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來世界中怎樣保住人類的飯碗?|皮尤研究中心95頁報告

未來世界中怎樣保住人類的飯碗?| 皮尤研究中心95頁報告

2017-05-04 量子位

李杉 編譯整理自 《紐約時報》

我們不知道機器能在多短的時間內取代人類的工作,

也不知道它們能取代多少工作, 但我們知道, 這註定會發生——不光會取代藍領工人, 就連基金經理、皮膚科醫生和零售業從業人員也難逃厄運。

合理的應對方式似乎是為人們提供不同的教育, 使之可以與機器人並肩工作, 從事機器人無法完成的任務。 但應該如何才能做到呢?培訓的進化速度能否超過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這恐怕是個問題。

為此, 皮尤研究中心和伊隆大學調查了1408位科技和教育行業的從業人員, 問他們是否認為會有新的教育和培訓專案出現, 成功地幫大量勞動者掌握未來工作中需要的技能。

其中70%的人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其餘的人都給出否定回答, 否定的原因主要是認為教學環境的改變不足以規模化地教授新技能。

他們得到的最積極的回答, 大概是微軟科學家 Jonathan Grudin所說的:

人們今後可以創造新的就業, 而不僅僅是提供培訓, 技術已經成為核心, 它在未來幾年毫無疑問會扮演一個更重要的角色。

而最消極的想法來自一位匿名的科學編輯:

真的?你問我未來的工作?好像未來還會有工作似的?

全部調查結果形成了一份95頁的報告《The Future of Jobs and Jobs Training》皮尤未來工作報告”獲取報告PDF版。

以下就是此次調查中涉及的問題, 以及根據受訪者的回饋匯總的答案。

問:如何在自動化世界中為人們提供教育?

答:受訪者說, 人們仍然需要學習技能, 但他們需要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不斷學習。 學校裡最重要的事情是掌握學習方法。

在大學裡, “人們學習如何接觸新事物, 學習如何提出問題和找到答案, 如何應對新的環境。 ”維也納應用技術大學(FHWie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教授Uta Russmann說, “這都是適應不斷變化的職場生活所必備的技能。 至於從事具體工作所需的具體技能, 則要在工作中學習。 ”

學校還需要傳授一些機器無法輕易掌握的特質,

比如創造力、批判性思維、情商、適應力和合作精神。 受訪者表示, 問題在於這些品質未必很容易傳授。

“很多必須的‘技能’更像是性格特徵, 比如好奇心, 或者適應某種文化所需的社交技能。 ”新經濟研究機構Another Voice總經理Stowe Boyd說。

問:教育的變化能否趕上機器的發展?

答:約有2/3的受訪者認為這可以在未來十年實現, 其他人認為教育改革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資金, 還要融合政治意願, 他們還認為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速度過快。

“我認為我們有能力找到就業缺口, 並開發相應的教育工具來填補這些缺口。 我對此滿懷信心。 ”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兼研究機構Data and Society創始人Danah Boyd說, “但我並不認為我們有政治意願來解決那些支撐技能培訓的社會經濟因素。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副總裁Andrew Walls寫道:“除非神經科學能進步到把知識和技能直接植入大腦組織和肌肉構造, 否則我們通過培訓學習技能的能力不會大幅跨越。 ”

問:大學學位是否仍然重要?

答:研究顯示, 大學將比以前更有價值。 相對不容易受到自動化威脅的工作崗位需要接受更高級別的教育, 還要具備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後者需要通過與其他同學一同生活才能形成。

“人體之間相互接近時可以促進同情心、同理心、脆弱性和情商。 ”政策研究公司Acumen資料和政策分析師Frank Elavsky說。

但很多受訪者認為, 大學學位已經沒有必要——或者說大學學位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尤其是考慮到因此付出的代價。 很多人更重視通過線上課程或職場培訓獲得的認證和獎章, 即便對大學畢業生來說同樣如此。

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教授David Karger認為,未來的頂尖大學可能通過網路教學,而中等大學則“完全由助教組成,他們負責為學生提供支持”。

很多受訪者表示,雇主還應該更加重視在職學習,比如學徒制或應需在職培訓。工作檔案將比簡歷更加重要。

“簡歷過於平面化,無法恰當地傳遞一個人的技能組合。”印第安那大學職業專家Heryl Krieger說,“三維材料——本質上就是證明自身技能的職業檔案——才能最終證明一個人的工作技能。”

問:勞動者應該做哪些準備?

