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獨家解讀:悄悄的,這條新聞讓中國沿海“安靜”了許多!

近期, 《解放軍報》5月2日在02版刊發《“水下獵手”雷霆出擊》報導, 海軍某潛艇支隊339艇多次承擔重點裝備實驗任務, 該艇在承擔海軍某新型導彈首次實彈射擊任務中, 千里奔襲快速出擊, 擊中了一艘運動靶船, 這也是首次官方承認了中國潛艇發射自行研製的潛射反艦導彈擊中移動靶。

《解放軍報》02版報導, 1艘普通的常規潛艇登上軍報2版

此次報導中出現的339艇, 屬於我軍039B型AIP(不依賴空氣推進)潛艇, 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宋”級潛艇的改進型, 艇長66米, 高8.2米, 最大下潛深度300米。 其水上排水量1850噸, 水下排水量2200噸, 最大速度18節,

採用雙殼體設計, 自動化程度非常高, 最新改進的039C型據稱已經達到並可能超過日本新銳“蒼龍”級。

039C型潛艇的性能非常先進

我軍目前共有3種型號的潛射反艦導彈購買俄羅斯的636M基洛級潛艇附帶的潛射型俱樂部反艦導彈;

潛射型俱樂部反艦導彈

“鷹擊-82”和“鷹擊-84”反艦導彈, 現有證據表明鷹擊-82導彈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種潛射反艦導彈。 配備於國產039/039A常規潛艇和093型攻擊核潛艇, 導彈的動力為一台固體火箭發動機, 射程為40公里, 速度0.9馬赫。

據傳出口版的“鷹擊-84”

據媒體報導, 由於339艇2013年服役, 而鷹擊82型潛射反艦導彈早已隨著039型常規潛艇裝備多年, 而一脈相承的鷹擊84型潛射反艦導彈和引進的3M54E潛射反艦導彈根本不存在“首次實彈發射”, 故文中所說應該是最新型的“鷹擊-18”潛射型反艦導彈。

據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猜測, 中國鷹擊-18導彈在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垂直升空後, 利用其尾部的燃氣舵迅速轉向, 固體助推段完成助推任務後被拋離;緊接著彈體後部的渦噴發動機點火, 使導彈進入勻速巡航階段,

以0.8倍音速的速度飛行180千米, 燃料耗盡後, 渦噴發動機再次被拋離;分離出來的前部彈體是一個獨立的“小導彈”, 該導彈採用一個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動, 飛行速度可達2.5~3.0倍音速, 航程達到40千米;此時, 該彈主要依靠命中目標時巨大的動能來增強威力。

俄制3M54E潛射反艦導彈的彈道示意圖, 鷹擊18潛射型反艦導彈的彈道與其相似

作為海軍未來的主力反艦導彈, 鷹擊18採用了“亞超結合”體制, 其射程可能為400公里左右, 戰鬥部重量可能在200-250千克。 考慮到潛射型號可能會有所縮小, 但參考同等規格的3M54E潛射反艦導彈, 鷹擊18潛射型的最大射程仍然能夠超過200公里。

339艇

中國是世界上不多的能夠自行研製潛射反艦導彈的國家, 目前只有這四個國家擁有潛射反艦導彈技術, 分別是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中國。 由於我軍的核動力攻擊潛艇數量稀少, 且品質相對較差, 039系列常規潛艇勢必要承擔部分更重要的作戰任務, 特別是在淺水區域的黃海、東海海域, 此次潛射版的“鷹擊-18”曝光,

說明此種導彈可能已經開啟了列裝的前奏, 說不定也是美軍航母戰鬥群遠離黃海、東海海域的一個重要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