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無聊期,是你的增值期

“特別閑, 特別無聊的時候, 你會選擇幹什麼?”有朋友突然問了我一句話, 倒把我問住了。

現在每天忙得死去活來, 恨不得花錢向別人買點時間的我, 真的有點忘了, 自己也曾經特別閑過, 閑得時間一大把不知道怎麼去消磨。

那是二十幾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幾年。 工作後, 端的是鐵飯碗, 屬於只要自己不違法犯罪, 單位一輩子都會養著你, 舒舒服服直到退休。 當然賺不到大錢, 但解決溫飽沒問題, 再混幾年還能直接通小康了。

以前的夢想是當作家和記者, 結果職業和愛好全然無關, 又絲毫不見有改弦易轍的可能。

也就認命了, 認了自己一輩子都會這樣過去的命。

上班不累, 下班清閒, 不愁吃穿, 沒有挑戰性的日子過久了, 毫無鬥志可言, 那種感覺就像陷入流沙之中, 逐漸下落, 無處用力。

那時日子過得慢, 時間好似空白的圖畫紙, 你好容易塗滿了一張, 第二天又來一張。

逛街、打麻將這些耗費時間的事情我都不愛好, 我選擇了撿起自己曾經的愛好。 看書。

什麼都看, 一堆堆的買, 家裡小, 書架堆不下了, 窗臺上、床角全都是, 一不留神被窩裡也能翻出幾本。 同事來串門, 不理解, “你看這些書有什麼用啊?”言外之意, 看多少書還不是和大家一樣朝九晚五。

我也覺得沒用, 可時間總得占上啊。 被荒廢的時間, 更難熬。

有了電腦, 我練習打字的方式就是把我看過的書中的精華,

都敲在word文檔中。

我樂此不疲地幹這些事, 我還手抄過唐詩宋詞, 抄過泰戈爾整本的《吉檀迦利》。 至今記得那句“眼裡為她下著雨, 心裡卻為她打著傘, 這就是愛情”。

我拿看書來抗擊無聊, 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樣有什麼意義, 我只是本能的選擇, 精神上的空虛, 我就用閱讀來填飽自己, 就像餓了的人下意識去吃飽。

每一個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階段吧, 看不到希望, 未來遙不可及, 時間多得叫人感覺到倉皇, 不知道下一步該去向哪裡。

再講一個別人的故事吧。

著名京劇程派藝術家趙榮琛的關門弟子張火丁, 是當下最好的青衣演員之一, 在京劇不斷式微的今天, 她卻有著如同流行歌手一般的號召力。

香港導演楊帆來北京看她的演出, 被瘋狂喝彩的觀眾震驚, 他在觀眾席上一回頭, 發現滿場都是年輕的臉。

▲臺上的張火丁

清冷、淡然、我行我素, 她像京劇界的王菲, 始終與公眾保持一定的距離, 從不被盛名和喧囂所裹挾。 前央視戲曲頻道主持人白燕升總結她這樣的人:“擁有最大公約數的受眾, 以及, 以某種看起來並不熱情討好的姿態贏得了普遍喜愛。 ”

張火丁除了自小對京劇有濃厚的興趣, 她身上缺乏成名成角的那種先天條件, 少年時聲音略沉, 身形也不算好, 五官過於清淡。

這點上, 她不如她的哥哥張火千, 四五歲就表現出極大的藝術天分, 8歲考上藝校學習京劇, 是妹妹心中的大明星。

從10歲開始,

張火丁連續三年報考省戲校京劇科都落榜了。 對唱戲的熱愛不減, 讓她只好曲線救國, 13歲去了廊坊市評劇團, 嘴上唱著評劇, 心裡愛著的還是京劇。 父親來看她, 她哀求父親帶她去考錦州戲校。

15歲上張火丁終於逆轉了命運, 自費進入天津戲校京劇科學習。 她拼命學, 不怕吃苦, 更不怕出醜, 只管如饑似渴的填補著自己所缺乏的藝術營養。

▲張火丁童年

畢業了, 張火丁和哥哥都被分配到戰友京劇團, 自覺學到一身本事的他們卻開始坐冷板凳。 因為幾乎沒有多少演出機會, 年輕演員更是上不了場, 整日無所事事。

一個演員, 最光鮮的時刻就是在舞臺上, 贏得觀眾的掌聲。 不讓上舞臺, 學了這麼多年的戲, 就像把列車卸掉火車頭,

整個生命都僵住了。

無事可做, 時間一大把, 做什麼?練功。

一天天的練, 把老師所有教過的全都拿來一遍遍的練。 “上午, 下午, 晚上, 睡一覺, 再上午, 下午, 晚上。 ”

