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青海湖 “吸睛力” 持續遞增

青海湖, 蒙古語叫“庫庫諾爾”, 藏語叫“措溫布”, 都是“青色的海”之意, 是鑲嵌在青藏高原的一顆璀璨明珠, 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曾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麗的湖泊。

2007年,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成立, 它在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和旅遊設施、旅遊資源的整合、旅遊開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轉眼已近10年, 這10年來青海湖生態環境得到了較好的恢復, 今天的青海湖景區旅遊管理水準和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已成為國內外遊客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青海國信國際旅行社的導遊杜國軍根據自己多年帶團經驗總結道,

隨著青海湖知名度的不斷提高, 這裡已然成為遊客必去的首選之地。 不同時節的青海湖呈現出不同的美, 近年來青海湖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外地的很多遊客、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 青海湖已然成為我們推廣青海的一張金名片。

資料顯示, 2004年至2016年, 青海湖面積增大169.67平方千米, 相當於增加了25.5個西湖。 青海湖水域面積不斷增大, 有效遏制區域荒漠化進程, 調節了局部地區氣候, 維繫了地區生物多樣性和青藏高原東北部的生態安全。

“湖中有湟魚, 湖面上又飛著斑頭雁、漁歐等不少稀有鳥類, 這裡的生態真是太好了!湖水浩瀚無邊又蔚藍空靈, 環湖一圈, 就像是走在畫中一般, 這裡真是一個讓人美得心醉的地方。

”攝影愛好者安青年感慨道。

在青藏高原上, 青海湖舒展著它的遼闊與靜謐, 在這裡, 海的浩瀚與湖的沉靜交織在一起, 草原和大海得以對接, 給人一種博大之美。 遼闊起伏的環湖千里草原, 就像是鋪上一層厚厚的綠色絨毯, 藍天之下, 湖水藍得更加純粹, 天地間構成一幅絕美的畫卷, 有一種洗盡鉛華之感。

據統計, 10年來青海湖鳥類種類由上世紀末的164種增加到222種, 瀕危物種普氏原羚由200余隻增加到1400餘隻, 湟魚資源量達到7萬餘噸, 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董金明表示, 十年來,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先後投入1億多元資金, 實施了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濕地保護與恢復建設工程項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專案、青海湖國際重要濕地保護補助資金項目、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專案、生物多樣性保護專案等生態保護專案,

保護設施不斷完善, 保護機制初步建立。 與此同時, 還與中科院建立了聯合科研基地, 深入開展科研合作, 科技支撐生態保護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青海湖就像是大自然賜予青藏高原的一面巨大寶鏡, 面對如此聖湖, 仿若忘卻身邊所有, 那一片片深深地藍, 寶石般的閃著柔和的光輝。 鳥兒成為青海湖靈動矯健的精靈, 翩然飛舞, 輕盈無痕, 總在最不經意處給人驚喜, 總在寧靜時帶來點睛的飛翔……, 近幾年隨著青海湖觀鳥季、沙雕和大地藝術旅遊季、祭海文化旅遊季等“三大季”和環湖徒步大會、環湖越野跑等活動影響力日益提升,

我的許多外地朋友都向我打聽很多關於青海湖旅遊的資訊, 準備來青海旅遊”。 西寧市民屈墨含說。

青海湖景區接待旅遊人數由2008年的32萬人次, 增加到2016年的189.9萬人次, 增長了5.93倍;旅遊收入由2008年的3913萬元, 增加到2016年的2.47億元, 增長了6.3倍, 旅遊人次和旅遊總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以上, 保持了較好發展勢頭。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哈承科說, 10年來, 青海湖景區管理局實施了80項建設專案, 總投資規模達14.8億元, 已完成投資11.6億元, 建成了二郎劍風情小鎮、房車酒店、遊客服務中心、景區門禁系統、航運工程、雙體旅遊客船、五片區水電路基礎設施以及鸕鷀島木棧道、鳥島觀鳥室、觀鳥生態通道、污水廠提標擴容等保護設施,

觀海酒店、二郎劍公租房等項目正在抓緊建設, 二郎劍集中供熱、生態停車場等專案有序推進, 景區旅遊接待和服務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 面貌煥然一新。 (董潔)

(責編:范敏玲(實習生)、連品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