鏈上, 其他智慧手機廠商對三星面板、半導體等業務的需求越來越大, 而且當前元器件, 當在零部件產業鏈上游的技術、產品建立了無可取代的壁壘之後, 其他廠商要趕超越來越難, 而且廠商們對三星也日漸依賴。

當前, 三星面板、晶片、半導體等上游零部件業務依然成為三星電子的多個盈利支柱, 加之元器件漲價, 行業穩定的需求驅動三星利潤自然增長。

未來需求強勁:三星直接收割了這一輪的元器件漲價的紅利

從未來發展來看, 未來5G、物聯網, AI等新業態快速發展, 電子元器件技術將可能演進出現新趨勢, 繼而可能繼續給三星零部件業務帶來新的紅利。 從物聯網發展的趨勢來看, 將給高性能節能存儲產品,系統晶片(SOCs)和感測器,以及新形態柔性OLED 面板帶來新的需求。

另一方面,當前三星存儲晶片的業績增長主要源於手機市場的精細化運營,當前手機廠商都在走高端戰略,大量需要三星的優質零部件,尤其是螢幕和存儲晶片,這導致整個供應鏈對於DRAM、快閃記憶體和AMOLED螢幕等關鍵元器件需求上漲繼而缺貨,供需關係導致元器件漲價就成為必然了。

而三星在快閃記憶體等領域的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四成多,三星在全球DRAM晶片市場的份額約為50%,在全球存儲晶片市場的份額約為37%。半導體業務銷售額也正在逼近英特爾,同時又幾乎壟斷了OLED螢幕的產能與訂單。以及三星在電池、螢幕、CPU、記憶體等領域的佈局廣泛,當元器件成本已開始影響不少智慧手機廠商控制成本和維持利潤率的能力之時,三星則直接收割了這一輪的元器件漲價的紅利。

而從未來展望來看,隨著Galaxy S8和S8 +在全球推出,預計三星強勁的記憶體、晶片、螢幕業務業績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同時移動業務收益有實現增長的可能性。

另外是OLED很成為三星下半年的增長引擎之一,因為從當前的市場趨勢來看,下半年柔性面板的供應量增加,預計收入也將同比增長。因為在下一波OLED螢幕全面升級的潮流中,預計蘋果將累計從三星那裡採購超過1.6億塊OLED顯示幕元件。所以,當整個零部件涉及的行業需求呈現穩定增長態勢的時候,三星的盈利池正在越來越大。

多元化經營佈局:三星正在擺脫智慧手機行業性的增長停滯的影響

眾所周知,三星的核心優勢在於橫向一體化的供應鏈優勢,對於晶片、記憶體、電池、螢幕等手機研發製造的關鍵元器件都有佈局。如今三星的全產業鏈佈局業務已經逐步為三星貢獻了最穩定的現金牛。

另外,從元器件成本到美元匯率波動,手機供應鏈上的人力成本也在上漲、完全由自己掌控並且自給自足的全產業鏈模式開始逐步掌控議價上的主動權,所以我們看到蘋果對於當前元器件漲價也非常焦慮,也在逐步拋棄掉其他很多供應商,其最近的動作也在傾向于建立自研零部件體系。

可以看出,當前蘋果也有危機感,從路子來看也在傾向于學三星,並且也希望自主掌控產業鏈的關鍵零部件進行自供自產,打造更多的內部元件和較少的供應商來激發其創新體系並控制成本。

三星電子的策略是在多元化經營方向持續推進,逐步降低對智慧手機業務的依賴,並專注半導體以及顯示幕等利潤率更高的業務。尤其是當前三星電子在OLED顯示幕領域處於領導者地位,可以說,在整個零部件領域,三星正在強化其議價能力與護城河壁壘,並擺脫了智慧手機行業性的增長停滯的行業影響。當前針對網路服務業務,三星也在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來卡住下一波產業鏈核心節點的技術紅利,比如通過在全球新興市場中繼續推出LTE服務,拓展與下一代網路技術相關的業務機會(包括loT和LTE-A Pro)以及佈局5G寬頻服務等。

