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大腸癌系列⑤:動手術失肝門?

許多人以為, 結腸直腸癌患者動了手術後, 就沒有了“肛門”, 得永久性靠造口排便, 非常不便。 其實, 這是誤區。 並非所有腸癌手術需要開造口, 即使需要, 多數屬於暫時性。 對於少數需要永久有個造口排便的患者, 醫生指出, 只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式, 還是能如常工作和生活。

並非所有大腸癌手術都得靠造口, 一些人對此感到恐懼, 然而, 有了它會影響日常生活?且聽本地專科醫生解析。

新加坡中央醫院結腸直腸外科顧問醫生楊晟岸接受訪問時說, 造口(stoma)是在患者的腹壁上開一個口, 並將腸道銜接於此,

讓糞便排在造口處的特製袋子(stoma bag)。

針對一些病患為何在手術後需要造口, 楊醫生指出, 原因很多。 最普遍的原因是, 病患進行了複雜的直腸癌手術;該手術通常需要切除部分結腸和大腸, 並要把剩餘的結腸(colon)接回直腸(rectum), 讓通便順利。 在這種情形下, 在小腸進行造口一般能減低介面嚴重感染的風險。

是否需永久性造口?

針對造口是否永久性的, 楊醫生表示, 這取決於需要造口的原因。

如果造口只是為了預防腸癌手術後的併發症, 只要直腸介面癒合了, 就可以關閉造口, 病患可恢復通過肛門排便。

但倘若需要切除肛門, 那麼就需要永久有個造口, 因為已沒了肛門通便。

正確使用 如常生活

儘管如此, 醫生指出, 永久性造口並不代表世界末日。

只要正確使用, 確保造口袋不外泄, 許多病患仍能如常生活。

另外, 多數病患應該保持飲食均衡。 由於每名病患的病情和手術都不同, 所以沒有特定飲食適合所有患者。

但楊醫生提醒, 一些病患如果大量吃下纖維, 可能產生腸胃氣脹, 如果漏出造口袋, 可能會讓人感到難為情。

只要掌握正確使用造口袋, 病患一般能如常工作和生活。 (檔案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