答:考慮到不斷學習將成為工作的一部分,很多受訪者表示應該在工作中學習新技能,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自學各種新知識。

哈佛大學伯克曼·克倫互聯網與社會中心(Berkman Klei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的Judith Donath表示,應該重點關注如何完成那些仍然需要人類來完成的任務,包括:教育和看護;建設和維修;研究和評估。

問題在於,並非所有人都具備自學能力,這需要很強的動力和毅力。穆倫堡學院媒體歷史學家Beth Corzo-Duchardt表示,適合這樣做的人往往擁有特權背景,受過良好教育,而且獲得了父母的支持。“由於在新的勞動環境中需要具備較高的自我導向能力,所以現有的不平等結構將延伸到未來。”她說。

問:我們做到了這些,真的就能有足夠的工作嗎?

答:微軟首席研究員Jonathan Grudin表示,只要人們掌握科學技能,他對工作的未來還是非常樂觀:“人們今後可以創造新的就業,而不僅僅是提供培訓,技術已經成為核心。”

但對教育改革的未來持有悲觀態度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沒有能展開針對性培訓的崗位,這一切都無濟於事。

“‘未來的工作’更有可能由機器人來完成。”電子郵件公司Mimecast首席科學家Nathaniel Borenstein說,“問題不是如何訓練人們從事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而是在一個多數人都不用工作的社會裡,應當如何分配財富?”

招聘

我們正在招募編輯記者、運營等崗位,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你的到來,一起體驗人工智慧的風起雲湧。

即便對大學畢業生來說同樣如此。

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教授David Karger認為,未來的頂尖大學可能通過網路教學,而中等大學則“完全由助教組成,他們負責為學生提供支持”。

很多受訪者表示,雇主還應該更加重視在職學習,比如學徒制或應需在職培訓。工作檔案將比簡歷更加重要。

“簡歷過於平面化,無法恰當地傳遞一個人的技能組合。”印第安那大學職業專家Heryl Krieger說,“三維材料——本質上就是證明自身技能的職業檔案——才能最終證明一個人的工作技能。”

問:勞動者應該做哪些準備?

答:考慮到不斷學習將成為工作的一部分,很多受訪者表示應該在工作中學習新技能,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自學各種新知識。

哈佛大學伯克曼·克倫互聯網與社會中心(Berkman Klei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的Judith Donath表示,應該重點關注如何完成那些仍然需要人類來完成的任務,包括:教育和看護;建設和維修;研究和評估。

問題在於,並非所有人都具備自學能力,這需要很強的動力和毅力。穆倫堡學院媒體歷史學家Beth Corzo-Duchardt表示,適合這樣做的人往往擁有特權背景,受過良好教育,而且獲得了父母的支持。“由於在新的勞動環境中需要具備較高的自我導向能力,所以現有的不平等結構將延伸到未來。”她說。

問:我們做到了這些,真的就能有足夠的工作嗎?

答:微軟首席研究員Jonathan Grudin表示,只要人們掌握科學技能,他對工作的未來還是非常樂觀:“人們今後可以創造新的就業,而不僅僅是提供培訓,技術已經成為核心。”

但對教育改革的未來持有悲觀態度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沒有能展開針對性培訓的崗位,這一切都無濟於事。

“‘未來的工作’更有可能由機器人來完成。”電子郵件公司Mimecast首席科學家Nathaniel Borenstein說,“問題不是如何訓練人們從事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而是在一個多數人都不用工作的社會裡,應當如何分配財富?”

招聘

我們正在招募編輯記者、運營等崗位,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你的到來,一起體驗人工智慧的風起雲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