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浙江職教 深度產教融合 服務地方發展 促進學生就業

機電學院學生在程式設計操作機械手

機電學院智慧製造人才培養中心

蕭山三職學生在跟著達利師傅學習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的標本

杭州網訊近年來, 浙江把職業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 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 省內各職業院校專業基本覆蓋了現代製造類、服務類和農業類等所對應的產業。 近五年來, 共有200多萬名中職、高職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 成為推進我省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兩富浙江”和“兩美浙江”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日前, “教育環浙行•職教風采與使命”采風記者一行來到杭州、金華、麗水等地, 通過實地走訪多所中高職院校, 一探其近年來在產教融合實踐過程中取得的成果。

現代學徒制讓學生學得更精更對口

“是否打算長期從事這個職業?是否真心實意想做服裝?”劉老說這是他挑選徒弟時最看重的。 像劉老這樣的學徒制是一種雙向選擇, 學生選擇他們想要求知的師傅, 而師傅根據態度和天賦遴選學生。 而這一切得益于幾年前蕭山三職與達利(中國)簽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協議書》, 以及他們在服裝專業人才培養和現代學徒制上一直攜手並肩的探索和實踐。

校企共建師資隊伍, 讓學徒制的教學任務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承擔,

形成雙導師制, 使得畢業生不僅和用工崗位無縫對接, 也更符合學生自己的職業規劃。 在浙江職教十三五規劃中寫道:要大力推進“校企協同、工學結合”的育人模式創新, 大力推進“互聘共用、專兼結合”的雙導師隊伍建設。

在教學生的同時, 劉老自己也在向學校不斷學習, 2013年, 他參加了學校大專班的培訓, 讓這個只會做衣服的老師傅學習了服裝理論, “好多產品不是不會做, 是理論太差, 理解不了設計師說的意思。 ”老劉打趣道。 現在, 他評上了杭州市首席技師, 所在的車間還掛牌了“省級大師工作室”。 據瞭解, 未來我省還要建設100個省級大師工作室, 吸引一批校外技術技能大師和團隊兼任專業課和實訓指導課教學。

還要建設100個省級名師工作室, 著力培養一批教學名師和優秀教學團隊。

因地制宜調整專業結構服務地方經濟

精密製造、智慧控制、機器人應用……走進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智慧製造基地, 各種高大上的工業4.0製造設備讓人眼前一亮。 院長丁金昌介紹說, 基地集教學、科研、技術服務、技能鑒定和生產五位一體, 是具有工業化環境的高水準綜合性基地, 基地建築面積12000平米, 設備總值1.43億元, “有不少高端設備操作技術是現在很多企業都沒有的。 ”丁金昌說這是目前浙江綜合能力最好的智慧製造中心了。

機電學院位於杭州市濱江區, 紮根在高新技術聚集地之上, 以培養工業4.0的複合型人才為重點, 通過技術集成,

把各項設備集中起來運行, 形成一個模擬微縮車間, 讓學生在這裡學習工業4.0的核心自動控制技術。 “學生未來工作是通過電腦來控制機器人, 可以像白領那樣坐在都市新區裡辦公。 ”丁金昌笑著說。

而在麗水卻是另一番景象。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麗水, 植被覆蓋率全省第一,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就坐落在這青山綠水的白雲山麓。 生態旅遊和森林養護讓麗水更需要涉及農林牧方面的人才。 學校江主任介紹說, 工程測量是麗職院最早設立的專業之一, 麗水地區的小型水庫都有學生的參與, 還有現在正在大步發展的民宿, 學生和老師一起測量設計, 成功的案例就有“雲和民宿”, 積極對接“特色小鎮”建設。 另外, 學校還定向培養了林技人員,

讓具備專業素養的他們“走在山上, 行在林間” 。 來滿足當地森林資源保護的需要。

圍繞我省產業優化升級和社會發展需求, 引導學校科學合理設置和調整專業, 提高專業與產業的匹配度。 永康職業技術學校位於五金之都的永康, 就積極在校重點打造涉及五金行業的國家先進製造業緊缺型人才培養基地, 而金華是全國十大電子商務示範城, 金義電商產業園、金義綜合保稅區等園區都聚集於此, 於是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就此創辦省內首家混合所有制網路經濟學院。

核心素養提升讓學生成長成才

施彥登是永康職業技術學校的高二生, 但在學校卻是小有名氣。 他已經收到省內好幾所高職院校的邀請, 希望他畢業後去讀大學。2016年,他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拿到了全國第四名,獲得中職普車項目金牌。“我中考就211分。”施彥登說自己不擅長讀書,但是對機械類特別感興趣,於是高一就進了學校的“普車加工”社團,老師發現他在機械方面有驚人的天賦,機械製造、CAD製圖他都會。“想不到我兒子也可以這麼優秀。”每次遇到老師,他媽媽總會感歎。

90後的黃軼已經從麗水職業高級中學畢業,當年他是別人口中的優等生,可是中考那天他中暑了,英語只考了3分,“沒有了高中可以上,那就只能上職高。”媽媽的話讓黃軼不甘心地踏入了校園大門。從小喜歡拆拆裝裝的他,對機械興趣很濃,自己選擇了數控專業,經過理論學習、實踐操作和在企業的頂崗實習,畢業之際他已經能很好地掌握數控機床技術。現在,他已經在麗水入股了機械製造的公司,成了年輕的副總。

加強中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積極拓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通過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職教已不再是當年中高考失利者的戰敗場,而是掌握一技之長的新高地。中高職一體,可以讓家長對孩子的升學放心。蕭山三職的學生在通過學校、企業的雙方考核後,可以繼續在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繼續讀高職。而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則是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可以輔修第二專業,類似本科院校的第二學位,學生在學習結束後會頒發相應的證書,得到企業認可。專案導師制,也讓學生可以針對具體的專案學習到更多知識。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可用之才。

希望他畢業後去讀大學。2016年,他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拿到了全國第四名,獲得中職普車項目金牌。“我中考就211分。”施彥登說自己不擅長讀書,但是對機械類特別感興趣,於是高一就進了學校的“普車加工”社團,老師發現他在機械方面有驚人的天賦,機械製造、CAD製圖他都會。“想不到我兒子也可以這麼優秀。”每次遇到老師,他媽媽總會感歎。

90後的黃軼已經從麗水職業高級中學畢業,當年他是別人口中的優等生,可是中考那天他中暑了,英語只考了3分,“沒有了高中可以上,那就只能上職高。”媽媽的話讓黃軼不甘心地踏入了校園大門。從小喜歡拆拆裝裝的他,對機械興趣很濃,自己選擇了數控專業,經過理論學習、實踐操作和在企業的頂崗實習,畢業之際他已經能很好地掌握數控機床技術。現在,他已經在麗水入股了機械製造的公司,成了年輕的副總。

加強中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積極拓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通過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職教已不再是當年中高考失利者的戰敗場,而是掌握一技之長的新高地。中高職一體,可以讓家長對孩子的升學放心。蕭山三職的學生在通過學校、企業的雙方考核後,可以繼續在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繼續讀高職。而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則是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可以輔修第二專業,類似本科院校的第二學位,學生在學習結束後會頒發相應的證書,得到企業認可。專案導師制,也讓學生可以針對具體的專案學習到更多知識。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可用之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