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泰山,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盤古開天闢地之地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 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氣勢雄偉磅礴, 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稱。 風景以壯麗著稱, 重疊的山勢, 厚重的形體, 蒼松巨石的烘托, 雲煙的變化, 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 靜穆中透著神奇。 最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觀”。

NO1 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 是泰山登山盤道中最險要的一段, 全長0.8公里, 石階1600餘級, 盤道兩側崖壁如削, 題刻遍佈, 遠望如天梯高懸, 是泰山標誌性景點之一。 明代詩人祁承濮曾寫有詩句“拔地五千丈, 沖霄十八盤”, 讚歎泰山十八盤的雄偉險峻。

十八盤

NO2 五嶽獨尊

"五嶽獨尊"高度概況了泰山的地位,

其蒼勁有力的字體,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使其成為泰山2000多處石刻中最具代表的藝術傑作, 隨著其知名度的不斷提升, 現已成為泰山的標誌性景觀, 無數慕名而來者爭相何其拍照留影。

五嶽獨尊

NO3 日觀峰

日觀峰, 山東遊覽名勝。 位於玉皇頂東南, 古稱介丘岩, 因觀日出而聞名。 觀日長廊全長30米, 亭廊銜接, 似仙閣矗立, 鮮豔奪目。 拱北石又名觀海石。 石長6.5米, 北西8度, 與地面夾角30度, 登臨其上可盡賞旭日東昇場面。

日觀峰

NO4 南天門

它建在飛龍岩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 雙峰夾峙, 仿佛天門自開。 元中統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張志純創建, 門為閣樓式建築, 石砌拱形門洞, 額題“南天門”。 紅牆點綴, 黃色琉璃瓦蓋頂,

氣勢雄偉。 門側有楹聯曰“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

南天門

NO5 玉皇頂

玉皇頂 是泰山主峰之巔, 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 玉皇頂舊稱太平頂, 又名天柱峰, 始建年代無考, 明成化年間重修。 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 說明遠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 望祀山川諸神。 殿前有"極頂石", 標誌著泰山的最高點。

玉皇頂

NO6 升仙坊

升仙坊 位於山東省泰山中路緊十八盤的起始處, 為兩柱單門式石坊, 額題楷書"升仙坊"。 此處山勢陡峻, 懸崖峭壁, 上臨岱頂天庭, 咫尺仙境, 似有飄然升仙的意境, 故名"升仙坊"。 遊人至此小憩, 每每浮想聯翩。 回視山下, 常有騰身雲霄之感, 舉首仰望, 南天門近在眼前, 奮力攀登, 岱頂在望。

升仙坊

NO7 碧霞祠

碧霞祠 位於泰山極頂南側, 初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碧霞祠是一組宏偉壯麗的古代高山建築群, 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築物組成。 整個建築以照壁、南神門、山門、香亭為中軸 左右對稱, 南低北高, 層層遞進, 高低起伏, 參差錯落, 佈局嚴謹。 在道教宮觀中極有代表性, 顯示出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建築之科學精巧, 智慧之高超絕倫。

碧霞祠

NO8 經石峪

經石峪 位於泰山鬥母宮東北, 有岔路盤道相通, 過漱玉橋、高山流水亭、神聆橋即至。 峪中有緩坡石坪, 上刻隸書《金剛經》俗稱曬經石, 明隆慶年間萬恭書刻“曝經石”。 經石峪金剛經刻位於鬥母宮東北經石峪, 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經摩崖刻石。

經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