不久前就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要實現智慧終端機核心元器件國產化,實現由終端大國向終端強國轉變。因為國產手機在諸如處理器、記憶體、射頻前端、螢幕、攝像頭等核心元器件大量依賴進口,上游元器件受制於人,國內智慧手機行業平均利潤率較低的艱難困境依然沒有得到改善,而一些廠商更多是追求出貨量,對供應鏈的建設卻一直不怎麼重視。筆者建議一直依賴日韓零部件供應的國產手機應該對此有所借鑒並在產業鏈關鍵零部件的佈局上有所行動,不然將在智慧手機下一波升級潮流中,可能會面臨越來越被動的局面以致於會遭受不可預測的危機與風險。

將給高性能節能存儲產品,系統晶片(SOCs)和感測器,以及新形態柔性OLED 面板帶來新的需求。

另一方面,當前三星存儲晶片的業績增長主要源於手機市場的精細化運營,當前手機廠商都在走高端戰略,大量需要三星的優質零部件,尤其是螢幕和存儲晶片,這導致整個供應鏈對於DRAM、快閃記憶體和AMOLED螢幕等關鍵元器件需求上漲繼而缺貨,供需關係導致元器件漲價就成為必然了。

而三星在快閃記憶體等領域的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四成多,三星在全球DRAM晶片市場的份額約為50%,在全球存儲晶片市場的份額約為37%。半導體業務銷售額也正在逼近英特爾,同時又幾乎壟斷了OLED螢幕的產能與訂單。以及三星在電池、螢幕、CPU、記憶體等領域的佈局廣泛,當元器件成本已開始影響不少智慧手機廠商控制成本和維持利潤率的能力之時,三星則直接收割了這一輪的元器件漲價的紅利。

而從未來展望來看,隨著Galaxy S8和S8 +在全球推出,預計三星強勁的記憶體、晶片、螢幕業務業績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同時移動業務收益有實現增長的可能性。

另外是OLED很成為三星下半年的增長引擎之一,因為從當前的市場趨勢來看,下半年柔性面板的供應量增加,預計收入也將同比增長。因為在下一波OLED螢幕全面升級的潮流中,預計蘋果將累計從三星那裡採購超過1.6億塊OLED顯示幕元件。所以,當整個零部件涉及的行業需求呈現穩定增長態勢的時候,三星的盈利池正在越來越大。

多元化經營佈局:三星正在擺脫智慧手機行業性的增長停滯的影響

眾所周知,三星的核心優勢在於橫向一體化的供應鏈優勢,對於晶片、記憶體、電池、螢幕等手機研發製造的關鍵元器件都有佈局。如今三星的全產業鏈佈局業務已經逐步為三星貢獻了最穩定的現金牛。

另外,從元器件成本到美元匯率波動,手機供應鏈上的人力成本也在上漲、完全由自己掌控並且自給自足的全產業鏈模式開始逐步掌控議價上的主動權,所以我們看到蘋果對於當前元器件漲價也非常焦慮,也在逐步拋棄掉其他很多供應商,其最近的動作也在傾向于建立自研零部件體系。

可以看出,當前蘋果也有危機感,從路子來看也在傾向于學三星,並且也希望自主掌控產業鏈的關鍵零部件進行自供自產,打造更多的內部元件和較少的供應商來激發其創新體系並控制成本。

三星電子的策略是在多元化經營方向持續推進,逐步降低對智慧手機業務的依賴,並專注半導體以及顯示幕等利潤率更高的業務。尤其是當前三星電子在OLED顯示幕領域處於領導者地位,可以說,在整個零部件領域,三星正在強化其議價能力與護城河壁壘,並擺脫了智慧手機行業性的增長停滯的行業影響。當前針對網路服務業務,三星也在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來卡住下一波產業鏈核心節點的技術紅利,比如通過在全球新興市場中繼續推出LTE服務,拓展與下一代網路技術相關的業務機會(包括loT和LTE-A Pro)以及佈局5G寬頻服務等。

不久前就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要實現智慧終端機核心元器件國產化,實現由終端大國向終端強國轉變。因為國產手機在諸如處理器、記憶體、射頻前端、螢幕、攝像頭等核心元器件大量依賴進口,上游元器件受制於人,國內智慧手機行業平均利潤率較低的艱難困境依然沒有得到改善,而一些廠商更多是追求出貨量,對供應鏈的建設卻一直不怎麼重視。筆者建議一直依賴日韓零部件供應的國產手機應該對此有所借鑒並在產業鏈關鍵零部件的佈局上有所行動,不然將在智慧手機下一波升級潮流中,可能會面臨越來越被動的局面以致於會遭受不可預測的危機與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