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太不可思議了,記者幫獨居老人攝“鬼”

作者|微瀾

作為新聞線的工作人員, 跑到鄉鎮或是村裡去挖掘新聞素材, 拍攝一線新聞是常事。 很多時候, 在採訪的過程中, 會遇到不少耐人尋味的事情, 當我們用攝像機或相機記錄別人的故事時, 自己的心往往也會不自覺的接受一場另類的洗禮。

前日, 跑了十多年新聞的老吳從村裡回來, 一落座就嚷著今天遇到了一件怪事, 客串了一把捉“鬼”大師, 幫一位老人家攝“鬼”去了。 攝“鬼”?這可真是個新鮮事。

那天, 老吳本來是去一個古鎮拍攝老民居的新聞素材, 想著弄個旅遊資源的專題, 正當他扛著攝像機在一棟老房子面前兢兢業業、瞄準角度拍攝時,

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走了過來。

老人家佝僂著身子, 花白的頭髮有點零亂, 先是一臉凝重地看了老吳好一會, 看得老吳背心都有點發涼了。 老半天後, 才滿是猶豫地說:“你這是在幹嘛?”老吳告訴她是在攝像, 老人一聽, 低頭想了一會, 又問:“你們這是不是在攝‘鬼’啊?幫我去攝一下吧。 ”

攝“鬼”?

這一問讓老吳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本想直接回答“不是”, 但看著老人那神情, 估計是有啥事, 便反問了一句:“老人家, 你有什麼事?”

老人一聽, 忙拉著老吳的手, 說:“幫我去攝一下吧, 家裡好多鬼, 晚上往身上撲。 ”看到老人認真的樣子, 老吳二話沒說, 就隨她走進了家裡。 老人家裡有點零亂, 沒什麼傢俱,

破舊的土磚房內四處堆滿了雜物, 看到老吳跟著進來了, 老人連忙站到了房間的角落裡, 指著那扇破舊的窗戶戰戰兢兢地說:“那裡多攝一會, 鬼就是那裡進來的。 ”

老吳本想問問老人的情況, 但看到她一臉期待, 便也不多說, 扛著攝像機在房間裡面像模有樣地拍攝起來, 並按照老人的要求, 對著窗戶進行了重點拍攝。

看著老吳四處拍攝了一陣後, 老人竟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顫顫巍巍的從床邊的抽屜裡拿出一小袋花生瓜子, 硬往老吳手裡塞, 嘴裡還在念叨:“命不好, 媳婦嫌我老了, 不願意和我住, 只好一個人住在這裡, “陽火”低了, 鬼就老往身上撲, 還好你幫我攝了, 今晚應該可以安心睡覺了······”

老人絮絮叨叨念了很多,

很明顯可以感覺出老人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對, 看到老人這個樣子, 老吳心裡真不是滋味, 老人看起來該有80多了, 頭髮全白, 走路也不是很方便, 就這樣一個人住在這陰暗潮濕的老房子裡, 她的兒子兒媳怎麼過得下去?

扛著攝像機走出老人的家門, 老吳總不明白, 為什麼老人會認為攝像機可以攝“鬼”, 但想起老人家那踏實的笑容, 便又覺得幹嘛要問個所以然呢?管他有“鬼”沒“鬼”, 只要老人開心就好。

像老吳碰到的這樣的獨居老人, 在農村司空見慣, 有的是因為單身, 有的是因為子女都在外工作, 有的是因為子女不願意贍養······原因多種, 但結果卻只有一個:老人獨居生活。

在基層工作時, 碰到這種獨居老人的概率也很大,

他們獨自來辦理低保、獨自來辦公室詢問某項政策, 每當看到他們, 心裡總是會忍不住泛起一陣心酸。 但是, 除了盡力幫老人做好他提出的一些要求以外, 我們很難去改變老人生活的現狀, 所以, 便有了一種對現實的無奈感。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因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善待群眾也是在善待我們自己, 因為我們手中的權利來源於群眾。 在日常的工作中, 多一份善待, 多一點微笑,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境界難以達到, 但心系於民卻並不是難事, 很多時候, 你舉手之勞的事情, 對於他人而言卻是一件大事。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