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走進口腔醫院 感受女醫護的工作日常

齊魯網煙臺3月9日訊如果不是看到她們身上那襲潔白的白大衣, 如果不是觸摸到她們長期接觸消毒水而粗糙的雙手, 你永遠不會把她們和風風火火、嫺熟幹練的醫生聯繫在一起。 在三八婦女節之際, 記者走進煙臺市口腔醫院, 感受在這個女多男少的口腔行業裡, 這些女醫護人員是如何為患者排憂解難。

對待“壞脾氣”牙疼患者 她們有“妙招”

醫院中, 記者注意到來院的牙疼患者有一半以上是因牙持續疼痛而就診的, 受到疼痛的影響, 患者就診的心情都很迫切, 情緒都比較急躁, 一句話說的不妥當,

就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滿。 這時候, 女醫生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相對于男醫生的剛強, 女醫生的溫柔似乎更容易貼近患者。 “我們牙體牙髓科的醫生, 除了要有專業的技術外, 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學會如何安撫患者恐懼的心, 讓他們相信我們, 保持平穩的心態”牙體牙髓科劉雪醫生告訴記者。

在記者看來, 患者在這些女醫生的手裡, 仿若是一件件藝術品, 需要用心去雕琢。 她們輕柔的檢查每一顆可疑的牙齒, 尋找致病的原因, 她們仔細的進行著每一步治療, 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為患者去除病痛, 一顆顆患牙。 “患者滿意的微笑, 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劉醫生說道。

女醫生的微笑有“魔力”

“醫生幫幫我吧, 我的牙摔掉了,

嘴也破了, 太疼了!”走廊上已經收拾好準備下班接孩子的口腔頜面外科于曉紅醫生, 聽到了患者喊聲, 她放下手中的東西, 回到診室。 原來女孩因路滑意外摔傷, 導致前牙脫落、上唇撕裂, 這個對於于曉紅醫生來說, 不是什麼技術難題。 但女孩因恐懼雙手冰涼, 于醫生很自然的脫下外套, 微笑的蓋在女孩身上, 為女孩開始了初步的治療工作。 治療結束後, 女孩拉著于醫生的手說, “謝謝你姐姐”。

“平時, 醫院總是強調微笑服務, 我這都行成職業習慣了, 沒想到一個不經意的微笑能給患者帶來這麼大的心靈慰藉。 ”于醫生告訴記者。 是的, 女醫生的微笑就是這麼有“魔力”, 她能消彌病人的恐懼與陌生, 架起與患者溝通的橋樑。

每位患兒都當做自己的孩子

兒童口腔科應該是全院最“熱鬧”的科室, 從這個鮮明的形容詞上, 就可以看出這個科室工作的不易, 這裡的醫護人員365天每天都和孩子打交道, 而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為牙疼哭鬧著來就診的, 哭聲、叫喊聲、安慰聲、呵斥聲, 交雜在一起, 除了對醫療技術的考驗, 也是對醫護人員耐心的考驗。

在兒童口腔科記者看到, 一位元老奶奶懷抱著一個3、4歲左右的小男孩沖到診室門口, 對著護士哭喊道:“快看看我孫子吧, 剛才從樓梯上摔下來, 牙都摔斷了, 快看看孩子有沒有事吧!”, 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喊聲響徹整個2樓。 這位老奶奶因為著急, 沒有掛號, 前面還有十幾位患者在候診, 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分診護士一邊向候診的患者們解釋,

一邊安排孩子到剛剛結束治療的王豔醫生處提前就診。 因為疼痛, 孩子不停的哭喊著, 王醫生幾次想觸摸檢查, 都因孩子擺動的頭而無法進行, 望著孩子奶奶急迫的眼神, 看著孩子臉上因疼痛而滾落下來的汗珠, 身為母親的王醫生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將小男孩擁入懷中。 小男孩撲到她的懷裡慢慢停止了哭鬧。 後續診療進行十分順暢。

“我們很多大夫都是母親, 都懂怎麼去安撫孩子, 每個過來的患兒, 我們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來照顧, 這沒什麼的。 ”當記者問到王醫生的感觸時, 她這樣說道。

兒牙1科

專家綜合門診

這些口腔醫院的女醫護們,她們可能不是容貌最漂亮的女醫生,但一定是病人們心目中,刀法、工作、人生態度都最漂亮的女醫生,“誰說女子不如男”,我們為她們點贊。

專家綜合門診

這些口腔醫院的女醫護們,她們可能不是容貌最漂亮的女醫生,但一定是病人們心目中,刀法、工作、人生態度都最漂亮的女醫生,“誰說女子不如男”,我們為她們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