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徽六安瓜片茶產業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品質扶貧紀實

編者按

“精准扶貧”, 是習近平總書記去年視察安徽時反復強調的一個詞, 他特別指出, “認真落實每一個專案、每一項措施, 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 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 ”一年來, 安徽六安質監部門牢記總書記的囑託, 充分發揮質監職能優勢, 打好“組合拳”, 以品質品牌提升為引領, 通過六安瓜片茶產業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建設, 加快大別山革命老區群眾的脫貧致富步伐, 進一步增加了老區群眾的“品質獲得感”。

□ 本報記者 李 輝

4月的安徽金寨, 滿目蔥綠, 茶香四溢。 24日下午, 記者從金寨縣城驅車一個多小時,

來到位於深山區的該縣花石鄉大灣村, 採訪革命老區通過六安瓜片茶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建設, 推動精准扶貧工作的情況。

一年, 只是一個四季輪回。 青山依舊, 大灣村村民的生活卻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說起茶產業, 大灣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余靜如數家珍:“以前村民們只是粗放型的種植、加工。 現在村裡圍繞茶葉產業, 提升品質、打造品牌, 大大增加了茶農收入。 ”一年來, 該村新建了6000平方米集茶葉採摘、體驗、加工、休閒旅遊於一體的茶廠, 帶動大灣村400余戶茶農增收。 目前, 茶園流轉已帶動全村37戶93人脫貧。

好山好水出好茶, 雲飄霧繞育精華。 金寨縣是全國100個重點產茶縣之一、全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核心原產地,

全縣有茶園面積1.667萬公頃, 其中可採茶園1.2萬公頃。 2016年, 年產各類幹茶7500噸, 系列產值15億元;其中六安瓜片產量1200噸。 該縣從事茶葉生產加工經營的達20多萬人, 人均茶葉收入7500元, 占重點茶區農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

建成品質高地

2014年5月, 六安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特色和優勢, 圍繞茶葉主題, 統籌山水、物產、文化資源, 創造性地提出建設六安茶穀項目。 六安茶穀規劃面積1600多平方公里, 覆蓋裕安區、霍山縣、金寨縣13個鄉鎮。

自2015年以來, 六安市依託六安茶谷園區建設, 以茶產業品質和品牌提升工程為抓手, 扎實推動各項創建工作深入開展。 實施“振興和做強六安瓜片茶產業, 推進脫貧攻堅”戰略。

2015年3月, 質檢總局正式批准六安市在六安茶谷園區基礎上籌建全國六安瓜片茶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為了進一步提升六安瓜片品質品牌, 壯大做強六安瓜片茶產業, 六安市政府及各市直部門制定出臺了《六安市全國六安瓜片茶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實施方案》《六安市茶產業振興計畫(2015-2019年)》及《六安市關於加強六安瓜片茶葉品牌培育和改進提升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檔, 並將創建工作也被正式列入市“十三五”規劃。 與此同時, 六安市還將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創建工作納入市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進行考核, 建立了品質安全綜合評價和考核指標體系。

據六安市工商質監局局長程剛介紹, 該局以實施品牌戰略為主線, 全力服務六安茶谷建設。

重點推進茶產業標準體系建設, 加強食品相關產品品質安全監管。 堅持把品牌培育作為提升全市茶產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制定名牌產品和馳(著)名商標培育發展規劃。 建設與園區主導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品質公共服務平臺。 安徽省茶及茶製品品質檢驗中心於2014年3月通過資質認定和計量認證的驗收。 近兩年為部分茶葉企業培訓專職檢驗員50人次, 與市茶業局聯合組織對六安茶穀內125家茶葉企業的茶葉品質檢驗員進行免費培訓。

去年, 質檢總局、中國品質認證中心發佈全國119個知名品牌示範區品牌價值, 六安茶谷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報送的六安瓜片區域品牌強度得分708, 在全部119個園區(其中農業園區23個)中位居第9和農業園區第2,

品牌價值達到219億元。

品牌效應凸顯

安徽省六安瓜片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勝春告訴記者, 通過知名品牌示範區的創建, 我們的品牌效應更加突顯, 公司連續5年位於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前10名, 在全國六安瓜片行業中名列第1名, 產品市場佔有率32%。 茶農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茶農人均茶葉收入從2014年的3324元增長至2016年的4160元, 增長幅度達到25%。

金寨縣露雨春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種植基地133.3公頃, 合作農戶480多家。 該公司對接了20戶鄉村貧困戶, 制定了一系列因戶制宜的針對性較強的幫扶政策。 對接的貧困戶2016年收入提升幅度最高的達200%。

產品品質的全面提升, 使得園區產業加速集聚, 助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兩年來,示範區內農民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2.2萬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六安市市長畢小彬說,好山好水孕育了茶之“香”,厚重文化賦予了茶之“魂”,綠色發展催生了茶之“經”。全市茶產業年均綜合產值61.4億元,茶農人均茶葉收入達4160元,茶葉已成為六安市特色優勢產業和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如今,茶產業作為六安市精准扶貧的突破口,成為茶農致富奔小康的“綠色銀行”。 《中國品質報》

兩年來,示範區內農民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2.2萬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六安市市長畢小彬說,好山好水孕育了茶之“香”,厚重文化賦予了茶之“魂”,綠色發展催生了茶之“經”。全市茶產業年均綜合產值61.4億元,茶農人均茶葉收入達4160元,茶葉已成為六安市特色優勢產業和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如今,茶產業作為六安市精准扶貧的突破口,成為茶農致富奔小康的“綠色銀行”。 《中國品質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