▲張火丁與哥哥張火千

張火丁和哥哥一樣, 自認都是那種有點軸的人, 認死理, 不聰明。

別人看到沒戲演, 前路茫茫, 不是走了, 就是開始混日子, 荒廢這一身打小就練就的本領。 她卻選擇了和自己較勁, 和藝術較勁, 一遍一遍把自己的唱腔身段磨煉得更好更美。

這樣是為了什麼呢?沒想過日後一定能成名, 她學了這麼多年的戲, 只會這一種打發時間的方式。 未來如此迷茫, 看不見, 摸不到, 誰都不知道這生命的列車開到哪裡能見曙光, 她只明白一件事, “我覺得練在自己身上, 誰都搶不去。”

當時在雜誌上看到這段故事,這句話看得我心一跳。也許我當初也是這麼想的,文字落在我眼裡,每個字都能開出花來,每一種感動都被收進我生命的倉庫。我一遍遍理順自己的思想,就像武士一遍遍地擦拭他的刀。

那以後,再也沒有那麼多的時光供我奢侈地閱讀,我工作、寫作、出書、照顧家,一切都如電影快鏡頭一樣加快速度播放,只能見縫插針地讀書。

現在回頭看,那段無聊的時光也不算被荒廢了,畢竟,我看了那麼多的書,我把時間都花在自己身上,留在我心裡的東西,誰都搶不去,歲月也帶不走。

關於人為何會感覺到無聊,簡直可以寫一篇論文來論述,無論多麼勤奮自立的人,都有過自我懷疑的時候,被無聊裹挾。很多人害怕無聊,為了逃避無聊,會主動去尋找熱鬧,混跡在人群中。這種逃避本身,卻變成了更深的寂寞。

時間是這樣一種東西,它的刻度尺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時間結下的果實,卻不一樣。

我個人很喜歡閱讀傳記文學,很多成功者的成功都各有因緣,相同的一點就在於他們扛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懂得把時間都投資在自己身上。

在生命的低潮期,他們不是簡單地蟄伏,而是有意無意地去學習、訓練、積累,無聊期才變成了最好的增值期。

沒有辜負時間的人,最後總是能得到一個比較滿意的未來。

世人往往只喜歡看到成功後的一飛沖天,卻不知道轉身之前,有人已經演練過千百遍。

誰都搶不去。”

當時在雜誌上看到這段故事,這句話看得我心一跳。也許我當初也是這麼想的,文字落在我眼裡,每個字都能開出花來,每一種感動都被收進我生命的倉庫。我一遍遍理順自己的思想,就像武士一遍遍地擦拭他的刀。

那以後,再也沒有那麼多的時光供我奢侈地閱讀,我工作、寫作、出書、照顧家,一切都如電影快鏡頭一樣加快速度播放,只能見縫插針地讀書。

現在回頭看,那段無聊的時光也不算被荒廢了,畢竟,我看了那麼多的書,我把時間都花在自己身上,留在我心裡的東西,誰都搶不去,歲月也帶不走。

關於人為何會感覺到無聊,簡直可以寫一篇論文來論述,無論多麼勤奮自立的人,都有過自我懷疑的時候,被無聊裹挾。很多人害怕無聊,為了逃避無聊,會主動去尋找熱鬧,混跡在人群中。這種逃避本身,卻變成了更深的寂寞。

時間是這樣一種東西,它的刻度尺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時間結下的果實,卻不一樣。

我個人很喜歡閱讀傳記文學,很多成功者的成功都各有因緣,相同的一點就在於他們扛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懂得把時間都投資在自己身上。

在生命的低潮期,他們不是簡單地蟄伏,而是有意無意地去學習、訓練、積累,無聊期才變成了最好的增值期。

沒有辜負時間的人,最後總是能得到一個比較滿意的未來。

世人往往只喜歡看到成功後的一飛沖天,卻不知道轉身之前,有人已經演練過千百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