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各色」的網易跑出350億美金的市值,甩了搜狐20條街

文|團主

注釋:「各色」——北方方言, 指特別, 與眾不同, 怪癖。

世人都知BAT, 有誰還憶三劍客——最早在美國上市的三家中國互聯網門戶, 新浪、搜狐、網易。

中國互聯網二十年, 三位先驅雖然名聲仍然流傳江湖, 但境遇早已大不相同。 請看下面三份股市表現:

搜狐:

網易:

多年來人們習慣沒事拿網易出來調侃, 因為這家大公司低調的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如果不是掰著指頭數, 人們幾乎忘了中國互聯網界還有它這一號。 近年來網路上流傳著一個對網易的調侃, 說它是用極其高難度的動作, 完美避開了電商、社交、團購、O2O、互聯網+、共用經濟等這些年互聯網的所有風口。

但丁磊卻回敬整個中國互聯網一句話:不要把趴著的鱷魚當壁虎。 漂亮的財報和閃瞎眼的股價躥升, 似乎也印證了丁磊的回敬。

財報不是瞎寫上去的, 股價也不是靠嘴吹上去的。 網易悶聲發大財的行為, 還要細看它在過往的二十年裡, 在水面之下從未停止過的那些動作。

網易雲音樂

網易雲音樂定位發現與分享, 通過綁定用戶社交關係鏈, 説明使用者發現好友的音樂喜好、知名音樂人帶領的流行趨勢。 而且用社交的玩法, 以音樂為社交語言, 觸發音樂產品的分享與傳播。 這個玩法另類獨特, 傳統的音樂應用根本沒見過;而且定位精准, 迅速積累了一大票忠實用戶。

目前網易雲音樂估值達到80億, 出生以來快速突圍, 以掩耳不及盜鈴之勢殺入了行業第一梯隊。

網易考拉海購

電商早已是一片血海, 淘寶+京東的雙寡頭治下, 還有一眾小弟緊緊跟進。 能被電商涉足的品類紛紛淪陷, 騰訊百度萬達也都挨個兒折戟沉沙。 似乎未被開發的品類, 也註定遲早要被電商玩家們分食。

當幾年前海淘出現時, 就有業內人士預言:這將是電商行業僅剩的一片藍海。 海淘市場潛在規模巨大, 近幾年來增速迅猛, 各股電商勢力紛紛跟進。 但沒曾想, 網易這個門外漢, 再一次雷霆出擊——網易考拉海購於2015年1月才開始公測。

考拉海購採取直營模式, 派工作組到世界各地建倉採購, 在絕對保證跨境商品品質情況下,

嚴把價格關。 正品+低價, 迅速在跨境電商的跑馬圈地運動中殺出了一片天地。 即便後來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紛紛加緊佈局, 也沒能撼動考拉海購的行業老大地位。

網易嚴選

海淘雖好, 可惜大牌太貴。 雖然國內消費者對外國大牌產品情有獨鍾, 有著旺盛的消費欲望;但無奈價格不菲, 讓很多消費者不能盡情選購。 瞄準這個細分市場, 網易果斷在2016年4月推出了網易嚴選。

網易嚴選直接和大牌商品的原始設計製造商合作, 擠出品牌溢價和中間環節, 讓消費者享受到大牌商品的品質+一般商品的價格。 這樣的電商服務, 又迅速圈了一大票死忠粉, 為網易的電商紮穩了根據地。

人們喜歡講丁磊不務正業, 在互聯網圈一次次的廝殺中缺席,

卻去追什麼養豬熱、房地產熱。 但在丁磊的慢動作打法下, 網易佈局扎實, 在一個個紅海領域殺將出一片天地。 正是網易扎實的生態佈局, 給網易帶來了靚麗的財報, 和股價的飆升。

然而反過來, 那些不務正業的行為卻也紛紛遍地開花。 網易養的豬, 都被運作成了網紅豬, 曾以11元/頭的價格被拍出過。 網易的豬肉, 竟成了豬肉界的一個爆款。

更不用提網易開發的一眾口碑極佳的應用, 像網易公開課、網易雲閱讀、有道詞典、有道雲筆記等, 都在各個細分領域為網易收割著忠實用戶。

互聯網界喜歡講唯快不破, 大魚吃慢魚的商業邏輯一直是互聯網創業的天條。 但這條天條卻在網易身上失靈了。 其實商業競爭從來都有快和慢兩種策略,

對應到互聯網領域, 快策略對應的就是風口戰略, 慢策略對應的就是用戶戰略。

風口戰略下, 勝者總能攜大勝之勢, 橫掃江湖。 贏者通吃的故事, 一遍遍的告訴著創業者們:一定要快, 要迅速搶佔風口。 但無情的事實是, 每次風暴過去, 站起來的巨人就那麼一兩個, 很大很輝煌, 像BAT、美團、滴滴們;但死的卻是千千萬, 這是個萬死一生的遊戲。

而網易們走的是用戶戰略, 不是不跟風, 只是在尋找能快准狠一招制敵的契機。 網易雲音樂、考拉海購、網易嚴選等都是這個策略。 但這個策略背後的商業底層邏輯, 是對使用者需求的深度洞察, 是對產品定位的精准把握。

占住了社交音樂、品質海淘、精品生活等的用戶心理認知, 就牢牢的套住了一個市場。像曾國藩打仗一樣,結硬寨打呆仗,不求速成,但求克敵制勝。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以商業邏輯為以准,把互聯網當工具,追求的還是商業的本質——服務客戶,體面的掙錢。

「快」與「慢」,自己選嘍!

團主悟道

商人都是追風者,這不是本質,只是表像。聰明的生意還是要圍著用戶轉。所有人都知道的好生意,它註定只是少數人的生意,是多數人的墓地。

就牢牢的套住了一個市場。像曾國藩打仗一樣,結硬寨打呆仗,不求速成,但求克敵制勝。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以商業邏輯為以准,把互聯網當工具,追求的還是商業的本質——服務客戶,體面的掙錢。

「快」與「慢」,自己選嘍!

團主悟道

商人都是追風者,這不是本質,只是表像。聰明的生意還是要圍著用戶轉。所有人都知道的好生意,它註定只是少數人的生意,是多數人的墓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