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表情可以誇張一些,改變演講“撲克臉”

我們說一個人講話有意思, 常常會用到一個詞, 叫做眉飛色舞。 可見, 演講的時候面部表情是多麼的重要。 在我輔導過的學員中,

大部分人都會出現以下兩種問題:1.滿腦子都在想詞, 臉上完全沒有表情;2.保持著習慣性的微笑。 我們都知道, 正確的做法是面部表情跟隨著演講內容的情緒進行變化。

比如一個人很害怕, 他的眉頭一般會皺起來, 嘴唇可能會緊緊地抿著, 甚至有時候會閉著眼睛。 如果你講到自己第一次去蹦極, 沒有給你內心的活動描述配上的害怕的表情, 觀眾是不能通過你微笑的面具看到你真實的內心的。 還有一個壞消息, 比起耳朵聽到的內容, 觀眾更容易相信親眼所見的內容。 有很多拓展課程中玩過這樣一種遊戲:一個教官站在講臺上, 向大家豎起食指, 問“這是幾?”, 下面的學員紛紛回答“1.”接著, 教官比了兩根手指, 問這是幾?學員答“2”,

接著, 教官豎起3根手指, 問“1+1”等於幾, 幾乎全班的同學都回答了3。

生動的面部表情並不是硬擺出來的, 而是打開你的心門, 將自己置身於真實的故事場景中。 比如害怕的表情, 你回憶一下蹦極的場景, 想到往下面一看暈眩想吐的感覺, 臉上自然會浮現出眉頭緊鎖面部猙獰的表情。 很多人害怕展現真實的自己, 認為這樣並不美, 或者說像個瘋子。 但是當我們把自己的懦弱, 害怕, 得意忘形, 悲傷等等隱藏起來, 看起來就沒有血肉, 不像一個活生生的人, 演講就會缺少共鳴。 專業的演員都上過解放天性的課, 所有的表演, 歸根結底不過就是回歸到真實的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 當我們講笑話的時候 要達到“笑果”, 演講者的表情反而要收著點兒,

不要一想到自己的段子就笑了。 我們要扮演的是笑話當中那個可笑的人。 別人覺得好笑的地方就在於, 正常人一看就覺得很傻的事兒, 你卻覺得那麼的理所應當, 理直氣壯。 比如《笑傲江湖》第一季的冠軍孫建宏, 都是擺著一副嚴肅臉搞笑的, 號稱冷面笑匠。 如果你像我一樣, 總是忍不住想起下面的梗就笑場怎麼辦?我總結的經驗是, 把一個段子說上幾十遍幾百遍, 自然你就覺得不好笑了。

我們中國人講究喜怒不形於色, 而外國人, 尤其南歐人, 他們的面部表情的幅度, 多樣性是遠超於我們的。 雖然在生活中各有優勢, 但是演講想要有感染力的話, 一定要有生動的面部表情。 曾經代表中國兩次參加Toastmasters國際比賽的Sherrie Su給我傳授在美國的峰會上得到最深刻的感觸:面部表情一定要誇張豐富一些。

最後還加了一句, 我在國內頻頻取勝, 就是因為大部分人在面部表情方面做得不夠, 而我的面部表情相對好一些。 你的面部表情可以誇張一些, 這樣遠看起來才有辨識度。

面部表情可以通過觀察和模仿來訓練。 觀察:他人的表情, 鏡中的(錄影中的)自己的表情;模仿:孩子、演技派演員、你喜歡的演講者。 當然, 和其他的各種肢體語言一樣, 面部表情放得開的前提是你對演講內容已經爛熟於胸。 否則, 你的臉上只會顯現出心虛和緊張, 哪裡能用上平日裡練的各種套路呢?

作者|Blair Long

一件事情, 有的人磨破嘴皮, 卻白費唇舌;有的人寥寥數語, 會馬到成功。

智庫課堂與CEO演講教練&原蘋果大中華區培訓師龍兄打造的【魅力演講十二堂課】拉近與成功人士的說話水準差距, 高效溝通並不難!前1000名優惠價只要99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