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作繁忙的檢察官助理是怎樣抽空考上非全日制法碩的?

【編者按】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是個新鮮事物。 很多在職有志考研的朋友們都很關注。

本號特地約請了兩位2017年新近參加過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

並成績不俗的朋友撰稿分享新鮮出爐的複習和考試心得。

今天這一篇由CYU的文子同學撰寫。 她自稱是:“稀裡糊塗報了名, 最後稀裡糊塗被錄取了”。 您想不想也稀裡糊塗考上一回呢?

另一篇挺明白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師姐講述非全日制法碩招考中的那些事(超詳細!忙,

只能假期寫)

歡迎更多的新老研究生來聊聊自己的心路歷程, 以點亮每一個午夜時分還不肯睡去的迷茫心靈的心燈。

【原標題】文子:在職研究生考試小感

每到週五的晚上, 精神一下放鬆, 整個人都蔫了, 這是基層檢察院小輔助人員忙完一周的感受。

這個時候就會聽上一首“外面的世界”,

小城市的生活安逸, 但它的壓抑也同樣就在於此。

所以往外面走走, 暫時脫離一會工作, 這成了我考在職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唯一動力, 不過最後還是因為工作, 據說讀著書也要回來辦案子,

還是選擇了本地的雲南大學(當然也考慮到考不上外地的好學校)。

滿足不了去外面走走, 也能滿足暫時脫離一下工作這個不純的學習動機吧, 於是就稀裡糊塗報了名, 最後稀裡糊塗被錄取了, 但期間還是有一點點感悟想與大家分享。

一、我們沒有時間, 有的是好的心態

在職的人, 我們真的沒有時間, 白天基本在忙案子, 尤其一個畢業三年內的小兵, 除了案子, 你部門的材料、內勤雜活基本都是你的吧, 晚上不加班就好的了, 哪有時間學習, 能不加班早回去一晚, 看兩頁書就睡著了(一般毅力的人都這種)。

借了本法碩聯考專題講座的書, 看別人的書都劃滿了線, 也給自己制定了計畫, 但今年在職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改革, 全國統考, 時間安排也緊, 報完名後一個月的複習時間都沒有了。

所以……兩百多頁的資料就看了十四頁, 然後就去考了。

真的慚愧, 對知識尤其法律專業的不尊重, 可期間因為扯一個案子, 操碎的心已經壓過了沒複習的恐慌了。

所以當時就抱著體驗一下的心態去考了。

二、盡力而為

其實回想起來,雖說沒複習,但對每一刻考試,自己還是盡力而為了。

包括審題,答題思路,都還是認真對待了。

因為沒有扎實複習,所以就竭盡全力地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

法律專業題就是調動大學時期的知識儲備(在此要感謝我的大學老師們)以及近兩年來的辦案知識積累,答題時要多思考答案的深度和廣度;

英語題閱讀還是很難讀懂,基本看關鍵字和感覺,英語作文在考試前看了一篇範文,考試的時候把範文中篇章句式利用上了,雖說差以前的水準太遠了,可對於考完六級就沒有再接觸英語的我來說,短暫的時間裡我只能這麼盡力了,考前我也不可能抱著單詞本來一個個記單詞,只能找些考試捷徑;

政治一點資料沒看,不過考完後我總結可能是因為考前的那段時間我在聽央視的廣播,還有就是考試的時候基本是抄材料的核心內容或稍作拓展理解。

三、打醬油也需要毅力

今年的考題據說較以往有所不同,英語、政治照考,專業分成了專業基礎和專業綜合,總共考了一個週末,四科。

題量還是有點大,感覺需要寫的內容也很多,所以最後一科的時候真的想放棄了,因為前面的也沒希望,英語感覺都是蒙的。

考完第三科本來吃完中午飯打算走人的,比較幸運的是遇到了一個檢察系統的同事,鼓勵了一下我,還借了我一點複習資料,好吧,都最後一科,硬著頭皮,終於給它寫完了。

如果沒有最後的堅持,複試肯定是進不了的。

(話說,要不要對這位同事以身相許呢?——編者)

四、複試準備階段多交流

得知自己以第十名的筆試成績進了複試,覺得這回要好好努力了,既然這麼幸運的讓自己過了筆試,好歹複試也要拼一下了。

還是計畫沒有變化快,才剛剛從進入複試的興奮中走出來,就通知一個星期後複試,又陷入了淩亂和忐忑。

鎮定下來,還是跟往屆的考生打聽了一下複試的形式,雲南大學是一個英語題,然後五選三的專業題,自己也推測了下這些題,既然是面對面交流,應該不會是一些很細的題,可能會類似於論述或者開放性的題目,所以就先想好了複習刑法、憲法和法理三科,其中刑法又因在工作中也常用,除了看了幾個比較生硬的專業術語外就沒有再複習了,直接縮小複習範圍,把憲法和法理的一些大綱知識看了一遍。

英語,因為不知道怎麼複習也沒有時間,就完全沒準備了,如果算準備,那就是在面試的前一晚,拿著一篇範文讀了一遍,因為要考口語,我已經好久沒開口說英語了……

五、面試,面一種精神

緊張是在所難免的,尤其是在你前面的人出來,一個個題都不一樣,慌了。

不過慌亂中你還是要打聽綜合老師的面試思路,如果遇到類似的題你會怎麼答,英語口語你會用到哪幾個關鍵的表達。

當然,除了內容外,形式也很重要,可能是在單位有機會做一些接待和解說員的工作,所以禮儀方面也提醒了自己一下。

但進去考場後,老師的第一句話不是英語,也不是什麼法律專業術語,有個老師問了句:

“哪個學校畢業的?”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我完整地說出了自己母校的名字,生怕這所惹人爭議的學校用簡稱又遇見被人認不出的尷尬,但那時內心還是湧動著自豪,貌似也迎來了讚歎的目光,然後就帶著母校的光環,本著不給母校丟臉的自信,有條不紊的答完了面試題。

接到錄取通知的時候,最感歎的還是對母校的思念

“實事求是,朝氣蓬勃”

這八個字的精神畢業後在我心中越來越有內涵,包括這次打醬油的在職研究生考試。

未來,珍惜學習機會,帶著母校的精神走向遠方吧。

【相關連結】

“第一個吃螃蟹”的師姐講述非全日制法碩招考那些事(超詳細!)

年級排名№40,考上北大2017級國際法研究生,不服來戰!

二、盡力而為

其實回想起來,雖說沒複習,但對每一刻考試,自己還是盡力而為了。

包括審題,答題思路,都還是認真對待了。

因為沒有扎實複習,所以就竭盡全力地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

法律專業題就是調動大學時期的知識儲備(在此要感謝我的大學老師們)以及近兩年來的辦案知識積累,答題時要多思考答案的深度和廣度;

英語題閱讀還是很難讀懂,基本看關鍵字和感覺,英語作文在考試前看了一篇範文,考試的時候把範文中篇章句式利用上了,雖說差以前的水準太遠了,可對於考完六級就沒有再接觸英語的我來說,短暫的時間裡我只能這麼盡力了,考前我也不可能抱著單詞本來一個個記單詞,只能找些考試捷徑;

政治一點資料沒看,不過考完後我總結可能是因為考前的那段時間我在聽央視的廣播,還有就是考試的時候基本是抄材料的核心內容或稍作拓展理解。

三、打醬油也需要毅力

今年的考題據說較以往有所不同,英語、政治照考,專業分成了專業基礎和專業綜合,總共考了一個週末,四科。

題量還是有點大,感覺需要寫的內容也很多,所以最後一科的時候真的想放棄了,因為前面的也沒希望,英語感覺都是蒙的。

考完第三科本來吃完中午飯打算走人的,比較幸運的是遇到了一個檢察系統的同事,鼓勵了一下我,還借了我一點複習資料,好吧,都最後一科,硬著頭皮,終於給它寫完了。

如果沒有最後的堅持,複試肯定是進不了的。

(話說,要不要對這位同事以身相許呢?——編者)

四、複試準備階段多交流

得知自己以第十名的筆試成績進了複試,覺得這回要好好努力了,既然這麼幸運的讓自己過了筆試,好歹複試也要拼一下了。

還是計畫沒有變化快,才剛剛從進入複試的興奮中走出來,就通知一個星期後複試,又陷入了淩亂和忐忑。

鎮定下來,還是跟往屆的考生打聽了一下複試的形式,雲南大學是一個英語題,然後五選三的專業題,自己也推測了下這些題,既然是面對面交流,應該不會是一些很細的題,可能會類似於論述或者開放性的題目,所以就先想好了複習刑法、憲法和法理三科,其中刑法又因在工作中也常用,除了看了幾個比較生硬的專業術語外就沒有再複習了,直接縮小複習範圍,把憲法和法理的一些大綱知識看了一遍。

英語,因為不知道怎麼複習也沒有時間,就完全沒準備了,如果算準備,那就是在面試的前一晚,拿著一篇範文讀了一遍,因為要考口語,我已經好久沒開口說英語了……

五、面試,面一種精神

緊張是在所難免的,尤其是在你前面的人出來,一個個題都不一樣,慌了。

不過慌亂中你還是要打聽綜合老師的面試思路,如果遇到類似的題你會怎麼答,英語口語你會用到哪幾個關鍵的表達。

當然,除了內容外,形式也很重要,可能是在單位有機會做一些接待和解說員的工作,所以禮儀方面也提醒了自己一下。

但進去考場後,老師的第一句話不是英語,也不是什麼法律專業術語,有個老師問了句:

“哪個學校畢業的?”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我完整地說出了自己母校的名字,生怕這所惹人爭議的學校用簡稱又遇見被人認不出的尷尬,但那時內心還是湧動著自豪,貌似也迎來了讚歎的目光,然後就帶著母校的光環,本著不給母校丟臉的自信,有條不紊的答完了面試題。

接到錄取通知的時候,最感歎的還是對母校的思念

“實事求是,朝氣蓬勃”

這八個字的精神畢業後在我心中越來越有內涵,包括這次打醬油的在職研究生考試。

未來,珍惜學習機會,帶著母校的精神走向遠方吧。

【相關連結】

“第一個吃螃蟹”的師姐講述非全日制法碩招考那些事(超詳細!)

年級排名№40,考上北大2017級國際法研究生,不服來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